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点睛 | 元宇宙烧掉上百亿美元,Meta准备削减核心部门 未来行业的机会在哪?

作者: 智通财经 李佛 2022-05-12 15:39:33
元宇宙代表了新的生产力,它由创意驱动;元宇宙至少会带来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元宇宙会进一步推动人们的数字化生存。另一方面,元宇宙将创造一个新的市场,不仅带动虚拟商品的消费,也将推动线下实体经济的发展。

5月11日,智通APP获悉,Facebook母公司Meta(FB.US)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正准备削减其Reality Labs部门经营规模。而该部门正是Meta将重点转向硬件产品和元宇宙战略的核心。

此前5月10日,Meta首席技术官安德鲁·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在每周一次的问答环节中便对Reality Labs员工表示,预计将在一周内宣布部门调整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10月28日,Facebook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才正式宣布名为“元”(Meta),来源于“元宇宙”(Metaverse)。

当时扎克伯格表示,我们相信元宇宙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继承者。我们也希望在未来10年内,元宇宙将覆盖10亿人,承载数千亿美元的数字商务,并为数百万的创作者和开发者提供就业机会。今年,Facebook本计划将斥资约100亿美元开发构建元宇宙所需的技术。

然后仅仅过去半年,Meta便不得不让元宇宙的梦想向现实低下了头。

对此,Meta发言人向媒体证实,之所以做出上述削减,是因为Reality Labs部分无法再承担一些项目的成本,将不得不推迟其他项目。

梦想很美好,现实往往很骨感。

目前,Meta已经对Reality Labs进行了大量投资。Reality Labs由Oculus虚拟现实业务发展而来,主要从事增强现实(AR)、智能眼镜、Portal视频通讯设备和企业技术解决方案等方面的工作。

但对元宇宙的押注可能需要大约十年的时间才能得到回报。然而,Reality Labs已耗费了大量资金,就像个无底洞。

据Meta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Reality Labs部门今年第一季度收入约为6.95亿美元,但亏损额达到了29.6亿美元。作为比较,该部门去年同期收入为5.34亿美元,亏损额为18.3亿美元。该部门在2021年全年亏损102亿美元。

就在上个月,扎克伯格向投资者表示,他仍计划在未来几年里,从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等传统应用程序中获得足够的利润增长,以资助对Reality Labs的投资,同时继续实现整体利润增长。

但他认为,不幸的是,这不会在2022年发生。

也就是说,对于Meta来说,2022年削减元宇宙的开支,为的是其他业务有足够的利润增长维持元宇宙梦想的细水长流。

不仅是Meta,全球很多知名企业纷纷进军这片充满未知的星辰大海。2021年,可以说是元宇宙发展的元年。

去年初,Soul App在行业内首次提出构建“社交元宇宙”。3月,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罗布乐思(Roblox)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5月,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表示公司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企业元宇宙”;8月,英伟达宣布推出全球首个为元宇宙建立提供基础的模拟和协作平台。而国内,字节跳动斥巨资收购VR创业公司Pico,同时大厂们也纷纷下注元宇宙。

为什么这么多大企业都盯上了元宇宙?

零碳元宇宙和未来资产智库MetaZ的创始人陈序认为,因为商机无限。

他表示,元宇宙代表了新的生产力,它由创意驱动;元宇宙至少会带来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元宇宙会进一步推动人们的数字化生存。另一方面,元宇宙将创造一个新的市场,不仅带动虚拟商品的消费,也将推动线下实体经济的发展。

商机无限的同时,意味着市场蛋糕也足够大。

据权威机构预测,元宇宙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市场规模;普华永道也预测,元宇宙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1.5万亿美元。目前,我国元宇宙上下游产业产值300亿元左右,主要体现在游戏娱乐、VR和AR硬件等方面,未来五年,国内元宇宙市场至少突破2000亿元大关。

中信证券认为,虽然元宇宙当前处于早期概念和营销阶段,但它是继移动互联网后下一次20年量级的创新浪潮。不过,元宇宙的终局离人类还非常遥远,或许还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预计元宇宙的发展将沿着三条主线展开。

一是VR/AR设备等科技硬件成长,2021年VR设备的年销量已经可以达到1100万台,预计2025年能翻数倍达到5000万台,VR设备跨越式销量的实现,也依赖光学、显示、电池储能等相关技术的发展。

二是基于手机和PC端内容的创新,游戏公司、视频公司可能是这一领域的主力军,目前已有企业在积极探索数字人(虚拟人)、3D社交、3D会议等。

三是元宇宙与智能汽车等计算平台的融合。自动驾驶的演变方向使得智能汽车的算力必定要提高,车上空间也是较好的封闭应用场景,造车新势力已经在探索汽车产品与VR、元宇宙概念的融合。

值得提醒的是,元宇宙早期产品盈利能力和长期竞争力仍待考验。若其真正发展起来,新技术依然可能是把“双刃剑”,难以避免各国监管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