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卖楼,少买地,囤现金",看似稳健的发展步伐下,旭辉有一颗超大房企的心。
旭辉控股主席林中在3月8日的2016年度业绩发布会上直言,旭辉已经突破了"500亿的房企魔咒",并且已经踏准行业周期,未来五年将保持较快的增长率,向"6000亿天花板"进军。
林中指出,500亿是房企的魔咒,但还不是天花板,6000亿才是真正的天花板。他指出,很多房企在达到500亿销售目标的时候,样样都会徘徊两至三年,很难跨过局限、踏准行业周期。
智通财经获悉,2016年度旭辉集团合同销售金额及合同销售建筑面积分别为人民币530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及291.6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75%及42%;核心净利润为人民币28.2亿元,同比增长28% ;毛利率为25.4%,较去年上升1.3%;全年每股派息合共为14.92分。
此外,2016年旭辉集团的融资加权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至5.4%,相比2015年同期的7.2%明显下降。手头现金为207亿元,净负债比率降低至50.4%。
而在2017年,旭辉地产的销售目标为650亿元,其中可销售货值约为1100亿元,2017年预计推出35个新项目,全年销售项目约为70个。
借香港为信誉升级
2016年旭辉共投下36块地,总额约为131亿元,平均收购成本为每平方米3700元。而在2017年初的两个月,旭辉已经拿下11块地,总额约为101.2亿元。
智通财经发现,一向深耕内地的旭辉在2017年1月拿下了香港舂坎角道的一块住宅用地,实用面积约为2450平方米,作价15.88亿港元。
市场上不少传言指旭辉也踏上了内房股进军香港的热潮。
林中特地纠正,旭辉的主战场依然在国内,过去两年旭辉也有过与其他企业合作在香港发展项目的经历,只是数量很少,未来旭辉在香港也不会投入太多资源。
"但又不能没有在香港(发展项目),可以通过在香港开发项目学习海外先进的开发经验,最重要是如果在香港有项目的话,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对旭辉的信用评级,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他表示,2017年的销售目标为650亿,拿地预算约占销售目标的60%至65%,今年预算约有350亿元,若超额完成销售目标,拿地总价也会进一步提高,但不会追逐高价地,要控制毛利率在25%以上,努力逼近30%。
政策真空期:不加码 不放松
林中指出,2017年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主基调依然是控制一线、稳住二线、盘活三四线。政府为了防止房企地产市场出现大起大落、防止房地产泡沫,会继续收紧信贷以及下降杠杆,一定会加强中央督办以及地方调控,维持原有的一城一策原则。
"2017年是政策的真空期,政策不会加码,但也不会放松,整体趋势将会是价格稳定、成交量萎缩、房地产市场小幅震荡"。
林中预计,2017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相比2016年会出现放缓,但上半年在市况调整的初期,大部分二线城市延续去年的强势,市况预期会比下半年好。
在市场表现方面,未来城市的分化将会更加明显,一线城市量缩价稳,热点二线城市量缩价跌,其他二线与强叁线城市量价齐升。而土地市场方面,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将会逐步降温,平常二线和强三线城市的土地市场将会逐渐升温。
大型开发商区域布局广,受调控的影响下,但资金面收紧对小型开发商的影响较大,中小开发商会加速退出行业,令大型开发商有更多并购机会,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多卖楼,少买地,囤现金"
林中为集团的发展定下的九字方针为多卖楼、少买地、囤现金。
他表示,未来依然看好中国房地产市场,会坚持做强做大主业,战略参股"房地产+"的业务,布局一线及二线城市,以及一线城市的卫星城市级强叁线城市。
智通财经获悉,未来旭辉在住宅和商办比例约为85%与15%,而入门级刚需、中档刚需、中高端与高端住宅的比例约为10%、40%、30%及20%。
"上半年将会加快抢收变现、锁定利润,快速销售囤货,减少积压。未来会关注一线及部分二线城市土地降温,等到回归理性时寻求投资机会"。
林中强调,在土地收购方面,未来会积极寻求并购,而不只是在一级市场举牌,将寻求并购二级市场的企业及土地的机会。
"此外,旭辉也会关注一线城市的存量和收租项目,目前锁定北京和上海的经营性收租项目"。(文/郭佳琰 发自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