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维持比亚迪(002594.SZ)2021-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9/75/103亿元,当前股价为299.46元,对应PE为175/114/83倍。按分部估值,给予公司造车/动力电池/控股比亚迪电子/电动供应链5000/3300/1000/500亿估值,公司合理总价值为9700亿,对应目标价341元,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8月5日,公司发布2021年7月汽车销量快报。7月公司汽车销售5.74万辆,同比增83%;其中新能源汽车5.05万辆,同比增234%,燃油车0.69万辆,同比减58%。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新能源汽车月销5.05万辆,同比增234%,环比增22%,符合市场预期。
7月公司汽车销售5.74万辆,同比增83%,环比增13%,1-7月累计销售30.41万辆,同比增60%;其中7月新能源汽车5.05万辆,同比增234%,环比增22%,占当月公司总销量88%,环比增9pcts,结构持续改善。1-7月新能源车累计销售20.51万辆,同比增171%,该行预计全年有望超过50万辆,去年约18万辆,同比大幅增加177%以上。
分类别看,7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5.01万辆,同比增263%,其中纯电2.5万辆,同比增139%,插混2.5万辆,同比增651%,主力车型汉等销售保持稳定,DM-i系列车型销量随产能释放开始爬坡。7月新能源商用车销售435辆,同比减67%。
燃油车方面,7月销售0.69万辆,同比减58%,环比减28%,1-7月累计销售9.90万辆,同比减13%。受到下游需求维持高景气带动及去年同期疫情导致低基数影响,7月公司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装3.0GWh,同比增186%,1-7月累计装机15.7GWh,同比增223%,超出市场预期,全年有望超30GWh。
“汉”标续版有望驱动销量向上,DM-i系列车型产能持续释放。
公司重磅车型旗舰轿车“汉”于2020年7月上市,2021年7月“汉”销售约8300辆,其中“汉”EV约5800辆、汉DM约2500辆,稳态期持续得到验证。中高端车型“汉”终端热销验证了电动产品竞争力,驱动公司品牌力提升,并引领公司新一轮车型周期。搭载全新第四代插混平台DM-i的秦/宋PLUS和唐分别于3月和4月正式上市。该行推断DM-i系列7月份销量约2.3万辆,环比约增加30%。截至7月底在手订单预计仍逾10万辆,热度维持高位。
在上海车展上公司发布e平台3.0,并于近期发布基于该平台的打造纯电动车“海豚”和元Plus,其中该行预计“海豚”将在今年Q3上市。8月1日公司发布标续版506km的汉EV,售价20.98万元,公司计划9月开始交付,延续车型向上周期。
电动化技术引领行业,H股融资赋能电动战略。
2020年3月公司发布“刀片电池”技术,凭借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安全性引领行业,并搭载旗舰车型“汉”,年内产能顺利爬坡。同时动力电池也在2020年持续突破外供,目前国内市场已配套长安、小康、北汽等车企,对海外获丰田定点,并有望供应福特、奔驰等全球知名车企;刀片电池也进入了一汽红旗外供配套。2021年3月,公司第四代插混DM-i车型上市,主打燃油经济性,有望加速电动汽车对燃油车替代。比亚迪在年初已完成H股增发1.33亿股,净募集资金298亿港元(约248亿元人民币),将持续加大对电动、智能化投入,保持行业技术领先地位。
2021年中性化战略扎实推进,比亚迪半导体上市申请获受理。
目前比亚迪半导体公告申报创业板上市已获受理,拟发行不超过5000万股,计划募集28.9亿元投入新型功率半导体芯片产业化及升级项目、功率半导体和智能控制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比亚迪半导体业务包括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光电半导体、制造与服务五大类,2018-2020年总营收13.4/11/14.4亿元,净利润1.04/0.85/0.59亿元,毛利率26.4%/29.8%/27.9%。其中功率半导体2018-2020年营收占比33%/28%/32%,毛利率24.3%/33.7%/30%,是第一大主营业务,采用IDM模式,国内市场份额领先,部分产品性能优于国际主流厂商。
半导体业务分拆上市后可降低资金成本、享受独立估值兑现价值、经营积极性得到提升,有望强化其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半导体业务分拆为动力电池分拆提供路径参考,动力电池分拆有望加速。
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领先,爆款车型“汉”带动品牌力明显提升,第四代DM-i插混平台具备低油耗、低成本特点,有望推动公司电动销量迈向新台阶。当前供应链中性化战略稳步推进,比亚迪半导体、动力电池等先进电动零部件业务有望逐步兑现内在价值;近期H股增发完成,资本持续赋能。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比亚迪DM-i新平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风险;技术路线更迭风险;新能源汽车政策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