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碳陶刹车迎从0到1的拐点 看好国内企业在百亿蓝海上的先发

中泰证券认为,碳陶刹车是理想的轻量化材料,也是自动驾驶线控制系统理想的刹车执行材料,渗透率提升是大势所趋。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碳碳复材基于其低密度、高强度、高导热性、摩擦性能好、热衰退程度轻等优异的综合优势性能,是高速制动场景中的理想刹车材料。政策与市场共驱新能源车销量和渗透率持续快速提升,汽车轻量化、电动智能化需求日益凸显,而碳陶刹车是理想的轻量化材料,也是自动驾驶线控制系统理想的刹车执行材料,渗透率提升是大势所趋。看好迎来产业从0到1的拐点,以及国内企业在百亿蓝海市场上的先发领先。

中泰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汽车碳陶刹车:电动智能化、轻量化和高端化共驱百亿蓝海市场。

相较于目前主流汽车刹车材料灰铸铁,碳陶刹车的核心优势在于:1)轻量化,同等工况下,碳陶刹车相比铸铁刹车可实现悬挂系统以上减重100kg的效果,事半功倍;2)热衰退现象更轻、制动距离更短、湿摩擦系数高,可确保更高的驾驶安全、更高的可靠性、更优的操控和刹车体验。

政策与市场共驱新能源车销量和渗透率持续快速提升,汽车轻量化、电动智能化需求日益凸显,而碳陶刹车是理想的轻量化材料,也是自动驾驶线控制系统理想的刹车执行材料,渗透率提升是大势所趋。该行测算2025年碳陶刹车材料市场总规模可达百亿级:测算2025年C级新车、新能源商用车以及汽车改装市场分别将为碳陶刹车材料市场贡献37.04亿、21.61亿和57.2亿市场规模。

目前碳陶刹车的生产厂商以海外企业为主,包括布雷博(Brembo)、英国ALCON、英国AP、美国fusionbrakes等,其中布雷博是全球碳陶刹车制动系统的领军企业,海外企业进入行业较早但产品售价高昂,难以实现大规模商用,该行以国内企业的碳碳复材成本结构以及降本经验为参考,认为碳陶复材降本有空间,且目前已有优化陶瓷化制备工艺、开发近尺寸预制体成型工艺、智能化生产制造等明确降本路径,短纤和长纤盘也能分别满足不同档次客户需求。

国内企业如金博股份(688598.SH)和天宜上佳(688033.SH)已有低成本制备技术储备,相较海外企业可实现大幅成本下降,且已开始与下游车厂建立定点合作关系,具备碳陶刹车盘量产能力。该行认为,我国电动车市场以国内企业为主,国内碳陶刹车盘企业与主机厂在联合研发、主机厂认证、产品性价比等方面有全面的先发竞争优势。该行看好汽车碳陶刹车盘市场在汽车电动智能化、轻量化、高端化以及成本下降的共同推动之下迎来产业从0到1的拐点,看好国内企业在百亿蓝海市场上的先发领先。

飞机碳碳刹车:国产替代机会在民机维修更新市场,军机渗透率稳步提升。

碳碳刹车材料是飞机主流刹车材料,相较于汽车,飞机刹车这一场景对湿摩擦系数衰减问题痛点不强,且碳陶刹车成本高于碳碳,目前没有明显向碳陶刹车升级的趋势。军机领域我国已有北摩高科、西安制动等企业具备大规模供应能力。随着军事强国建设继续推进,军费支出占GDP比例有望提升,航母舰载机等新型武器列装以及碳碳复材成本下降也将推动碳碳刹车材料渗透率提升。测算2025年军用飞机碳碳刹车盘市场规模达8.84亿。

民航飞机方面,民航制动的原始设备供应商市场(OEM)长期由海外巨头垄断,短期内国内企业难以突破,性价比优势之下,国产替代机会主要在更新替换市场,目前北摩高科、西安制动等国内企业已取得碳刹车PMA证书,获得进入维修更新市场的资质。测算维修更新市场的国产替代空间接近30亿。

高铁刹车:高铁提速倒逼向碳陶刹车盘升级。

目前高铁刹车盘以铸钢和金属基复合材料为主,随着我国高铁提速进程重启,将倒逼刹车盘材料向碳陶升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和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数据测算偏差、参考信息滞后。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