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浙商证券发布研报称,塔桩、海缆、大型零部件环节欧洲本土产能紧缺,中国产能有望获取外溢订单,叠加中国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份额。海缆具备较高技术壁垒,认证周期和扩产周期长,离岸距离提升送出缆单GW投资额,远海趋势下海缆价值量有望增加。海外塔桩单桩供需紧张,投产受限于码头资源,行业格局较好,单桩基础单GW用量随大型化少量摊薄,水深增加时单GW用量增长显著。此外,大型化零部件产能集中于中国,海外海风起量有望推动量价齐升。
浙商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全球多重政策驱动装机有望增长至66GW,全球海风23-33年CAGR达20%
海上风电经历多个发展阶段,产业链降本增效实现平价上网盈利,叠加多国政策宏远规划全球海风装机有望加速度。据GWEC预测,2023-2033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将从10.9GW增长至66.2GW,CAGR为19.8%。
欧洲方面,欧洲能源独立诉求加强,各国大幅提升海上风电装机目标,欧盟2030年海风累计装机目标为111GW,英国为50GW,德国为30GW,2023-2033年,欧洲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从3.8GW增长至28.2GW,CAGR为22.3%。
北美方面,美国发布《海上风能战略》,规划到2030年、2050年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达30GW、110GW,2022年,美国政府通过IRA法案,恢复此前对海风的30%税收减免,美国海上风电建设正蓄势待发。
中国十四五期间海风新增规划约57GW,中国海风装机有望迎来拐点再加速
中国海上风电经历抢装潮,已成为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十四五”期间,各省海上风电新增装机目标约57.2GW。而随着“十四五”收官年临近,海风并网压力增大,2024年以来,海上风电项目审批明显提速,重点省份海风项目启动开工,海上风电建设并网迎来拐点,有望带动行业快速放量。据GWEC和CWEA预测,2023-2033年,中国海风新增装机将从6.3GW增长至20.0GW,CAGR为12.2%,亚洲(除中国)则从0.8GW增长至10.5GW,CAGR为30.1%。
大型化降低度电成本,深远海打开发展空间
度电成本下降是风电行业发展主线,大型化深海化是推动降本增效主旋律。大型化:海上风机单机容量大型化摊薄单GW结构件成本,同时大容量风机组成的风电场有效提升发电量,以1GW风场为例,使用12MW风机比8MW风机总体降低成本25%以上,IRR提高7.5%以上。深远海:深远海区域,全球可用海风资源深海占比超70%,中国深远海风能资源可开发量超过2000GW,2023年待招标项目平均离岸距离50km、水深35m,深远海趋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预计2033年全球漂浮式海风新增装机量达到8.3GW。
投资建议:看好海缆、塔桩、大型化零部件和整机环节
全球海风建设提速,建议关注壁垒高、格局优、出海早的环节和标的:1)全球供需格局较好且具备较高进入壁垒的海缆公司,如东方电缆(603606.SH)、中天科技(600522.SH)、亨通光电(600487.SH)、起帆电缆(605222.SH);2)具备出海能力且拥有自有港口及吊装优势的塔桩公司,如泰胜风能(300129.SZ)、海力风电(301155.SZ)、天顺风能(002531.SZ)、大金重工(002487.SZ);
3)抗通缩属性较强且具备核心技术优势配套较早的轴承公司,如崇德科技(301548.SZ)、新强联(300850.SZ);4)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头部大型零部件公司,如金雷股份(300443.SZ)、日月股份(603218.SH);5)具备规模化优势与品牌保障的整机公司,如明阳智能(601615.SH)、金风科技(002202.SZ)、三一重能(688349.SH)、运达股份(300772.SZ)。
风险提示:风电装机不及预期;国家政策变动;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