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日,苹果发布2018财年第一财季(2017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显示营收为883亿美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为200.65亿美元,同比增长12.2%,从以往的季度业绩看,此季度营收和利润都达到了史上最高水平。
按2017年全年看,苹果累计营收2391.83亿美元,同比增长9.7%,累计净利润505.25亿美元,同比增长11.74%,销售净利率同比增长0.42个百分点至21.12%,毛利率下滑0.1个百分点至38.4%。
2391.83亿美元什么概念?如果按照目前汇率(6.3)算,相当于15068.529亿人民币,是华为2017年全年收入(6558.685亿元)的2.3倍,是深圳2017年GDP(22438.39亿元)的67.16%。苹果的营收规模已经非常庞大,但还能有高单位数增长,可见8000多亿美元的市值不是盖的。
实际上,投资者更关心的是苹果的毛利和净利润,万亿元的营收规模不能期望还有双位数的增长,但增长一个点的毛利率或者是净利率,收益将提高100亿元,这是非常庞大的数据,投资者为什么要投资苹果,除了市值增值外,利润分配也是非常诱人的因素。
上文谈到,2017年全年,苹果的净利率同比增长0.42个百分点,而毛利率却下滑0.1个百分点,那么接下来我们将分解该公司在2017年各季度的业绩及产品表现情况,进而分析盈利质量,并在此基础上谈谈苹果业绩表现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
一、亮眼业绩下暴露的问题
(一)、业绩季节性明显
首先,我们先看苹果2017年各季度的各项业绩指标的表现,包括整体业绩指标和具体产品指标的表现。
在数据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在环比还是同比上,苹果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是苹果整体业绩指标表现最好的两个季度,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在环比上基本都呈现了下滑,同比上增速都小于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该公司季节性收入明显。不过从整体业绩来看,苹果表现都错,各季度同比都实现了正向增长。
在苹果具体产品(Mac、iPhone、iPad)销量上也表现了整体业绩指标同样的季度特征。2017年第一季度,苹果的各项产品出售量在环比上下滑幅度很大,第二季度iPhone环比仍下滑19%,不过ipad产品出售量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均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
iPhone为苹果的核心产品,2017年第四季度销量7731.6万部,占比80.9%,产品收入615.76亿美元,占比69.7%。2017年全年iPhone出售量累计为21577.9万部,占比出售总数(27861万部)77.45%,同比增长0.3%。
(二)、在中国的市场被挤压
在2017年全年,苹果整体的各项指标均能实现正向增长,这是非常不错的地方,可以说市场是扩张的,但该公司的市场分布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再看该公司的目标地区市场的收入表现情况:
苹果的三大主要市场为美洲市场、欧洲市场和大中华市场,2017年第四季度这三个市场收入占了苹果84%的份额,其中最大的市场为美洲市场,收入占比39.86%,大中华市场居第三,收入占比20.3%。
智通财经APP发现,美洲和欧洲市场为苹果表现最好的市场,从以往的季度收入表现看,同比均能实现双位数增长,日本市场收入占比较小,且需求市场也小,市场快速扩张有一定难度,而大中华(中国)市场,貌似出现了季度特征,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收入是下滑的,而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收入是上升的,收入占比也在提升。
但实际情况是,苹果产品在中国市场正在被华为、小米、OPPO以及VIVO等国内品牌手机挤压,追溯至2016年,苹果在中国收入表现也并不好,第一季度收入下滑26%,第二季度收入下滑33%,到第四季度收入仍下滑12%。
这样我们想起了诺基亚的命运,苹果是会不会成为中国区的下一个诺基亚,目前来说可能性很小,2017年全年,苹果在中国的销量为5105万部,排名第四,排名前三的依次为华为(1.02亿部)、OPPO(7756万部)以及VIVO(7223万部)。
每年的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为苹果的收入及产品销量的淡季,在中国区市场,华为、OPPO等国内品牌以价格优势对苹果市场进行有效挤压,而目前又是处在2018年第一季度,苹果炫耀2017年第四季度的业绩后,就要面临2018年第一季度的考验。
有市场分析称iPhone X在2018年一季度需求大幅度下滑,且有消息称台湾供应商已经准备在二月份停工停产,这给苹果第一季度业绩雪山加霜。实际上iPhone X为苹果在2017年9月份发布的新品,彼时还包括iPhone 8和iPhone 8Plus新品,iPhone X价格很贵,在中国、日本、印度等亚太市场,零售价格接近1300美元。
二、业绩波及的产业链:相关个股将受益
下面我们来谈苹果业绩对产业链,特别是港股相关个股的影响。
上文谈到苹果的业绩表现,以及即将面临的问题,对苹果上游供应商的影响将表现在两个维度,一是供应商2017年第四季度的优异财务表现,二是2018年第一及第二季度需求量可能性萎缩。
2017年第四季度,苹果的Mac出售量511.2万台,环比下滑5%,iPhone出售量7731.6万部,环比增长66%,iPad出售量1308.1万台,环比增长28%,iPhone和iPad出售量占比94.65%,因此Mac销量下滑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以下为苹果产品构造的供应链图谱:
在苹果供应链体系中,瑞声科技(02018)以及高伟电子(01415)对苹果的依赖程度较高(瑞声为声学器件供应商,高伟电子为摄像头供应商),其中高伟电子对苹果的依赖程度最高,该公司来自苹果的收入占比达78%。2017年第四季度,苹果手机产品的出货量以及环比增量,上述公司惠及较大,业绩影响也大。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2017年上半年,高伟电子收入3.19亿美元,同比增长5.7%,净利润920.5万美元,同比增长252.8%,而瑞声科技收入为86.44亿元,同比增长55.4%,净利润同比增长57%。受惠于苹果产品第三及第四季度的销量强势,上述两家公司有望实现2017年全年业绩的高增长。
不过面对苹果产品在2018年第一及第二季度销量环比可能性大幅下滑的问题,上述供应商会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呢?
实际上,影响并不大,我们以2017年上半年数据为例,苹果的收入为983.04亿美元,高伟电子和瑞声的收入仅是苹果的零头而已,对苹果来说,这小部分供应市场影响不会很大,依然会按照原来的供应模式进行,而且声学器件和摄像头都是比较关键的部分。不过对苹果代工厂影响就很大了,比如富士康,代工量大幅减少直接导致业绩下滑。
综上看来,苹果在2017年第四季度业绩亮眼,但却暴露了2018年的业绩可能性问题,而且该公司虽然在2017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在中国区市场收入有所提高,但仍面临比如华为OPPO等国内品牌的激烈竞争以及市场压缩。每年第一季和第二季度为苹果业绩衰弱期,我们仍期望苹果能给投资者交出一份满意的业绩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