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GDP更值得关注的榜单:一个华为竟超过25个省市

作者: 智通编选 2018-10-16 19:53:58
如果把华为列为一个省级经济体,其研发支出可以排名全国第7,仅次于广东、江苏、山东、北京、浙江、上海,高于25个省级行政区。

本文编选自微信公众账号城市战争(ID:sunbushu123) ,作者孙不熟。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7年全国共投入R&D经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7606.1亿,增长12.3%,与GDP的比值为2.13%,比上一年提高了0.02个百分点。

R&D经费——是一个听上去仍然有点陌生的名词,它的公众知名度远远不如GDP、财政收入、港口吞吐量、机场吞吐量、资金总量。但在未来,这个指标可能会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R&D经费为什么如此重要?今天,中国经济的成本优势已经不在,产业与资本向东南亚转移的动力空前强大。

这个时候,希望成本再降下来是不可能的,继续山寨别人的技术也是不可持续的,唯有依靠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硬碰硬,中国才能在全球市场有一处体面的立足之地,否则就会像历史上的很多国家那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放眼世界经济史,真正从后发国家迈入世界强国的经济体寥寥无几,数来数去也就东亚地区的几位“拼命三郎”——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等。

这些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中,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是城市经济体,靠的是得天独厚的港口与制度优势,而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则靠的是自主创新,三者在电子产品、半导体、汽车、造船等大工业领域可与欧美国家平起平坐。

创新靠什么呢?除了靠智慧和情怀,更重要的是舍得砸钱,这就体现为R&D经费。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公司华为,2017年的全球销售收入达到6036亿元,而研发支出达到897亿元,接近销售收入的15%。

如果把华为列为一个省级经济体,其研发支出可以排名全国第7,仅次于广东、江苏、山东、北京、浙江、上海,高于25个省级行政区。

可以说,一个城市、一个省的竞争力到底强不强,研发投入会是一个关键性的指标,先来看看中国各省的R&D经费情况:

数据来自《201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可以说,各省的研发投入差距非常大,最高的是广东与江苏,分别超过2000亿元,而贵州、青海、海南等省份则只有几十亿元。

如图表所示,广东、江苏一档,R&D经费超2000亿;山东、北京、浙江和上海位居第二档,R&D经费超1000亿。

这个图表与2017年各地的GDP排序高度重合。R&D经费总量排在前十的省(市),有八个位列2017年GDP十强,剩下两个是直辖市北京和上海。这也可以看出北京和上海在科研上的投入力度之大。

再来看看城市版的排名: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以上数据传递出这样几点信息:

一、R&D经费不均衡程度远超GDP,一个广东超过三个东北

R&D经费不均衡的程度,要比GDP的地区差异还要大。比如2017年,GDP总量全国第一的广东为89879.23亿,黑龙江省的GDP是16199.9亿元,前者是后者的5.55倍,而R&D经费总量第一的广东是2343.6亿,黑龙江只有146.6亿元,前者是后者的15.99倍。

2017年,东北三省的GDP加起来是55430.8亿元,相当于广东省的62%,而东三省R&D经费加起来只有704.5的亿元,仅相当于广东省的30%。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广东不仅经济总量比整个东北要大,发展后劲也比东北大得多。

二、北上深研发经费占全国22%

论研发经费的总量,北上深高居第一梯队,天津、广州、苏州、武汉、杭州、南京居第二梯队。值得注意的是,天津的研发经费超过了广州,苏州、武汉则超过了杭州、南京。

2016年的数据显示,如果把北上深三城的研发经费加起来,共计3300亿元,相当于全国研发经费(15440亿元)的22%,而三个城市的GDP之和只相当于全国的9.5%。

这反映出,创新经济的地理分布比GDP更加不平衡,中国的创新经济高度集中在几个热点城市。

三、华为一家的研发经费超过25省市

单纯看研发经费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它忽略了研发经费的来源以及转化情况。中国城市的研发经费主要来自科研院校、央企、民营企业。其中北京、上海拥有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高等院校与央企资源,二者都是刷R&D经费的利器。

有数据显示,北京的研发经费中大约80%来自科研院校,而深圳的研发经费90%以上来自企业,显示两座城市在研发气质上的区别。

以深圳的龙头企业华为为例,这家企业2017年的研发支出为897亿元人民币,如果把华为列为一个省级经济体,可以排名全国第7,仅次于广东、江苏、山东、北京、浙江、上海,高于25个省级行政区。

2016年,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个“2016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前100名中有9家企业上榜,其中北京有4个,深圳2个,新竹2个,台北1个。

四、哪些城市的研发强度高?

除了总量数据,国际上还常用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研发强度。北京以5.94%的研发强度高居榜首,甩开上海、深圳一个身段,深圳的研发经费总量虽不如上海,但研发强度超过了上海,达4.1%。

研发强度超过3%的城市还有厦门、武汉、合肥、杭州、南京、天津,显示这些城市较高的研发强度。

这些数据是什么概念?据公开资料,全球这一比例最高的经济体分别是以色列(4.4%)、芬兰(3.9%)、韩国(3.7%)、瑞典(3.4%)、日本(3.3%)、美国(2.8%)、德国(2.8%)等国家。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广州,其2016年的研发经费约451亿元,次于北京、上海、深圳与天津,排名第五,而研发强度(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只有2.3%左右,而武汉、南京、杭州、合肥等省会城市的研发强度已超过3%。

五、哪些城市的创新成果多?

研发投入只能反映一个企业、一个城市对创新的重视程度,而创新成果则需要发明专利等数据来衡量,以下是一些公开数据:

一般来说,只有真正打进国际市场的企业才会去申请PCT国际专利,所以这个专利的含金量是比较高的,它可以反映一个企业、一个地区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

2016年,广州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1642件,近年来首次超过上海,居全国第三,这个成绩还是不错的。

六 中国创新指数列全球第22位,深港联合体居全球第二名

201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士国际商学院合编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联合发布,中国的创新指数排名从2016年的第25位上升至第22位,仍是进入第一集团(前25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国家。

2017年,GII今年还特别发布了一个区域创新集群的榜单,共评选出全球100个科创聚落,其中美国以拥有32个科创聚落排名全球第一,其次是德国12个,日本8个,中国7个,法国5个,韩国与加拿大各4个。

这是GII评选出的全球最重要的25个科创聚落,数据显示,深圳——香港联合体的创新指数超越硅谷,居全球第二。

进入全球TOP100的科创聚落中有7个来自中国,分别是深港、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苏州等7个聚落,全部属于沿海三大经济圈,表明这7个地区是受到国际认可的科创聚落。

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描绘的全球创新地图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会越来越正确。一个不重视研发、不重视创新的城市,就不会具备高等级的竞争力。

未来世界,内容为王,城市运营也不例外,应该从过去的“流量思维”转变为“内容思维”,从“招商引资”转变为“自主创新”,从“筑巢引凤”转变为“浮鸡下蛋”。

(编辑:文文)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