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元证券:从国内到海外 智能电车政策差异化下的产业逻辑推演

国元证券发布研报称,关注我国电动智能车产业优势,坚定智能电动汽车长期发展信心,短期规避部分地区出海风险。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元证券发布研报称,关注我国电动智能车产业优势,坚定智能电动汽车长期发展信心,短期规避部分地区出海风险。从长期视角关注持续培育优秀技术、产品与工艺和管理体系提升消费者价值、提升供给端效率的整车及供应链企业,关注其长期角度借助智能电动优势,未来成长为全球性车企的全新发展机会。关注巩固和扩大既有智能电动车发展优势的补短板发力,包括充电桩建设、高性价比混动技术、800V高压平台、智能化科技平权等提升消费者价值的技术方向。同时关注竞争过程中行业集中度提升和并购的机会,关注央、国企车企和华为等赋能者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及相关并购趋势。

国内政策:两会报告坚定电动智能汽车发展方向3月5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报告在2023年工作回顾中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列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内容之一,将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列为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在2024年工作任务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提出要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等产业发展。体现产业发展层面对电动智能汽车发展方向及其领先性的认可和持续鼓励趋势。同时报告多次提到绿色与低碳发展方向。在海外新能源与低碳发展政策有所收缩的背景下,继续坚定电动智能汽车与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方向。

电动汽车百人会召开: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3月15日,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召开,会议主题“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明确提出电动智能车发展具备优势,并应持续巩固与扩大的观点。会上多位政策和行业专家发言阐发主题。

基础设施方面,截至2023年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859万台,同比增长65%,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95%,部分省市已实现充电桩乡乡全覆盖的建设目标。相关部委表示24年计划改建改造5万个老旧小区,增加停车位、安装充电桩。而企业方面华则计划2024年在全国部署超过10万座超充桩。充电基础设施持续补短板。

在电动车发展方面,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会上表示,3月第二周新能源汽车上险数渗透率已突破48.2%,如果按照这一速度发展,估计未来三个月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可能会突破50%,甚至会更高,形成新能源汽车在市场的主导地位。而商务部、工信部、科技部等相关领导则分别指出,将在消费支持、政策体系、融合创新、对外开放、前沿创新等领域给与行业支持,同时科技部充分肯定了电动智能汽车“新质生产力”的产业特征。

而在产业发展不足层面,部分车企表示新能源汽车的成本高企,规模效应还没有充分显现。2023年行业在售的新能源车型403款,平均月销量只有1500辆,100多个乘用车品牌现在真正能够盈利的还寥寥无几。工信部和国资委均表示了对提升行业集中度的指引,国资委则表示鼓励央企开展高质量并购。巩固和扩大新能源车发展优势,成为下一步发展的明确方向。

海外:电动车发展目标收缩,汽车出海短期阻力上升与国内的支持与肯定有所差异,近期海外新能车发展目标呈现收缩趋势,部分地区对中国新能车全产业链出海表现政策阻力。政策方面,2023年9月,英国首宣布将燃油车禁令从2030年实施推迟至2035年;今年以来美国同样在计划放宽尾气排放限制规定;欧盟方面则在持续推动对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反补贴调查。企业方面,从福特、奥迪、奔驰等汽车制造商,都在缩减或推迟电动汽车计划,丰田方面则持续“唱衰”电动车技术方向。海外电动车发展目标有所收缩,且政策友好度出现短期下降。

麦肯锡纯电车后悔率调研:符合技术采用曲线发展规律,并不对抗电动智能长期趋势

除海外政策外,近期《2024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发布。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纯电车主“后悔率”22%,大幅高于2022年的3%数值。国元证券认为,假定该现象真实存在的前提下,其特征与需求端“技术采用曲线”模型所提示的规律相吻合。该模型指出,新技术新产品在市场渗透率超越16%之后,从早期市场阶段,进入大众化市场阶段。

前一阶段的消费者对产品的差异化、新奇度更加重视,对产品功能的不完美性容忍度较高。而进入大众化市场后,相应消费者对创新的追求更偏稳健,对功能、便捷性、舒适度、性价比等多维度目标呈现既要又要特征,消费者需求的复杂性明显提高,更容易对尚不完美的产品产生质疑。2022年初,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只有14.8%,而至2023年初,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则已达到27.62%。2022-2023正是中国新能源车从消费者要求偏宽容的早期市场,向消费者要求偏苛刻的大众化主流市场跨越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消费者结构跨越是“技术采用曲线”中人群差异最大的一次跨越,在产业界被称作“跨越鸿沟”。

2022和2023年的新能源车消费者人群发生了明显的结构性变化,并呈现出消费者要求更加苛刻的特点,这解释了何以23年的纯电车后悔率明显高于22年。也正是由于消费者结构出现了如此明显的变化,消费者对便捷性、舒适性和性价比提出了众多的需求。22年以来才出现了更具便利性的混动、增程产品快速增长,相应的企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的局面。因此,国元证券认为“后悔率”调研所呈现的数据,只是市场结构的变化,并不形成对电动车发展趋势的对抗性观点。建议关注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价值的领先车企以及混动、800V高压、充电桩以及智能化赋能等发展方向。

分歧下的长期路径推演:由易到难开拓出海路径,商业本质决定技术路线

新能源车在其领先性国家得到支持,在其他地区发展节奏放慢并被一定程度看空的发展过程并非产业孤例。从历史对比看,上世纪70-80年代石油危机期间,丰田节能型汽车克服海外政策压力和阻力,逐步从产品到产业出海欧美的过程,同样面临节能型与非节能型的技术路线之争。最终的发展结果,则是丰田顶住压力持续发展节能和经济性技术,实现了全球竞争力的提升,并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企业。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技术路线之争与丰田的出海发展过程有相似性。

从丰田的出海历程来看,长期决定不同技术路线产品胜负的关键在于需求端消费者价值提升以及供给端效率提升,而非政策的阻力以及优质资源的短期支撑。事实上,在石油危机期间,部分石油供应丰富国家的汽车企业正是在宽松的资源环境中没有开发新一代节油技术而衰落乃至消亡。由此也提示国内智能电动车行业,有价值内卷的核心在于更具普世价值的消费者价值创造以及技术与管理变革带来的效率提升等商业本质层面。单纯的,高度具有本土个性化特征的营销内卷,对长期全球化发展不利。

另外,从出海的节奏来看,由易到难,有友好型区域向阻力型区域不断开拓,在“内卷”与苛刻消费者的试炼中提升竞争力,静待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中一波波外部“机会”点,层层深入拓展海外市场仍是未来发展节奏。这一循序渐进的发展节奏,以及在阻力中不断博弈,螺旋进步的发展方式,既符合历史出海企业对标,也符合演化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因此应继续坚定对国内电动车发展的战略自信,不必因海外对智能电动车行业的目标收缩与政策阻力而过度悲观。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竞争超预期、海外贸易条件恶化超预期等。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