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受益今年以来风电装机高增速推动和海风项目深远海化趋势,塔筒桩基需求增长弹性凸显。随着二季度塔筒交付旺季的来临和各塔筒企业扩产项目的逐步落地,行业供需结构有望迎来明显改善,提价趋势下塔筒桩基盈利能力有望恢复,进入量利齐升的快速发展期。判断顺应海风趋势塔筒桩基向超大塔筒、导管架、浮式基础等深海化品类迭代,头部厂商产品出海趋势明朗,将持续拓展全球份额。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海陆装机节奏加速,塔筒桩基行业景气度可期。
2022年受风电行业整体影响,海风装机不及预期但全年海风招标高达15.9GW,同比增长469%。考虑从招标到装机的时间差以及2022年项目后移,预计2023年我国海风装机有望增至8-10GW,且随着全面平价时代到来,2023-25年海风装机仍有望维持约40%以上的较高CAGR。
叠加2022年陆风招标高涨至76.7GW,同比增长49.2%,在海陆风项目高景气拉动下,塔筒桩基项目的招标及交付也均有望保持高增长。
塔筒桩基存在提价预期,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受2022年风电装机低交付影响,塔筒企业产能利用率不饱和,加工费和盈利能力出现下滑。预计随着各塔筒企业新增扩产项目的逐步落地带来规模效益,塔筒桩基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改善。
从今年一季报的情况看,塔筒桩基头部企业出货保持高增长,毛利率环比也已经出现明显提升。判断在行业旺季来临的推动下,塔筒桩基供需格局趋向紧张,加工费存在提升的空间,有望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盈利能力。
塔筒桩基需求释放,预计2025年行业空间有望达到520亿。
顺应海风深远海和风机大型化趋势,超大单桩塔筒、导管架和漂浮式基础渗透率有望提升。桩基塔筒单位价值量较稳定,受大型化摊薄影响小,测算单GW价值量将保持增长趋势,2023-2025年分别为24/25/26亿元。
综合塔筒基础单GW用量和高价值量产品比例,测算2023-2025年我国海上塔筒桩基行业市场空间有望分别达到216/357/520亿元,对应CAGR为55.22%;陆上塔筒市场规模分别为314/333/353亿元,对应CAGR为5.92%。
产品出海趋势明朗,成本和技术优势助力头部厂商拓展全球份额。
欧洲本土厂商供应能力偏弱,叠加欧洲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较高等因素,国产塔筒桩基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强化,出海空间广阔。受益于海风项目水深增加及风机容量增大,厂商生产规模、技术迭代都要求持续升级,部分企业已实现2000吨级大单桩和10MW导管架制造,因此具备导管架等深海化产品技术储备和出货经验的公司将占有先发优势。
根据各公司出货量测算,2022年国内主导企业的海上塔筒基础全球市占率已达30%,考虑全球海风处强周期和国产成本优势,随着产能陆续释放,头部厂商将持续拓展全球市场份额。
码头和属地资源共筑核心竞争力,产品迭代提高技术壁垒。
海风项目深远海化推动塔筒桩基向超大塔筒、导管架、浮式基础等大重量深海化品类规格迭代,单管桩重量也随水深同步提升,且海风项目交付存在窗口期,因此自有码头和属地资源成为降低运输费用和顺利完成交付的关键优势。
深海化品类节点数量多,疲劳损伤大,加之水下灌浆质量较难检测和监测,在结构受力、防腐蚀、加工维护等各方面都比单桩有更高要求,生产难度更高,目前具备量产能力并实现供货的企业包括泰胜风能、大金重工、海力风电、天顺风能、润邦股份等,前期布局的扩产项目将在2023年陆续开始投产,与行业需求基本匹配,或将使行业供需格局与低交付的2022年相比明显好转。
投资策略:
风电装机加速推动塔筒桩基行业高景气,海风业务占比大、产能布局和投产节奏加速的海风业务起量的企业有望受益,同时国际订单获取能力和全球业务拓展能力较为突出的塔筒企业也有望受益海外需求快速增长迎来海外订单放量。
风险因素:
海上风电新增装机不及预期;深远海化进度不及预期;高附加值产品渗透率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塔筒和桩基出海进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