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能赚钱,111(YI.US)不是药圈的京东(JD)

111有些焦虑:不仅首日破发,市值3日跌掉16.48%,而且更要命作为医药电商的一员,其盈利模式仍旧处于待验证中……

当港股的新经济们忙着股价“保卫战”时,美股的中概新股们也开始叫嚣,如拼多多(PDD.US)、蔚来汽车(NIO.US),以及上市第一天大涨120%的趣头条(QTT.US)等等,看似“光环”无限,但背后也隐藏或多或少的质疑。

与这些名头颇大,国内质疑稍多的中概新股一样,在纳斯达克上市才3个交易日的1药网母公司111(YI.US)同样有些焦虑:不仅首日破发,市值3日跌掉16.48%,而且更要命作为医药电商的一员,其盈利模式仍旧处于待验证中……

图片2.png

行情来源:富途证券

投票权才是王道

细数中国医药电商历史,已浩浩荡荡走过了20年。而这20年,在这片方兴未艾的热土也诞生出了多家颇为成功的医药电商龙头,比如港股的阿里健康(00241),2018财年,其实现首次盈利,毫无疑问地“医药电商一哥”。

而与阿里健康的成功相比,1药网则要“复杂”的多。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1药网其实是111集团的一个子频道,而111集团原型就是那个神奇的1号店。2008年,于刚和刘峻岭带着在戴尔和亚马逊积累的供应链经验下海创业,3月14日注册成立上海益实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同年7月11日上线“1号店”,启动资金是创始团队的几百万,不久融资2000万元。

2000万元较“金融危机”和电商混战,显然是杯水车薪。经过2年抵抗,2010年,1号店卖了80%股权给平安。不过,因创始人与其理念的转变,平安在2011年变现退出,转手又卖了部分股权给沃尔玛。

2012年10月,沃尔玛正式宣布控股1号店,持股比例约为51%,2013年1号店经营主体变更为纽海电子商务(上海)有限公司。而到2015年中,沃尔玛又从平安以及于刚、刘峻岭手中购下了所有剩余股份,全资拥有1号店在中国的电子商务业务。

因为资本的介入,于刚和刘峻岭虽为创始人,但股权却逐步被稀释,以至于丧失1号店的控制权,沃尔玛入主后,这两位也从1号店离职,正式成为局外人。

纵然失去1号店,但很快这两位便启动了第二次创业。2015年8月,于刚以“广东壹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为主体,代替陈华出任1药网CEO。上市之前,并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111集团。

为何于刚和刘峻岭要从1药网出发?据智通财经APP分析,这多半是看到了大健康领域的潜力。拿数据来说,2016年,我国的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达109亿元,以药品B2C业务为例,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医疗健康意识提高、在线购买健康产品的普及程度增加以及制药公司的推广加强所推动下,该业务的交易总额自2012-2016年增长近十倍,复合年增长率为77.2%,于2016年增至203亿元。

微信图片_20180917163051.png

市场潜力在兑现,但这次于刚和刘峻岭显然有了前车之鉴,在股权方面做了“固定”。这从1药网融资历史便可以看,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截至目前,1药网先后有过5轮次融资,在在上市招股书中,这两位仍各自持有24.5%、合计49%的股权,并通过同股不同权的AB计划持有95%的投票权,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

微信图片_20180917163042.png

这较当年的1号店,股权控制明显“复杂”了。

亏损不在话下

股权是有保障,但1药网的亏损并未停歇。

经过近4年的发展,111集团的业务逐渐扩大至B2C医药平台1药网、B2B医药平台“1药城”和移动医疗平台“1诊”。

具体来说,1药网主要面向C端患者销售OTC产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产品,亦是111集团最早涉足的业务;B2B医药平台“1药城”于2017年5月开始运营,其主要为独立药店以及连锁药店提供药品采购以及物流配送服务;

“1诊”平台目前拥有3家互联网医院,分别是黄冈互联网医院、西南互联网医院、华南互联网医院,其互联网医院最终是为了给电商导流:用户可通过“1诊”APP进行在线远程视频诊疗,医生可根据病症开具电子处方,药品则由1药网线下门店壹号大药房配送。

业务众多,但这并没给1药网带来巨大的利润回报。智通财经APP查看招股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111集团企业用户超过10万家,个人会员也超过1500万人。销售方面,111集团的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等超过29.3万个SKU。而医疗团队人数有2000多名,其中全职医疗人员为80多名。

2016年,该公司总营收8.74亿元;该公司2017年收入为9.60亿元,2018年上半年营收为7.31亿元。但利润则处于大幅度亏损状态,2017年,其净亏损同比收窄31%至2.49亿元。2018年前六个月其净亏损为1.29亿元,2017年同期亏损为1.23亿元,亏损额同比略有扩大。

微信图片_20180917163048.png

虽然1药网在招股书中将亏损的原因说的很清楚,但综合对比,其盈利模式也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如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01833)和京东(JD.US)医药都进入了B2B医药电商等。并且在业务体量上,1药网2017年的B2B业务贡献仅为8689万元,相比上述几家都较小。

同时,1药网赖以生存B2C的业务模式也面临一些困境。因为C端客户购买药品的场景往往是在医生建议,或根据自己的经验买适合的药品或保健品。就前者而言,要想靠这一点获取C端用户就依赖于111集团的协同效应,然而1诊的知名度并不高,能给1药网带来的用户有限。

并且未来在电子处方通行之后,B2C平台想要卖处方药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互联网医院,如果1诊一直不能获得很大的市场份额,处方药市场可能占不到便宜。整个商业网络的协同效益难以发挥,最终影响“盈利”。

终上所述,鉴于商业模式,1药网的“烧钱”模式恐怕一时半会是好不好了,但上市能否实现企业、投资者双赢的局面,恐怕还带验证,毕竟不是每一支电商都叫京东。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