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6月20日)的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不但嘉宾重量,也干货满满。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在论坛上发布了《创新驱动与都市转型:打造粤港澳科技湾区》报告,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双转型”。
樊纲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要实现“双转型”,分别是未来全球金融中心向“金融+科技“中心转型,以及从单一大城市向大都市群转型。
他表示,科技创新是重中之重,发展远景是打造成为世界级科技创新湾区。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整体进入创新驱动阶段,推动湾区都市或城市因应各自的情况转型发展,既弥补财富驱动阶段发展动力的不足,又解决投资驱动阶段发展方式粗放的弊端,从而实现“双转型”。
他认为,创新驱动和都市转型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两条主线和核心,而香港在这两方面都可以发挥其作用。
创新驱动上,香港应该发挥科技创新“超级联系人”所长,加强与湾区产业和核心技术研发对接,发挥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功能,吸引内地科技公司进入香港发展,并且支持青年到湾区城市科技公司就业。
而在都市转型方面,香港应该加快推进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对接,在大湾区范围内深度整合要素资源,提升香港服务业的辐射范围和能力,以及促进制度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例如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国际标准制度、仲裁制度和检验检测制度等。
对于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发展,樊纲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希望加快国家级研发中心进驻粤港澳大湾区,积极引进国家级研发中心进驻粤港澳大湾区,在资金上给予支持。
其次,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要素自由流动,具体措施包括加强通关便利化硬件建设,例如在粤港澳陆路口岸加大硬件设施建设;优化并完善粤港澳人员签注政策,根据粤港两地居民往来的现状和需求,短期内重点促进“一周一行”政策 的弹性化;提升粤港澳货物通关便利化水平,例如推动口岸通关信息共享;便利试验设备及材料跨境通关,以及放宽科研资金跨境使用限制。
他还建议强化内地与香港、澳门科技合作委员会的作用,深入推进港澳两地科学家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基地建设、创新创业区域合作等,加强在技术转移方面的交流,共同拓宽国际合作与发展渠道。
为了吸引人才,樊纲建议落实港澳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平等待遇。在广东珠三角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的平等待遇,包括子女教育机会、 医疗服务、社会保障、公积金缴纳、税制税率、购买住房资格 等方面的待遇。就业方面,放宽港澳人员流动到内地就业的门槛,适用人口范围从只针对精英、优才,到覆盖符合基本条件的普通港澳居民,同时对港澳人员在湾区的执业范围逐步进行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