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东树:中国汽车出口新能源高端化特征明显

9月30日,崔东树发文称,中国汽车出口在2020年以前基本维持在15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2021年上升到323亿美元水平,2022年1-8月份已经达到314亿美元的水平。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30日,崔东树发文称,中国汽车出口在2020年以前基本维持在15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2021年上升到323亿美元水平,2022年1-8月份已经达到314亿美元的水平。从汽车出口均价来看,2018年均价是1.29万美元,随后逐步的提升,2022年是1.64万美元,而且2022年8月达到1.89万美元。出口增长主要原因是新能源车出口暴增,而且出口数量和均价均强势增长。

汽油车的出口均价基本保持在1.2万美元左右水平,柴油车在2万美元左右水平,插电混合动力目前保持在2.9万美元,而纯电动车提升极其明显,从2018年的0.2万美元,到2020年的1.1万美元。2022年达到了1.99万美元,而且8月份达到2.58万美元的良好水平。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2年8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7.7万辆,伴随着疫情下复工复产政策的支持,中国制造新能源产品品牌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以及服务网络的完善,市场前景向好。8月,特斯拉中国出口42463辆、上汽乘用车的新能源出口15004辆,东风易捷特出口8462辆,比亚迪汽车5092辆,吉利汽车1933辆、上汽大通1232辆、神龙汽车1025辆、江淮汽车出口487辆,创维汽车出口278辆,一汽红旗出口263辆,东风乘用车262辆,近期新势力出口也逐步启动。

1、汽车出口均价持续提升

图片

中国汽车出口在2020年以前基本维持在15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2021年上升到323亿美元水平,2022年1-8月份已经达到314亿美元的水平。

而且从均价来看,2018年均价是1.29万美元,2019年是1.25万美元,随后逐步的提升,2022年是1.64万美元,8月1.89万美元。

从车重来看,出口汽车的平均单车基本保持在2.1吨左右的水平,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2、高端车型出口增长迅猛

图片

近几年汽车出口均价水平不断的提升,2021年的均价已经提升到1.5万美,2022年大幅的提升。

从2022年以来可以看到1-2万美元和2-5万美元,以及5万美元以上的大幅的出口数量均增长,而1万美元左右均价的剧烈增速放缓情况。

中国汽车出口高端化较强,尤其今年的高端车型表现是极其突出的。

3、纯电动车出口均价提升迅猛

图片

从各个动力类型的表现来看,出口均价差异较大。

汽油车的出口均价基本保持在1.2万美元左右水平,柴油车在2万美元左右水平,混合动力前期相对较贵,而近期是在1.5万美元左右的水平。插电混合动力目前保持在2.9万左右的水平,也是相对较强的特征。而纯电动车提升极其明显,从2018年的0.2万美元,2019年的0.3万美元,到2020年的1.1万美元。2022年达到了1.99万美元,而且8月份达到2.58万美元的良好水平。

4、乘用车出口为绝对主力

图片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主要来看是乘用车的出口强,占据新能源汽车出口绝对的比例。而特种车的出口也有一定的数量,但特种车的均价极低,所以这也是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品种。

中国新能源车主要的产品仍然是乘用车的出口为主,而货车的出口相对数量增长较快,超越了客车,成为出口的主力。

我们的新能源公交大巴等客车出口相对市场增长极其缓慢,市场的均价也是处于逐步降低的过程之中,体现了我们性能车从性能客车开始起步,真正的发展,仍然是乘务车发展是核心的重点。

新能源乘用车出口不仅数量高,而且单价提升快,体现了我们乘用车转型升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新能源汽车出口转向欧洲为主

图片

我们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市场快速的崛起,并迅速占据了相对的主力地位。

在目前来看,欧洲市场已经占据了近50%左右的比例,表现相对较强,亚洲市场被欧洲市场快速的超越。

从2021年开始,欧洲市场就超越亚洲市场,成为第一大新能源车出口的市场,而且欧洲市场的出口均价在3万美元左右的水平,亚洲市场的出口均价目前在6000美元左右的水平。

出口亚洲的新能源车在2022年也上升到了1万美元左右的水平,体现了明显增长的态势。

6、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均价

图片

中国高端新能源车出口快速增长,2022年在2-5万美元和5万美元以上的高端新能源车的出口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呈现高端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由于部分车型出口在5万美元左右的水平,近期出口量增长较大,成本上升后的美元均价也有提升,因此5万美元左右车型增长较快。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