智通财经APP获悉,方正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激光雷达产业链上游壁垒较高,当前我国激光雷达上游核心器件仍以进口为主;中游竞争格局尚为定型,国产厂商仍有较多机遇。展望后续,固态补盲及芯片领域给予国产厂商较多成长空间,未来或是国产替代的重点领域。此外,下游应用来看,自动驾驶逐步落地有望带领激光雷达持续放量,未来国内将有更多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上市。
方正证券观点如下:
激光雷达应用广泛,汽车有望成最大催化。
激光雷达可运用于智能驾驶、智慧城市等领域,按测距方式可分为ToF和FMCW两类,ToF方案按技术架构可进一步分为机械式、半固态式和固态式。具体来看,机械式具备扫描速度快、精度高等优势,适用于远距离探测和高速运动目标的跟踪,但结构相对复杂,维护成本高;固态式体积较小、寿命更长且故障率更低,但扫描范围有所受限。下游应用来看,自动驾驶逐步落地有望带领激光雷达持续放量,未来国内将有更多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上市。
海外厂商洗牌加速,新技术持续落地:
1)Innoviz:与宝马深入合作,获大众40亿美元订单。2018年公司宣布与Magna合作宝马项目,并为宝马2021年推出的L3量产车型提供激光雷达。2022年8月公司宣布向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CARIAD提供激光雷达硬件和配套软件,交易总价达40亿美元,预计2025年开始交付。
2)Luminar:加速全球化工厂布局。公司专注MEMS混合固态激光雷达领域,已经推出的Iris传感器具备300米检测范围,正在与梅赛德斯合作,预计2025年量产IrisPlus。此外,公司在亚洲、墨西哥和泰国均有生产基地,全球化布局正在加速,扩产进度可期。
3)Velodyne&Ouster:合并经营,竞争格局快速洗牌。2022年两家公司成功合并,合并后将拥有850多家现有客户和丰富的专利组合。随着图达通、法雷奥、禾赛科技、速腾、华为等厂商的快速崛起,曾占据全球激光雷达市场80%以上份额的Velodyne市占率有所缩水。
下游应用加速渗透,激光雷达出货提升。
根据灼识给出的全球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按应用划分的市场规模数据,2022年智能驾驶汽车市场规模约为34亿元,至2030年CAGR可达103%,规模将突破万亿。考虑自动驾驶安全性,激光雷达方案基本成为L3级以上的标配,L3、L4和L5级别自动驾驶或分别平均搭载1颗、2-3颗和4-6颗激光雷达。目前我国正处于L2向L3+过渡阶段,2022年我国在售新车L2和L3渗透率分别为35%和9%,预计2023年可达51%和20%。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厂商加速崛起。
激光雷达产业链上游壁垒较高,当前我国激光雷达上游核心器件仍以进口为主;中游竞争格局尚为定型,国产厂商仍有较多机遇,2021年速腾聚创已位于全球激光雷达企业市场份额第二。展望后续,固态补盲及芯片领域给予国产厂商较多成长空间,未来或是国产替代的重点领域。
风险提示:自动驾驶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研发进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