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BBAE必贝证券CEO者希博,文中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观点。
市场普遍预期,电动汽车的需求将出现更连续的增长,反映出电动汽车需求的持续上升。
小鹏预计,第四季度将达到1万辆,营收达到22亿元人民币。这将标志着比去年增加超过200%。理想指出,第四季度交付量在1.1万到1.2万之间,增长28%到39%,收入也会有类似的增长。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增长神话是否真的能顺利实现呢?
业绩展望可能有点不现实。
原因一方面在于,研发成本过高。
在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六个月里,理想汽车的毛利润为3.27亿美元。据报道,在2020年上半年,理想汽车的研发资金超过3.91亿美元。在这样的研发成本水平下,投资者需要等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看到首个正的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该公司指出,到2022年,EBITDA将超过2亿美元。
另一方面,增长必然受制于现实中基础设施的问题。新能源汽车公司要想顺利地销售其电动汽车,中国需要有适当的基础设施。理想汽车表示,截至今天,中国境内似乎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
根据中投公司的报告,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一线城市只有不到25%的家庭拥有适合安装家庭充电档位的停车位,而美国的这一比例超过70%。因此,中国大量的BEV车主不得不依赖公共收费基础设施。根据中投公司的报告,截至2019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车与公共快速充电档位的比例为17.7比1。这说明中国公共快速充电档位数量不足以支撑纯电动车的发展。
此外,电动车的另一大瓶颈在于冬季的里程焦虑。在寒冷的冬天里面行驶,各大品牌电动车的续航里程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冬季电车的充电功率与夏季相比几乎减半,导致充电耗时更长。
电池技术与基础设施的瓶颈,必然限制电动车市场的发展与增长。
对于新投资者而言,想要抵消现在购买股票的风险,可能需要这家公司连续几个季度实现三位数的交付增长,而这取决于产能和需求。电动汽车公司的业绩需要接近完美,否则就可能因为估值的快速上升而面临更多的销售压力。
按汽车行业的平均水平来看,年产10万辆往往才能维持盈亏平衡。但是,今年前11个月,蔚来共累计交付36721台、小鹏累计交付 21341 台、理想累计交付26498台。
即便销量上去,鉴于该行业的重资产投入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成本很难下降。
盈利艰难,但股价一路狂飙。以蔚来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汽车的估值是极高的。以蔚来汽车为例,一家季度交付车辆还不到2万辆的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了通用汽车,甚至也超过了奔驰的母公司。通用汽车目前的季度平均营收约为340亿美元。按蔚来现在的市值(4000亿人民币)以及今年为止的销售量(3万)计算,相当于一台车背后的市值是1000万人民币左右。
不少评级机构给新能源车企的估值加入了“软件”与“服务”的考量,再加上增长的预期,因此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的高估值是合理的。
但是,即使我们认可新能源车企具有部分“科技”属性,但对比苹果、谷歌等互联网头部公司,后者目前的市销率也仅有7倍左右。
我们再简单考查一下估值模型。对于三家尚未盈利的公司来说,市盈率PE估值并不具有参考性。如下表所示,PS代表市销率。从市销率来看,三家公司都维持在30倍左右。
对标汽车年产量,电动车龙头企业特斯拉在年产量为三万五千辆(2014年全年交付量)的时候市销率仅仅约为8倍,目前特斯拉的市销率也只有19倍。再对比一下传统车企的市销率更是天壤之别,通用汽车、丰田汽车目前只有不到1倍的市销率。
最近几天,我们也看到三家电动车公司的股价经历了阶段性的回调。截至美股12月2日收盘,三家造车新势力的市值累计蒸发超800亿元人民币。
综上,即便财报显示出经营的改善,但关于三家电动车公司“估值泡沫”的讨论依然无法忽视,投资者必须注意相关风险。趋势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回报,但目前还需要具体经营结果来证明估值的合理性,由此产生更稳定的回报。
免责声明:智通财经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