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概念追踪 | 被遗忘的“中特估”!航空央企长期盈利中枢上行将超预期(附概念股)

根据飞常准大数据显示,4月全球航司实际到港航班量为265.10万班次,同比增长29.17%,国内航司实际执飞客运航班量为39.58万班次,同比增长346.45%。

智通财经APP获悉,近期A股市场“中特估”概念十分火爆,从近期来看,券商、保险、银行板块均大幅拉涨。作为今年市场主线之一,新的“中特估”分支也在不断被挖掘。近日,国泰君安研报指出,被市场忽视的“中特估”,航空央企的长期变化与价值未被充分认知。

与近期“中特估”的火爆行情相比,三大航的股价表现显得有些不合群,据统计,港股市场国航、南航、东航今年的涨幅分别为-6.7%、-1.2%、-8.2%。股价低迷,与行业盈利状况尚未得到验证密切相关。

5月10日,民航局发布《2022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据初步统计,2022年,全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328.9亿元,比上年下降15.8%;亏损2174.4亿元,比上年增亏1374.6亿元。其中,航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64.8亿元,比上年下降约两成;亏损1771.2亿元,比上年增亏1143.4亿元。

不过,进入2023年,航空需求持续复苏。根据飞常准大数据显示,4月全球航司实际到港航班量为265.10万班次,同比增长29.17%,国内航司实际执飞客运航班量为39.58万班次,同比增长346.45%。“五一”期间,国内、国际、地区航班量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6.83%,36%。50%;国内、国际单程含税平均票价分别为1211元,2104元,较2019年分别上39%、34%。

伴随今年“五一”出行市场的火爆,上市航司相继披露的开年成绩单,进一步为我国民航业复苏传递信心。

受需求复苏影响,一季度航司的业绩也明显改善。南航今年第一季度收入为3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相当于2019年水平的90%,东航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2.61亿元,同比增长75.77%,国航一季度营业收入250.68亿元,同比增长94.06%。

盈利方面,一季度,国航、南航、东航的净亏损分别达29.26亿元、18.98亿元、38.03亿元,三大航虽未能实现扭亏,但各公司同比、环比均大幅减亏。

中泰证券指出,随着航空需求的逐步复苏,行业机队引进增速确定性放暖,供需之间的剪刀差将进一步扩大,叠加航空票价市场化改革背景。票价弹性将逐步释放。单机利润、单票利润高的航司受益明显。

国泰君安指出,过去三年虽疫情冲击,仍逐航季依规上调全票价。目前中国百大客流航线全票价已较2018年上升超40%。2023年春节后,国内含油票价已较2019年上升超一成。“五一”假期,国内含油票价较2019年上升约两成。待疫后供需恢复,票价中枢上升的持续性将超市场预期,推动中国航司国内盈利能力中枢显著上升。

国泰君安还指出,航空大逻辑,并非疫后盈利大年短逻辑,而是盈利中枢上升的“航空超级周期”长逻辑。中特估下,航空央企长期变化与价值并未被充分认知。票价市场化正在释放国内被长期压制的定价能力,时刻分配改革将助力国际竞争力提升,践行“打造超级承运人”与“民航强国”国家战略。预计航司业绩将逐季改善,长期盈利中枢上行将超预期。旺季博弈风险释放,维持中国国航、吉祥航空、中国东航、南方航空、春秋航空、中国民航信息网络“增持”评级。受益标的北京首都机场股份。

相关概念股: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00670):公司是中国三大航空公司之一,坐拥上海两场主基地优势,在最热门商务线京沪线的份额最高。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01055):中国运输飞机最多、航线网络最发达、年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2019年,公司国际运力占比31.6%,一旦国际客流恢复,公司亦将显现高弹性。

中国国航(00753):中国三大航司之一。首都机场国航市占率提升至70%,掌握北京两舱市场主要客源。疫情前公司国际运力占比高于同业,有望充分受益于国际线恢复。

北京首都机场股份(00694):依托首都国际机场世界级航空枢纽建设,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航空业直接关联企业数量占北京地区的三分之二,航空资源和航空企业总部集聚度全国领先。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