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春医药(BYSI.US)将公布普那布林的五项最新研究成果

5月24日,万春医药宣布,将在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其核心产品普那布林的五项最新研究成果

智通财经APP获悉,5月24日,万春医药(BYSI.US)宣布,将将在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其核心产品普那布林的五项最新研究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包括一项普那布林三联疗法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的1期临床试验,该研究成果是普那布林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适应症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研究进展。

普那布林是万春医药开发的一种“first-in-class”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GEF-H1)激活剂。作为一款选择性免疫调节微管结合剂(SIMBA),普那布林可通过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激活T细胞发挥免疫抗肿瘤作用。2021年3月,万春医药宣布已分别在中国和美国提交了普那布林的新药上市申请,用于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据介绍,本次将在大会上公布的是一项剂量递增的1期研究,旨在评估“普那布林+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三药联合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临床研究由万春医药和百时美施贵宝(BMS)联合支持,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和2期推荐剂量(RP2D)。

在2018年9月至2020年11月期间,研究入组17例小细胞肺癌患者,1例撤回知情同意,未接受研究治疗。入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9岁,10例既往曾接受过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在接受研究治疗的16例患者中,8例接受了普那布林1级剂量(20mg/㎡)的治疗,8例接受普那布林2级剂量(30mg/㎡)的治疗,30mg/㎡剂量被确定为RP2D。研究未报告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常见AEs(不良药物反应)包括结肠炎、转氨酶和脂肪酶升高,均在使用类固醇治疗后痊愈,无后遗症。

数据显示:接受二线治疗(铂类药物失败)的6例患者ORR为50%,其中三名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目标病灶的最佳肿瘤减少率分别为100%、53%和45%;另外一组接受三线治疗(铂类药物和PD-1/PD-L1抑制剂治疗失败)的7例患者ORR为43%,其中3例患者获得PR,最佳的肿瘤减少率分别为78%、75%和52%,PFS(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3个月、5个月(仍在治疗中)和18个月。

该项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普那布林+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并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信号(ORR为46%);在既往接受抗PD-1/L1抗体治疗失败的患者中的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能够使患者对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重新和持续应答(ORR为43%,1个PR病人治疗持续时间达18个月)。接下来,研究人员将对接受过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2期临床研究,以确定三联免疫方案的临床活性和降低免疫毒性的初步信号。

尽管已有的免疫疗法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面已取得了部分进展,但在确定最佳治疗策略和预测生物标志物,以及对接受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进展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方面,仍有大量待研究的工作。为了使更多小细胞肺癌患者获益,万春医药基于既往普那布林+纳武利尤单抗研究的良好结果,以及普那布林+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临床中表现出的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最终确定了该临床研究的三联免疫治疗方案,即普那布林+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

“小细胞肺癌仍然代表着巨大的医疗需求未得到满足的领域。这项研究支持以下假设:在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方案中添加普那布林可以显著提高2/3线小细胞肺癌的应答率。这项研究规模较小,但即使是以前对检查点抑制剂失败或产生耐药性的患者,也具有持久的应答和较高的肿瘤缩小率。该研究还研究了与免疫相关的AEs,令人振奋的是,我们的假设支持普那布林由于PDE-4抑制作用而可以减少这些限制治疗的AEs。”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医学院助理教授Jyoti Malhotra表示。

万春医药首席执行官黄岚博士表示:“普那布林是全球首个刺激树突状细胞成熟,增强抗原递呈的免疫小分子药物,有望成为PD-1/L1抗体以外免疫治疗的新基石。普那布林与PD-1/L1抗体+CTLA-4抗体联用,可以增强抗原生成和抗原递呈给T细胞。这是一项概念验证性研究,将普那布林定位为现有和新兴IO方案的基石,以提高应答率,逆转耐受性,降低免疫相关的AEs,最终使更多患者获益。”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