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太平洋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长期视角看短期,海风处于中长期向上产业周期起点。长期来看,随着漂浮式等新技术的进步,海风成本进一步降低达到平价后,在较好收益率的驱动下将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短期来看,根据“十四五”装机规划,该行预计2024-25年装机预计在35GW以上,因此2023年海风招标预计依然维持快速增长。在平价时代降本需求背景下,高壁垒和供需紧张环节更能留存利润。该行认为,海上风电未来根据壁垒高低和利润留存能力进行投资。
太平洋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历史观:长期视角看短期,海风处于中长期向上产业周期起点
1)长期:深远海打开海风想象空间,降本支撑平价时代可持续发展。我国海上风电潜在可供开发的资源接近3000GW,其中50米水深以内的固定式海风资源1400GW,漂浮式海风资源1582GW。截至2021年末,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仅26.4GW,占可供开发资源的比例不到1%,未来还有充足的成长空间。长期来看,随着漂浮式等新技术的进步,海风成本进一步降低达到平价后,在较好收益率的驱动下将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
2)中期:沿海各省加码海风建设,“十四五” 海风将实现从1到10的跨越。截至目前,沿海11省市均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发展计划,11省市“十四五”开工或规划的海风总规模已接近110GW,计划并网容量达到51GW左右;各省海风规划不仅为“十四五”装机提供了保底,也在提前布局“十五五”。该行认为各省并网目标仅是保底量,乐观估计“十四五”海风新增装机70GW以上,同比增加700%+。
3)短期:前置指标招标规模可观,海风即将开启中长期向上周期。截至9月末,2022年公开市场海上风机招标9.4GW;从招标趋势来看,海风2022年招标预计达到15GW以上(包含非公开市场&EPC招标),同比+430%。在目前的招标量指引下,预计2023年海风新增装机在12GW左右,同比增速100%+,海风即将开启中长期向上周期。此外,海上风电项目一般提前1-2年招标,2024-2025年的海风装机将在2023年开始招标。根据“十四五”装机规划,该行预计2024-2025年装机预计在35GW以上,因此2023年海风招标预计依然维持快速增长。
全球观:欧美等加码海风开发,海风迎来全方位驱动
1)欧洲:海风目前已经全面平价,海风向上势能充足。根据IRENA发布的2021年可再生能源成本报告,2021年欧洲海上风电度电成本为0.065美元/kWh,折合约为0.4-0.45元/kWh;此外,欧洲计划在2024-2025年建成投运的海风项目电价基本都在0.4元/kWh以下,已经全面实现平价。根据GWEC的预测,2022-2031年欧洲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将达到141GW,CAGR为26%。
2)美国:政策助力海风发展,未来10年装机量超35GW。2022年初,美国能源部发布《海上风能战略》,规划到2030、2050年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将达30GW、110GW。2022年8月,美国政府通过《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法案恢复此前对海风的30%减免,减免旨在帮助项目开发商降低成本。根据GWEC数据,预计2022-2031年,美国海上风电累计新增装机容量为35.03GW,年均新增超3.50GW,规模较为可观。
3)亚洲:海上风电快速发展,长远发展空间可观。根据GWEC预测,2022-2031年亚洲地区(不含中国大陆)新增海风装机量达38.4GW,CAGR为23%。其中,根据越南《电力发展规划》草案,越南预计2030年海上风机累计装机容量达7-8GW,2045年达70-80GW。截至2021年末,越南海风累计装机不到1GW,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产业链观:平价时代降本需求背景下,高壁垒和供需紧张环节更能留存利润
1)海缆:在远海化、规模化的趋势下,海缆特别是送出缆将向大长度、高电压、柔性直流方向发展,行业进入壁垒将进一步提高;预计海缆行业仍将保持35%以上的毛利率,500KV等高电压等级送出缆毛率将更高;此外远海化趋势下,海缆的用量将显著增加,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2)轴承:目前轴研所10兆瓦TRB海上风电主轴承已经通过验收、新强联研发的12MW海上抗台风型风电机组主轴轴承已经下线、洛轴16MW平台风电主轴轴承顺利下线交付;海上风电主轴轴承国产替代进程明显超预期。海上风电主轴轴承作为技术壁垒较高的环节,有望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
3)大兆瓦零部件:目前海上招标主流机型广东为10MW以上,浙江、山东主要为8-9MW;并且预计将很快切换到12-16MW机型。在快速大型化背景下,大兆瓦的塔筒、桩基、主轴、铸件、法兰、叶片模具等零部件环节供应可能出现阶段性紧张;同时叠加原材料价格下降,大兆瓦零部件环节盈利预计将实现较为明显的修复。
投资建议:海上风电未来根据壁垒高低和利润留存能力进行投资
1)高壁垒的海缆、国产替代的主轴轴承等核心环节,东方电缆、亨通光电、中天科技、宝胜股份、新强联、恒润股份等公司有望受益;
2)供需格局较好的大兆瓦塔筒、铸件、主轴、法兰、叶片模具等零部件环节,海力风电、大金重工、日月股份、金雷股份、双一科技等公司有望受益;
3)海上风机价格持续下降背景下,成本管控能力强的平台型成长整机企业,明阳智能、运达股份等公司有望受益。
风险提示:风电装机规模不及预期、相关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技术进步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