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云锋金融”微信公众号。
“云计算这个东西不客气一点讲它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
——李彦宏,2010年中国IT领袖峰会
“计算能力、处理能力甚至逻辑组件都能够像水和电一样使用,的确是有想象空间的,但可能过几百年、一千年后,到‘阿凡达’那时确实有可能,现在还是确实过早了。”
——马化腾,2010年中国IT领袖峰会
“云计算不是我们想做,而是因为我们必须要做,客户需要,市场需要,如果我们不做,将来会死掉,这是我们的出发点。”
——马云,2010年中国IT领袖峰会
云计算,究竟是皇帝的新衣,还是真实的未来?究竟是遥远愿景,还是时不我待?多年前的这场峰会上,三位中国互联网圈的顶级大佬观点鲜明,火花四射。
然而这两年,这样的争论似乎少了。对于互联网技术革命,更多的视线投向了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这些领域。难道是云计算的泡沫破裂了?
其实不然。
之所以云计算不再被挂在嘴边,是因为它已经渗透到互联网行业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阿里腾讯般的龙头,还是各种互联网创业公司,云就如呼吸般——感觉不到,离开不了。
共享交通、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手机游戏……这些新兴行业的发展,无一不是依靠云计算的支持才能大幅降低运维成本,实现用户量级的跃升。
而以阿里云为例,根据阿里巴巴本周四刚公布的财报,阿里云的用户已经拓展到中信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人保金服、亚洲航空等国内外超大型企业,并涵盖了消费、能源、金融、健康医疗、制造、多媒体、零售等多元化行业,付费用户数首破100万。
云计算,就如同线上的钢筋水泥,已经成为互联网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今天,我们就拿它和真的钢筋水泥比一比,看看用实体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是否能解释云服务这一互联网时代的“房地产”行业缘何而起,又将走向何处。
异源同流
在人类尚未探索海洋与外太空之际,无论游牧农耕,还是现代社会,土地几乎都是人类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在中国,由于土地出让受到国家严格管控,其稀缺性不言而喻。本世纪以来,中国的住宅房屋价格普遍上涨4倍,但土地出让价格却跳升了18倍。
不难理解,当房地产的火热向上游传导,就引发了针对有限土地的竞争。
在云计算领域也有这样一对共生关系:互联网服务和网络带宽。
“多图杀猫“这样的网络用语已经像是上古方言,德勤曾在2007年预测的国际互联网带宽极限也早已被证伪。
原因很简单,网络技术不断迎来突破和飞跃,电信业也一直在加足马力拓展网络带宽。
技术层面来说,从铜缆到光缆,从10G光模块到100G乃至1000G光模块,通信线缆的发展速度马不停蹄。移动数据网络的发展更为人熟知,从3G到4G再到即将商用的5G,移动网速的提升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相辅相成。
此外,在网络带宽拓展方面,谷歌已经联手脸书和多家中国企业合修跨洋光缆,传输速率可达每秒120TB,亚马逊在投资自营的海底电缆,特斯拉的马斯克则携旗下公司SpaceX宣布将向太空发送4000余颗卫星,为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提供Wi-Fi上网服务。
正因为有了技术发展和带宽拓展的双管齐下,才迎来了最近五年互联网连接速度的快速提升,而这也给对网速高度敏感的互联网服务——例如手游和视频的爆发式增长创造了条件。
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时代的土地——带宽的瓶颈就不存在了。
一方面,新兴的互联网服务对带宽消耗的胃口越来越大,从手机游戏、视频播放,到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对网络速度以及稳定性的要求呈指数级的增加。
另一方面,网络安全的隐忧却始终未曾解除。德勤在最新的行业报告中表示:“全国带宽的大幅度提升显著加强了 DDoS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力度”,并且“考虑到自身的增长和DDoS攻击,大型企业和组织通常会租用超出自己需求很多的容量”。
2014年,阿里云曾帮助用户抵御了在当时还是最大规模的DDoS攻击,峰值流量达到每秒453.8GB数据。而这一纪录在2016年又被法国公司OVH受到的攻击打破,峰值流量甚至达到了每秒1TB数据。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带宽紧张的局面并未随着技术升级得到真正的缓解。
制度决定土地供应,技术则决定带宽,两者都是产业链中的限制要素。因此同根同源,线上的网络带宽就好比实体的土地资源,价格只会水涨船高。
互联网革命要继续,必须先解决带宽的瓶颈问题,而业界给出的结论只有一个字——云。
革故鼎新
随着地价和房价的飙升,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意识到想要拥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光靠“拿地-盖房-卖房”这一流水线是不行的,发展类似 “长租公寓”之类的以租代售模式才是转型希望。
近年来,一线房企纷纷进军长租公寓领域,譬如万科的泊寓项目、龙湖的冠寓项目等等,其中万科还明确将长租公寓业务作为2017年的发展重点。
以租代售,不仅对于房企来说有长期稳定现金流和利润回报的吸引力,对于工作流动性越来越大、同时对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80后和90后来说,同样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对于云计算来说,开端看似混沌,逻辑却一样的明确。
最先行动的是亚马逊和阿里。作为电商型企业,二者均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像黑色星期五和“双十一”这样的大型在线活动,短期流量爆棚,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均摊系统压力来保证峰值来临时系统不过载,然而一旦活动结束,这些基础设施便转为闲置状态。
能否将闲置的计算资源租借出去给其他人用呢?云计算服务就此应运而生。
当然,发展迄今,云计算服务的范畴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的租借资源。它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等技术发展的商业实现,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
除了“长租公寓”的比喻之外,还可以将云服务看作是当年电力发展的变革——从过去家家户户都安装单台发电机,转向从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如今的计算能力真的就如同水力和电力一样,是一种可以自由流通的商品,取用方便,费用低廉。
互联网巨头曾经以为是很久以后的未来,转眼触手可及。
亚马逊的AWS是吃螃蟹的人,也是这家电商公司当之无愧的利润中心。在刚刚发布的2017年二季报中,AWS业务斩获了41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42%,利润更是达到了9.16亿美元,同比增长28%。
AWS云计算业务对于亚马逊来说的重要程度从下图可见一斑:
案例:流媒体龙头Netflix的零机房之路
你能想象,流媒体龙头如Netflix,竟然自己不拥有任何一个机房吗?
是的,这家公司花了七年,将所有服务移到了AWS的公有云上,并在2016年1月关闭了最后一个数据中心。
为什么要这样做?规模化是最大的驱动因素。现如今,Netflix使用AWS提供视频流媒体服务的规模是其在2008年自己数据中心运营业务规模的8倍,“如果采用我们自己的数据中心支持如此快速的增长将非常困难,我们根本无法让服务器的速度提高的更快”,Netflix云计算和平台工程副总裁尤里在博客中这样写道。
除此之外,Netflix整个企业的运行方式都因为“云”产生了根本转变。新的Netflix应用程序是一系列的微服务,每一个都可以独立的变化,工程团队在一个松散耦合的DevOps环境中制作使用自助服务工具,加速了创新独立的决定。
最后,Netflix的运营成本也因此降低。一个整体的数据中心需要时间安装、调试、更新物理设施,而采用云计算基础设施,则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资源,并有了十足的灵活性。
阿里云的案例更为亮眼。
根据阿里巴巴刚刚发布的2018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截止2017年6月底,阿里云单季营收达到24亿元,同比增长96%。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报告,2016年中国公共云计算市场规模约为20亿美元,其中阿里云占比将近一半。巴伦周刊也表示,阿里云已经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云计算平台。
阿里云的市场份额预计将在未来四年里提高三倍
事实上,阿里云已经从单纯的将“计算资源”租给其他人用,进化成了企业级市场云计算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使用阿里云提供服务的机构数不胜数,金融机构也多有尝试。在传统银行大多还是使用自己的私有云提供服务的时候,像云锋金融这样的创新型金融科技公司已经将自己的业务完全架设在了阿里云上。
云锋金融旗下的有鱼股票和有鱼智投两款产品,都采用了阿里云的弹性计算体系,包括云服务器ECS、专有网络VPC、负载均衡SLB。安全方面则采用了安骑士、CA证书服务、态势感知等技术。
利用这套身经百战而又量身订造的解决方案,有鱼股票和有鱼智投从一开始就拥有了坚挺稳固的安全保障和高效流畅的用户体验。
案例:阿里云的弹性安全网络
本周科技界的大新闻,莫过于《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揭晓了2017年度全球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榜评选结果。这是一个针对35岁以下青年科技才俊,为找到最有可能改变世界的牛人而设立的奖项。
今年的TR35共有六位华人入选,其中阿里独拥两员,其中最年轻的获奖者,就是阿里云云盾的负责人吴翰清。
他的获奖理由是设计了“弹性安全网络”,用创新的资源快速调度技术大幅降低了DDoS的防御成本,更高效的保障了网络安全。
除了亚马逊和阿里这样的云计算服务先行者之外,其他互联网巨头们也纷纷入场,试图切一块“云蛋糕”。
主打搜索的谷歌和百度,时刻都面临大量的访问,对云服务的需求不言而喻;逐渐转向企业级服务的微软也依靠Azure打了一场翻身仗,在维护存量软件与操作系统业务的同时开辟了新战场。
对于不同的互联网巨头来说,主营业务的差异导致了天然隔离,他们在云服务领域的业务分层也自然落入了不同的位置:
放眼未来,云计算服务的竞争已趋白热化。
在新一轮军备竞赛中,IaaS供应商着眼未来,为每一位使用者提供大数据处理和机器学习的能力,是行业最有力的竞争者。
那么未来,云计算产业链会走向何方?我们认为——长跑开始,技术为王。
技术为王
房地产企业初期投入巨大,回款期漫长,随着一线市场土地成本不断上升,只有更有技术含量、更高端的房产项目才能承受如此大的前期开支。
而有些房企则另辟蹊径,向轻资产公司转型。譬如前段时间,万达将万达城卖给融创,酒店资产卖给富力,并通过收购的方式注入万达文旅和万达酒店管理集团,完成一次彻底的“轻资产”转型,从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企业过渡到高科技服务型企业。
云计算行业也在发生同样的故事。
重资产的IDC和CDN行业满目疮痍。在美股上市的蓝讯和世纪互联一直在亏损的漩涡苦苦挣扎,另一家龙头网宿科技曾经是A股的宠儿,股价一度超过茅台成为两市第一高价股,然而这两年盈利也开始下滑,股价迅速腰斩。
行业哀鸿遍野的背后,是不断涌入的新玩家,和白热化的价格战。各地的数据中心纷纷上马,如何吃得饱还只是“幸福的烦恼”,而如何能在云计算巨头开始侵占CDN市场时保住自己的份额,则成了传统龙头们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但这些理由还是流于表面。
更深层次的,是行业中的不同玩家对技术革新的理解和掌握有云泥之别。事实上,云计算和传统业务所要求的数据中心完全不同,单靠砖头瓦块光缆机房根本无法拥有核心竞争优势,而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储备显然不是传统数据中心龙头擅长的领域。
案例:美国电信运营商龙头Verizon跌跌撞撞的云计算发展之路
Verizon在2010年就拥有了遍及世界35个国家,超过200个传统数据中心。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势,Verizon又在2011年花14亿美元收购了云计算的专业服务公司Terremark,并旋即推出自己的云计算服务Verizon Cloud。
尽管拥有先发优势,且当年规模丝毫不逊于亚马逊的AWS,但Verizon很快就吃了技术薄弱的亏。在推出云计算服务初期,Verizon并没有能力自行开发配套软件和服务,只能选择第三方的软件平台,如ESX VMware hypervisor来管理数据中心的虚拟化配置。因此,Verizon Cloud在发布后三年里一直是beta版本,并不敢推出正式版。
而等到Verizon终于研发出自己的基础架构软件时,云计算laaS的风向已变。OpenStack、开放式API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用户需求,web-service API和Cloud-value-added的各种平台功能纷纷涌现,没有这些技术储备的Verizon又傻了。
在这样被动挨打的局面下,Verizon甚至不敢把自己的核心业务系统搬上自家的云,那又如何能忽悠客户使用自己的服务呢?
2016年,Verizon正式关闭了公共云服务平台,只保留了私有云业务,完全脱离了行业的一线阵营。
另一方面,相对轻资产的云计算公司则轻衣简行,以技术取胜,一路高歌猛进。
根据工信部印发的《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19年中国的云计算产业规模将达到4300亿元,较目前水平翻倍不止。
这个规模显然不是现有云计算技术可以支撑的。仍然以阿里云为例,此次的财报中也提到,其人工智能率先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ET城市大脑、ET工业大脑、ET医疗大脑和ET环境大脑迅速深入各个行业,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亚马逊作为行业龙头当然也不甘示弱。近期一口气提供的多项技术革新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刚刚发布的Macie人工智能应用。Macie不但可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发现和分类敏感数据,还可以持续不断地监控不寻常的数据访问活动,从而给客户更好的体验和安全保障。
可以看出,和线下房地产行业一样,在云计算产业链上,只有资产更轻、技术含量更高、迭代能力更强,才能在趋于白热化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结语
如果回头看,我们当然可以很清楚的得出结论,当年互联网三巨头关于云计算的争论,是马云大获全胜。这也是为什么他在七年之后再接再厉,喊出了“人算不如天算,天算就是云计算”的口号。
然而,如同其他互联网技术领域一样,云计算的发展仍然一日千里,越来越多的技术路线和新兴玩家会陆续进场,现在的行业龙头仍然肩负着沉重的竞争压力。
不过我们相信,万变不离其宗,如果理解了网络带宽和云计算能力与线下土地资源的共同之处,就不难理解未来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赢者通吃,占“云”为王。
(编辑:王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