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政策落地!哪些公司将受益?

作者: 智通财经 李佛 2022-11-28 10:30:19
随着辅助生殖项目进入医保,将会提高患者的可及性。

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政策落地了。

据浙江日报消息,明年起,参加杭州市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西湖益联保”的居民,在2023年度实施辅助生育的参保市民,将可获得最高3000元的报销。

具体报销来看,在杭州市范围内具有特定辅助生育资质的省、市三甲医疗机构治疗期间,接受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两项治疗的费用,“西湖益联保”给予一定限额的补助,其中胚胎培养费用报销限额为0.15万元/年,胚胎移植费用报销限额为0.15万元/年。

智通财经APP获悉,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是辅助生育中的两个重要项目,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浙江省妇产科医院、邵逸夫医院等有资质的三甲医院,胚胎培养收费标准在每次2000元至6000元不等,胚胎移植收费标准在每次2000元左右。

实施定向补助后,参保人的这两项治疗费用大部分将由“西湖益联保”承担。截至11月22日,上线21天的2023年度“西湖益联保”参保人数突破300万人。

据了解,在辅助生殖的技术中心,需求量最大的就是“试管婴儿”技术,这项技术包括检查和治疗单次的费用约在3.8万元至5万元之间,有半数以上的患者需要两次或两次以上治疗才能成功。而此次出台的政策,或许会让不少因为价格原因放弃治疗的女性,重燃希望。

平安证券认为,较高的辅助生殖价格,使得一些中低收入人群对辅助生殖项目望而却步,导致辅助生殖渗透率提升的速度较慢。随着辅助生殖项目进入医保,将会提高患者的可及性,有望推动需求端的快速释放,从而推动行业的发展。

此外,除了杭州,已有多地进行辅助生殖纳入医保的相关尝试。

今年8月份,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1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提出,指导地方综合考虑医保(含生育保险)基金可承受能力、相关技术规范性等因素,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基金支付范围。

在此之前,湖南省医保局今年5月曾表示,将逐步探索将医保能承担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今年2月份,北京医保局也曾发布通知,拟将门诊治疗中常见的宫腔内人工授精术、胚胎移植术等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

另外,上海、河北、河南、天津等12个省市都发布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规划(2021-2025年)》,各省市都在《规划》中表示要增加人类辅助生殖服务机构的数量。

从行业现状来看,由于首次生育平均年龄上升,加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增加、环境恶化等因素影响,我国不孕不育率正在持续攀升。据测算,国内不孕不育率将从2016年的17.2%提升至2023年的20.4%,全国不孕不育者约有5000万人。

根据权威杂志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Endocrinology的研究显示,国内有约52%的不孕不育夫妇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解决生殖问题。该项技术包括人工授精、配子移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等。

尽管如此,国内辅助生殖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据银河证券数据,2018年我国约56.8万患者接受辅助生殖生育服务,仅占同年4780万不孕夫妇的1.2%,辅助生殖渗透率仅7%。

对比之下,2022年美国辅助生殖服务渗透率将达到32.5%,同期中国辅助生殖服务渗透率仅为8.7%,较美国低23.8%。这也意味着未来30年,中国辅助生殖行业规模将不断扩大。

2020年,中国辅助生殖行业规模已经达到434.1亿元。伴随着中国不孕率上升、不孕夫妻数量增加及接受试管婴儿IVF意愿增强等因素影响,头豹数据报告显示,到2025年中国辅助生殖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854.3亿元。

从产业链来看,目前辅助生殖产业链大致可分为上游的辅助生殖药物、检验试剂、器械供应商,中游的“互联网+辅助生殖服务”线上平台,以及下游的辅助生殖医疗服务商。在巨大的市场前景吸引下,近年锦欣生殖、国际医学、达嘉维康及汉商集团等上市公司均在加紧布局。

银河证券认为,随着三胎政策及其他生育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叠加不孕率上行,以及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未来我国辅助生殖渗透率有望提升。建议关注具备技术壁垒和牌照壁垒的优质民营辅助生殖机构锦欣生殖,关注其收购进展以及美国业务逐步恢复的业绩弹性,此外可关注国内领先的PGT临床解决方案提供商贝康医疗。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