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微信公号“文涛宏观债券研究”,作者:黄文涛 金殿臣
2月18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作为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从多个方面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行了部署。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一 世界一流湾区扬帆起航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成为世界一流湾区的诸多有利条件。首先,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发展潜力巨大。从总量上看,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步入全球经济的第一方阵,完全有能力可以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这世界三大湾区同列。其次,上下游供应链完备,产业生态系统完善。区内产业结构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300多个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互补性较强,赋予湾区特殊的综合竞争优势。再次,区位条件优越,地利优势明显。大湾区地处“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大经济圈以及香港、澳门两大对外窗口城市的深度融合区域,经济腹地广阔。最后,具备“一国、两制、三关税区”的制度优势。“一国两制”再加上三个独立关税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国际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制度安排。未来,如何提高各个地区的协调性,形成发展的合力,将是规划发力的重难点。
二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是重头戏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成为世界级湾区诸多有利条件,但目前与世界一流湾区尚存在不小差距。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缺乏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导致湾区内合作不足、协调不够,同质竞争、市场分割、各自为政现象较为严重,无法拧成一股发展的合力。随着规划的出台,上述问题有望得到解决。粤港澳大湾区不是一个单纯的空间、经济、产业概念,而是同时涵盖基础设施、体制机制、文化观念、生态环境等在内的全方位的综合发展战略规划。今后,粤港澳大湾区不仅将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还将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后对外开放的新门户,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重大带动作用。
三 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经济将是粤港澳大湾区蕴含的产业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广泛的产业结构,除了拥有大量高新技术产业之外,还存在许多不同的传统制造业,这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新材料、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与传统工业结合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发达、产业体系健全,这为研发、物流、金融、信息技术、商务、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优质生活圈的建立也意味着休闲旅游、养老、教育、文化娱乐生活性服务业也将迎来又好又快的发展阶段。科技与创新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可以关注创新经济发展新阶段下的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