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编选自华尔街见闻旗下“全天候科技”,作者舒虹。
小米IPO传闻再起。3月1日,据投资界消息,小米最终或将在A股和港股同时上市。对此,小米方面表示不予置评。
据多位VC及券商人士对全天候科技表示,就目前小米的VIE结构来看,其在A股上市的可能性不大。
一位接近小米的港股券商人士告诉全天候科技,小米并未有实质行动在A股上市,也没有找过保荐代表人;另外,小米目前的VIE结构不可能直接参与国内资本市场。
但据媒体报道,证监会正在开启“独角兽”A股IPO快速通道,符合相关规定的企业可“特批”。近期,富士康IPO获得“特事特批”,从招股书申报到预披露更新只花了两周时间。这也为小米上市的最终地点增加了悬念。
全天候科技此前获悉,小米港股上市估值希望达到900-1100亿美元,P/E(市盈率)60倍,这将使其成为千亿美元“独角兽”和继腾讯、阿里之后的中国第三大科技股。
券商:小米5年内不可能A股上市
小米是一家VIE架构的公司,由离岸控股公司、香港公司和国内实体组成。该设计主要是为了限制海外资本投资国内科技和互联网等部分行业。
据《财经》报道,小米离岸公司持有小米香港100%的股权,而小米香港则通过若干家子公司协议控制小米境内实体公司。其中,海外投资者对小米的入股主要是通过离岸控股公司实现的。
小米国内公司股权架构,数据来源:企查查
青石证券机构业务负责人杨亿成对全天候科技指出,A股市场并未有不拆VIE结构成功上市的先例。证监会虽“特批”富士康IPO,但是未开放对VIE结构的管制;另一方面,小米今年争取上市融资的目标非常明确,若因临时消息调整结构、拆除VIE回国上市,将面临过会时间拉长的风险而影响公司战略。
一位VC人士对全天候科技表示,从技术角度上看,小米并未股改且是红筹结构协议控制,离A股上市还早。该人士同时认为,“如果真拆了VIE结构,A股和H股同步上市也不难”,他半开玩笑地说,“拆结构、外管给批文、让国有机构入股(就OK)”。
但据接近小米的券商人士指出,小米5年之内不可能A股上市。他分析,首先证监会的“特殊通道”至少要在富士康身上实践成功过一次,然后厘清风险、总结经验、明确政策对象和社会影响、制定政策、过会立法等一系列程序之后,才会继续试点。这大概需要5年时间。其次,其它操作方式,比如说从港股退市再回A股,或从港股把不同股权分出来在到A股上市,这种操作都是以年(为单位)来计算的,中间的操作风险和政策风险都不小。证监会会再寻找和吸引独角兽,但很可能不是小米。
小米会被“特批”吗?
2月23日,港交所给出了“同股不同权”等上市规则修订的时间表和咨询方案,以鼓励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赴港上市。此前,小米被认为或跻身首批香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权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2月28日国内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称,证监会正在开启“独角兽”IPO快速通道。证监会发行部近日对相关券商做出指导,如果有“独角兽”的企业客户,立即向发行部报告,符合相关规定者可以实行即报即审,不用排队,盈利要求上也可放宽。
报道称,该通道涉及的行业具体包括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4个行业。同时,鉴于不少“独角兽”行业公司都有VIE架构,并不需要等待VIE架构拆除后才能申报。但是,这一消息尚未获得监管层证实。
外界认为,鉴于小米的估值,若开放政策窗口,很有可能被“特批”进入A股。但是,“特批可以加速(IPO),但也不能违法”,上述VC人士称。据了解,A股的制度框架是公司法和证券法、国务院授权等规定的,需涉及相关法律的修订。
“外资通过VIE结构参与国内资本市场,会直接影响资本流动,可能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对小米这类科技公司,国家一定会严审VIE结构。”杨亿成说。
港股上市是最佳选择?
全天候科技曾报道,小米倾向于2018年第三季度末在港交所IPO。若千亿美金估值成真,小米将成为2018年港股最大、最重要的科技股IPO。
这对港股投资者而言也是重大利好。目前港股科技股相对较少,香港资本市场对第一梯队的中国科技股IPO追捧度极高,这从“三马”投资的众安保险、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在港IPO的表现就可见一斑。
杨亿成认为,即便小米在A股上市,其在A股的价格甚至有可能没有港股高。根据A股市场规则,新上市公司首发市盈率一般不超过23倍,“假设小米有8个涨停板,这已经非常高了,还是只有50倍市盈率,如果要达到千亿市值的话,这在A股是非常难实现的。”
理论上,小米仍可选择赴美上市。一位投行人士对全天候科技表示,小米想转去美国,在投行操作上不难,但出于战略和投资者关系应该不会这样做,小米无论以什么价格在美国上市,都可能面临破发风险,因为纽约没有“北水(内地资金)”。
“在要求严苛的华尔街眼里,小米的国际化步伐、研发能力、生态圈的粘度,可能比中国散户眼中的小米单薄得多”,该投行人士指出。
2月8日,小米生态链公司华米科技登陆纽交所,发行价11美元。截至2月28日收市,其股价与发行价持平,并未获得美国投资者追捧。(编辑:艾宥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