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观点:
1、高端制造里面最好的是广义的能源科技,碳中和时代,它是一个全球的共识,同时又是中国的优势,而且也可以补足中国短板。
2、以港股、中概股为主流的互联网,无论是腾讯、阿里,还是美团,都是一个大数据的载体,它们现在要进入到二次的自我革命,或者说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3、以信创为代表的,也是我们之前旗帜鲜明讲的“信、军、医”。这块是“2+8+n”,“2”是党政部门,“8”是国企为主导的部门,“n”就是普遍应用。
这块能用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再叠加防止别人卡脖子(进行发展),因为现在很多的操作系统等等,一不小心就被别人卡脖子。
4、今年我们将看到一批优秀的创新药以及Biotech的公司,他们经过了过去三年的沉淀和积累,现在开始要出业绩了。
5、现在是美股的熊牛交界期,交界期就可以从容的布局,这个时候立足于3年、5年、10年去买入。因为美股是熊短牛长。
6、我们目前的行情才走了第一段,第一段是预期受到疫情的影响极度悲观,但随着 Reopen,大家开始出行,风险偏好有所改善。
但是,没有完全显示出复苏的力量,也就是说对基本面的影响没有 price in在股价里,后面还有可以期待的空间。
以上,是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2月13日在景顺长城一场线上交流中的观点。
这次交流更像是一场围绕科技话题的聊天,张忆东回顾了过去几十年科技的变化,并分享了一些有趣的案例。
站在今天,展望未来十年的科技投资机会,张忆东给出了四个方向——高端制造、数字经济、半导体及军工、生物科技。
而对于美股,他特别提醒大家,不要浪费每一次美股熊市的机会。
聪明投资者整理了张忆东本次交流精彩内容,分享给大家。
1、科技行业几十年的发展
问:科技行业几十年的变化,在投资的过程中也发生了非常多有趣的故事,给大家分享一下?
张忆东:今年是我从事证券行业21年,我们可以通过时代的变迁来聊一聊中国资本市场所反映出来的科技脉动。
我最早接触资本市场是1995年,当时中国科技股的龙头是一个家电公司,叫四川长虹,当时绝对是大牛股。
为什么当时中国资本市场一哥是家电?它恰恰反映科技怎么影响生活,能够to C,有消费的动能,再叠加了科技的含量。
到了90年代后期,市场开始活跃起来,1999年5·19行情之后两年的牛市,市场开始炒互联网。
我这个词用的“炒互联网”,因为当时真正优秀的互联网、一些门户网站都没有在A股上市,它完全是题材,搞一个网站就算是互联网公司了。
科技往往跟着生活的变迁,从而才能够在资本市场有共鸣,它不是阳春白雪,好像跟我们没有关系。
到了00年代,不单单是A股,全球资本市场科技股都进入到低谷期。
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美国开始次贷危机、搞房地产,中国是城镇化工业化的高潮期,我们的行情是5朵金花,煤飞色舞,有色、钢铁、汽车、金融、地产这些周期性的。
但是到了10年代,又进入到科技黄金期。
从全球角度来说,乔布斯推动全世界进入了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智能手机的兴起是2010年代的大机遇,它带动了美国的FAANG。
对应的,国内小环境是双创,所以当时的创业板很好,在香港就是以腾讯为代表的这些互联网(表现很好)。
2010年代,我们有了微信,有了移动支付。科技带动生活,改变生活,新的供给带来更加新的需求。
进入到20年代,今年2023年,新的10年,科技在哪里?
我心里的看法,有可能风水轮流转,从此前的互联网逻辑又回到80年代精密制造、智能制造。
最近最火的一个美国股票,是特斯拉,这不只是它卖车的问题,而是大家对它的预期可能是个智能制造。
2、投资科技板块,最好用长期的视角加逆向思维
问:是不是科技大的变革,每10年就会发生一次?
张忆东:对,8~10年,这叫朱格拉周期,刚好是一个设备更新的周期。
问:是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在这种时代买一点相关的科技基金?
张忆东:非常有必要,而且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特别是普通投资者。
因为投科技是很难的,10年左右甚至5年左右,它会有一些变化。甚至有些时候是自我革命了,技术上面有可能变落后了,它的竞争壁垒可能消失了,从而带来了很多潜在的风险。
我们看长期的复利,适用于普通消费品,特别是日常消费,因为逻辑可以很稳定,但科技真的要专业性,对于普通的投资者,你可以去长期去定投一些优秀基金经理所管理的科技基金,而且最好用长期的视角加逆向思维。
当所有人都告诉你要买某某科技基金,这时候反而要小心。
3、投资科技不能有惯性思维
问:个人投资者投资科技股特别容易踩坑,但是我相信专业投资者也很难把握每一次科技拐点,有没有投资科技领域时一些有意思的故事?
张忆东:有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成功是失败之母,还是在从业之前发生的事情。
在90年代我们买家电,无论是一些龙头,还是显像管这种零部件,都赚过钱。所以00年代初的时候,市场出现熊市了,又去买它们,觉得很便宜了,结果买了就不对了,因为它的业绩跟估值是双杀,一直到现在都没起来过。
所以不能有惯性思维,还是要关注整个科技的方向,它是不是已经成为了一个loser?不再是一个科技的领先者?
科技无处不在。当然,可能现在家电里边也有科技含量,但是如果科技不是对人们的生活有影响力,能够带来更强的需求,更强的竞争壁垒,更强的盈利弹性,它就会被淘汰,市场不给它估值的。
这是中国的一个例子。
还有海外的一个例子,90年代,如果大家能够有一款诺基亚的手机,就觉得很骄傲。谁能想到哗的一下,它就要破产了。
所以科技的迭代非常残酷,赢家不能通吃,赢家如果自己不去奋斗,很容易被颠覆。
反过来深圳有一家公司叫做华为,在90年代初的时候,大家觉得华为肯定不行,没有什么背景资源,反而觉得其他几家更好一点。
但是在这个逆境中,它不断自我激励,不断迭代,以至于连某国都要举国之力去掐死它。
这个过程中间,选择越来需要专业的眼光和前瞻性的判断,门槛很高。
4、看好的方向一:高端制造、先进制造业
问:科技这个领域很广,能不能给我们圈圈重点,相对长期看多的有哪些细分方向?
张忆东:第一个就是高端制造、先进制造业。
它的方向就是智能化、精密化的这种制造,这一块又分为两个层面。
坏的角度就是逆全球化。
过去150年有过两轮逆全球化。第一轮是一二战的时候。直到二战以后,新的全球化在上世纪80年代末之后开始加速。
但是2018、2019年开始又进入到一个新的逆全球化时代。
从历史的规律来说,逆全球化可能是30年甚至50年。
逆全球化是危中有机,从两个维度来说。
对美国而言,它要保住它的高科技,甚至希望中高端的制造不要被中国卡脖子,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从奥巴马时代就说制造业回流,虽然效果并不明显,但是最近这几年有些变化,美国也知道中低端的制造业跟它没关了,它没有任何优势,但是它把高科技稍微下沉一点点,就是高端制造超级工厂。
最典型的就是智能制造,包括人工智能。像特斯拉马斯克他们所推动的潮流也是方兴未艾。
在投资科技的角度来说,要放眼全球,因为全球两大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一是中国,二是美国。从智能制造的维度来说,我们必须要重视美国。
对中国而言,我们的高端制造优势甚至是在全球领先的。
高端制造里面最好的是广义的能源科技,碳中和时代,它是一个全球的共识,同时又是中国的优势,而且也可以补足中国短板,因为在化石能源,我们有一定的限制,中东的油也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有可能被卡脖子。
能源科技,我们既需要满足自己,叫自主可控,同时又是一种科技的力量。
能源科技又分为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就是直接的新能源,风电、光伏,核电、氢能这些。
第二个就是新能源相关的应用,无论是储电、储能、电池以及相关的一些零部件、新材料。
第三个层面是应用,新能源车以及它的智能化。新能源车这个链条,今年甚至可能要休整休整,但是拉长了来看,这是中国有优势的,因为它有科技含量,又to c、又有应用。
5、看好的方向二:数字经济
第二个是数字经济,它是软硬结合,软硬兼施的,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向是to C端,最典型的是以港股、中概股为主流的互联网,无论是腾讯、阿里,还是美团,都是一个大数据的载体,它们现在要进入到二次的自我革命,或者说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在过去的十几年,它的第一次起飞,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电商(崛起),但现在它要找到第二增长曲线,怎么更好地利用它的数据,怎么把中国模式向全球推广和服务。
这其中最典型的叫“云”,这是to C的方向。
第二个方向是to B,就是以信创为代表的,也是我们之前旗帜鲜明讲的“信、军、医”。
这块是“2+8+n”,“2”是党政部门,“8”是国企为主导的部门,“n”就是普遍应用。
这块能用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再叠加防止别人卡脖子(进行发展),因为现在很多操作系统等等,一不小心就被别人卡脖子。
6、看好的方向三:半导体及军工科技
第三个可能我们现在比美国落后,但我们又必须要自主可控的东西,主要是半导体以及军工科技。
坦率地说,虽然我们已经很强大了,但军工(行业)我们现在跟美国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半导体跟欧美的差距要更大一点,所以需要奋起直追。
要相信长期的力量,相信华为。
7、看好的方向四:生物科技
除此之外,关于大科技领域,去年我曾经信心动摇,但今年又坚定了一点的就是生物科技。
为什么去年有点动摇?
因为前年、去年港股好多生物医药股跌了90%,大家觉得它的逻辑破灭了。
一方面是集采,药企辛辛苦苦做研发,研发好了不让你赚钱。
但现在集采的政策(有所改变),我们看到它还是鼓励创新的。
另一方面是国际化,去年因为没有开放,国际化的路径受到了影响。
但现在重启,今年我们将看到一批优秀的创新药以及Biotech的公司,他们经过了过去三年的沉淀和积累,现在开始要出业绩了。
而且,经过了去年四季度,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疫情的冲击,生命健康太重要了。
生物科技(的发展)对我们(太重要了),特别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
8、A、美、港三个地区科技类企业的优势
高科技还是看美股,特别是智能制造、信息科技,这种特别高端的方向。
高端制造,特别是硬实力,比如精密化工、精密机械,中国是全球领先的,甚至美国根本没有优势,我们碾压了对手,开始向欧洲和日本碾压。
因为本来美国这一块的力量就比较弱,美国的金字塔尖是高科技,中国最好的下一档的高端制造,特别是能源科技。
而生命科技可以说各有千秋,广义的数字经济,中国是前途无量,方兴未艾。
港股有很大的优势。
9、永远不要浪费每一次美国的熊市
在海外投资有一句话:“永远不要浪费每一次美国的熊市”。
去年的美国显然是熊市,纳斯达克最多的时候跌了30%多,很多知名的科技龙头都跌了将40-50%,不知名的跌了百分之六七十。
虽然最近也有反弹,但我觉得不会是“V”型反转,它应该是磨底,但指望今年像去年那么惨是不可能的。
所以现在是美股的熊牛交界期,交界期就可以从容的布局,这个时候立足于3年、5年、10年去买入。
因为美股是熊短牛长。
所以为什么说“不能够浪费每一次的熊市”。
去年作为熊市已经铁定了,今年也不会“V”型反转立刻变成大牛市,那是A股的思路,它们是比较慢的。
这个时候指数不会一下子一骑绝尘的大反弹,但这也说明它到了底部区域,指数到底部区域就可以选股了,而选股就是阿尔法,可以找到最优秀的科技龙头,给了大家上车的机会。
10、还有可以期待的空间
最后,我再从宏观的视角给大家补充一下。
我们目前的行情才走了第一段,第一段是预期受到疫情的影响极度悲观,但随着 Reopen,大家开始出行,风险偏好有所改善。
但是,没有完全的显示出复苏的力量,也就是说对基本面的影响没有 price in在股价里,后面还有可以期待的空间。
本文编选自“聪明投资者”公众号;智通财经编辑:陈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