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银保合并影响几何?

作者: 智通编选 2018-03-13 17:55:49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中国银监会和保监会将整合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本文来自“文话宏观”微信公众号,作者为张文朗、张静春、邓巧锋、刘政宁。

摘要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中国银监会和保监会将整合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时其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将被划入中国人民银行。

虽然未来银保审慎监管合并,但是跨部门的资管产品的审慎监管标准,还有赖央行层面和证券监管机构协调。同时,银保内部目前还保留了行为监管的职能。因此,当前的银保合并不可简单理解为双峰监管,而是一个权力制衡、部门整合的监管改革方案。如果改革的目标是双峰,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个方案将减少监管套利,对银行和保险而言,监管机构合并有助于规范银保机构经营,回归银保业务属性,即使短期对某些保险业务有影响,但长远来看,我国的保险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大方向是利好。

引言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根据该方案,中国银监会和保监会的职责将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同时,银监会和保监会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将被划入中国人民银行。如果这个方案被通过,将对资本市场有何影响?

对监管机构有何影响?

银保合并之后,证券方面的产品和业务、尤其资管产品,还是存在与银保统一标准的问题,例如杠杆率等方面的统一审慎要求。因此,实际上审慎监管职能并未统一一处(不过似乎未来这方面的标准讨论将在人民银行和证监会层面展开)。事实上,当前中国监管标准统一的突出问题并非表现在银保审慎标准的不统一,而是更大程度表现在横跨银保证的资管产品标准不统一上。

根据新闻,未来银保方面主要审慎监管规则的制定统一到央行。这样,银保实际上只是一个审慎监管的检查机构(虽然银保会保留技术层面的监管规则的制定权),而主要的标准制定则上收到央行。

未来的大审慎监管部门应当包括银保,加人民银行。银保内部现在还保留了行为监管的职能,也不能说他们未来将是纯粹的审慎监管机构。所以,当前的银保不可简单理解为双峰监管,而是一个权力制衡、部门整合的监管改革方案。如果改革的目标是双峰,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资本市场有何影响?

金融监管从机构向功能和行为方向发展,是为适应目前金融综合经营的形势,减少监管套利。近年来大资管业务迅猛发展,金融机构综合经营的趋势明显,原有的分业监管格局已经不适用于目前的金融经营格局。而银行和保险机构均主要在间接融资市场,职责和功能类似,其资金运用也相对稳健保守。监管机构合并,以及部分监管职能上收人民银行,有助于监管规则协调与同一,缩小甚至消除监管盲区,减少监管套利。

对银行的影响在于两方面。第一,在对银行的微观审慎监管方面,未来央行将发挥更大的话语权。实际上未来央行不再仅仅是宏观审慎监管部门,还上收了部分自2004年机构改革以来分离出去的银行微观审慎权限;第二,无论如何,未来跨部门产品和服务的监管标准将更加统一,监管协调性更强。毕竟,未来将不再是三家机构各出政令。在之前出台的金稳委的协调下,未来金融监管标准将更加统一,监管执行力进一步提高。

对保险而言,监管机构合并,有助于规范保险机构经营,回归保险属性。近年来,保险机构通过万能险、投连险及分红险为主的中短期理财型保险产品融得大量资金,在股票市场上频频举牌,并以通道、嵌套、名股实债等方式开展股权投资计划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系统的风险。

保监会近期出台《关于保险资金设立股权投资计划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支持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指导意见》,均是针对以上违规现象。中短期内规范保险机构经营,或抑制保险过快无序发展的势头,部分不合规的保险业务需要整改,回归保险属性。

即使短期对某些保险业务有影响,但长远来看,我国的保险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大方向是利好。目前我国的保险深度远低于发达国家,保险机构的保障功能尚未充分发挥,财产险和人身险均有巨大发展空间。尤其是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急需建立健全多层次(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合理分担国家、用人单位、个人的养老责任,其中第三支柱——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日前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记者会上,财政部提出将适时推出商业养老保险税前扣除政策,这些政策的利好将会进一步带动我国的保险市场发展。

image.png

image.png

(编辑:王梦艳)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