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复盘下上周美股的走势,周一到周三连续暴涨3天,周四微微跳水,周五再次迎来大涨。至于涨跌的原因,一切都和我们上周预测的那样,涨跌全看美联储。
周一到周三的暴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上周末观点的转变。作为美联储第一位发表鹰派观点的官员,他一直是鹰派代表的风向标。周末的时候,他突然表示,现在疫情很严重,不应该着急削减购债规模。在多头看来,既然最鹰派的大佬都不鹰了,那周五鲍威尔肯定会继续鸽派。
周四的暴跌,同样是因为卡普兰观点的转变,或许是因为美国已经开始打疫苗加强针,市场不再担心疫情了。卡普兰周四迅速调整了他的观点,在他看来,虽然目前美国经济受到疫情复发的影响,但除了旅游业等特定行业外,其他主要行业都表现出了回弹势头。各企业和消费者们正在逐渐适应疫情,美联储应该在今年9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缩减QE的决定,从10月就马上执行。
市场听到这个消息上,应声直线跳水。在美联储讲话之前的周四,多位美联储鹰派官员不断发声,就是在周五鲍威尔讲话之前,还有不少于5位美联储官员发表鹰派观点,均认为应尽快开始缩减QE购债,市场也迅速出现了跳水的迹象。
金融博客ZeroHedge对此评论称,「供应链中断不会在短期内得到缓解,并将迫使消费者价格上涨,美联储的通胀暂时论到此为止。美联储官员普遍认为,由于市场对经济的信心受到通胀担忧的影响,现在是时候撤回宽松货币政策了。」
面对鹰派官员的不断紧逼,当所有人都以为鲍威尔或许会改变观点的时候,他却再次令市场大跌眼镜。美联储年内缩减QE已经达成共识,鲍威尔在此时把时间范围放在“年内”,其实是一个较鸽派之举。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重申,若美国经济继续朝着预期改善,今年开始削减资产购买计划是“合适的”(appropriate)。与此同时他在演讲中花费大篇幅重点解释,为何当前通胀高企仍是“暂时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应受到暂时性波动的影响,颇有和稀泥之嫌。
不过他仍认为加息的可能性还很遥远。鲍威尔表示,缩减资产购买的时机和速度,不会对加息时机发出直接信号,我们已经明确表示了不同的、严格得多的测试。"他补充说,尽管通胀稳定在美联储2%的目标利率附近,我们仍有很多地方需要覆盖,以实现最大就业”,这是央行双重使命的第二个方面,在加息之前是必要的。
在货币政策收紧节奏方面,鲍威尔依然强调希望看到持续强劲的就业增长。自7月以来,在就业方面取得了更多进展,但德尔塔毒株也进一步扩散了。在实现就业最大化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市场本来普遍预期是美联储9月宣布要缩减QE,12月正式执行。但鲍威尔讲话继续关注就业和经济的恢复速度,继续强调高通胀是暂时性的,比预期更加温和。
成败皆在一念之间,衡量投资者情绪的七个指标CNN恐惧与贪婪指数显示,投资者情绪在周四处于极端恐惧的状态,而周五股市在创历史新高之后,现在又变成了极度狂热的状态。从极端恐慌到极端狂热,投资者只用了一个交易日就完成了这样的转变,这一切仅仅只是因为鲍威尔的一段讲话。
鲍威尔宣布不久将来可能要削减QE,市场竟然还喜气洋洋,三大股指集体暴涨,当成了特大利好。有人解释这是利空出尽,靴子已经落地了,但美股在鲍威尔讲话之前,似乎还创了历史新高,这又是哪门子利空出尽?事实上,上一次(2013年)宣布要削减QE的时候,那次直接引发美国市场暴跌。
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2013年5月22日出席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听证会时首次公开暗示,若经济得以保持增长动力,美联储将考虑在“未来几次会议”中宣布缩减每月85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结果就是,作为全球资产之锚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5月的1.66%,一路飙涨至年末的3.02%。
要知道,全球资产之锚快速走高,甚至是近乎翻倍,这使得全球各地的市场融资成本急速飙升,自然美股等一众资产都是暴跌。这件事后来被认定为是伯南克的“重大失误”!也因此,本次鲍威尔绝对是“吸取教训”,全程只谈疫情多么严重,把削减QE说成是“可能”,绝口不提削减QE的条件、时间节点、信号。这明显是给足了市场继续宽松的信心和底气,自然美股走高是必然的了!
当然,QE最终还是要削减的,毕竟通胀越来越夸张,白宫都把三个月前的通胀预测报告都撕了,直接改为年底通胀可能要翻倍。虽然美联储一直在说“通胀是暂时的”、“疫情对经济影响有限”、“经济复苏还在进行”、“美股无泡沫”,但是,其实心里是慌得一笔的。
难道美联储不想收紧货币政策?难道他们不知道美股这一轮上涨是泡沫?难道他们不知道通胀很显然不是暂时的了?很显然这一切,美联储不知道。过去一年多,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容一倍,有史以来最强的印钞机,对未来经济产生的副作用,这些顶级的精英们不可能不知道。
但毕竟谁都不想成为美国新一轮金融风暴的责任人,所以戳破泡沫一定要有借口。近期,已经有不少美联储官员出来喊话要削减QE了。但是,大多都提及8月份的就业数据很重要,也就是9月份会公布的那份非农报告。因此,如果非农数据连续出现大幅改善,他们就可以找借口说经济好了,我们可以收紧货币了。
人生贵在演技,用数据证明经济好了,这就可以为自己削减QE找背锅侠了,「我是按照数据来收紧的,如果收紧过程中,美股崩了,那也不是我的错,是数据的错。哪怕出现了大事故,也和我没有关系的事情」,所以,要再等等,要等数据更加清晰了,顺便让宽松的子弹再飞一会儿。当然,这也是市场所喜闻乐见的事情。
瑞信亚太区私人银行大中华区副主席陶冬发表了对未来的一个看法,挺值得大家参考,这里我就转载了过来:
我觉得这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一次转身,但是谈不上最重要。这里面的一个核心逻辑也很简单,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所有事情,不过是它把它的买债的规模减少了一点,实际上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还是在扩张,流动性的大的整个资金池还在增加,估计要到明年的下半年年初才会从购买资产变成卖出资产。
那么我现在认为重要的是美联储已经从一个100%的流动性的扩张,为市场保驾护航,转变成了双向性的一个货币政策。而带来的最大的因素是政策的不确定性会变得更多,市场会有一些猜测,那么最终这可能带来的是市场更多的一些动荡。
市场走到了这个份上,流动性这么充裕之下,实际上资产价格一直在涨,但是在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因为它的估值变得越来越高,那么人心虚,如果要是出现一些意外的事件,一些突发的事件可能是和货币政策有关系的,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带来的,甚至可能是和疫情相关的,那么这个都可能会带来一些调整,这一点是没有人能够实现预测的。
但是我觉得在未来的12个月里面会一次又一次发生的。但是另外一方面,流动性的数量还是非常大,同时资金的成本又极低,除了股市之外,其他地方可投资的资产种类是有限的,没有其他的投资标的可以把钱放下来,所以等这种这个恐惧消失之后,资金会慢慢的回来。
在过去十几年一次又一次重复着同样一件事情,最终的最大的一个核心的逻辑还是太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资产,这一点没有变化的情况下面,也许我们没法避免市场的动荡,但是资产价格向好,这一个大趋势我认为还是存在。
这段话我简单翻译下,那就是美联储即使削减购债规模,但也仅仅是放缓了资产负债表的扩张速度,市场上的流动性还在不断增加,资金没地方去,那就仍然还会流向股市。资金还是会流向核心资产,所以未来即使有波动,那也只是牛市中的噪音。
其实现在的美股到底有没有泡沫?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周五的时候一条新闻引发了市场热议,那就是FAAMG五大科技巨头的总市值超过了日本股市的整体市值。日本股市的整体市值是6.86万亿美元,美国五大科技巨头的整体市值是9.4万亿美元,就算把苹果剔除掉,那也还有6.934万亿美元。
你从这个角度来看,美股似乎确实有泡沫。毕竟五大科技巨头就算再牛逼,它们一年创造的利润也没超过2000亿美元。日本那么多上市公司所创造的利润差不多是FAAMG整体利润的2倍多。当然,你从市盈率的角度去看,FAAMG的市盈率也就30多倍,似乎比A股里面动辄几百倍PE的科技股要便宜不少,从这里去说,那也又没有泡沫。
到底美股有没有泡沫,咱也不敢说,但美股最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这可能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五大巨头未来即使还能涨,怕是也难以再复制过去的回报了。来简单看看过去两年,五大巨头的营收增长和股价增长的对比:
苹果的季度营收从538亿美元增长到814亿美元,股价从48美元涨到了148美元。营收增长了50%,股价涨了208%。
谷歌的季度营收从390亿美元增长到619亿美元,股价从1200美元涨到了2866美元。营收增长了59%,股价涨了138%。
微软的季度营收从337亿美元增长到461亿美元,股价从133美元涨到了300美元。营收增长了37%,股价涨了125%。
FB的季度营收从169亿美元增长到291亿美元,股价从190美元涨到了365美元。营收增长了72%,股价涨了92%。
亚马逊的季度营收从634亿美元涨到1130亿美元, 股价从2000美元涨到了3320美元。营收增长了78%,股价涨了66%。
其实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件事,FAAMG过去两年股价的增长,更多是依赖于估值的扩张,说白了就是靠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美股从去年3月的低点已经翻倍,这一次只用了354个交易日,最快翻倍的一次。
回顾历史,翻倍后都会经历不小的回撤,这一次呢?或许等靴子真的落地时,美股这一轮的回撤绝对不小。但现在鲍威尔决定继续放水,那大家就接着跳接着舞。
至于泡沫破灭,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本文来源于“美股研究社”,作者为li俊;智通财经编辑: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