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已成定局。”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是这样说的,当英国《金融时报》第一次因为英国脱欧一事采访他时, “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重整旗鼓,并充分利用它。”
奥斯本不需要德国总理默克尔提醒他英国已经无权享有在欧盟的一切好处。他认为他现在的任务是如何确保英国能够达到“在现有条件下最好的商品贸易和包括财政方面的金融服务”。为此,他在准备把企业税率自20%削减至15%,让布鲁塞尔的官僚们吓了一跳。
在大西洋对岸的美国,奥巴马和他未来的接班人却采取了完全不同风格的政策。奥巴马和他的财政部长正忙着改写新规则,想要防止企业倒戈,或者合并小型的海外公司来享受更多的海外税收优惠。
在竞选游说过程中,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提到了把企业转移到海外来征收出口税的做法。这让我想起了以前一个关于黑旗洛奇蟑螂旅馆的电视广告:蟑螂们纷纷登记入住了,却再也没有退房!此外克林顿就算想废除这个政策,那么追溯至前,哪些得到税收优惠的转移海外企业也会在后续得到奖励。
“如果我当了美国总统,那么倘若有企业想离开美国,那么我一定护让它付出代价的。”希拉里今年的早些时候是这样告诉一位密尔沃基的观众的。
美国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举起了一个戛然不同的大棒。他想要击打其他国家:中国和墨西哥,因为他们偷走了美国人的工作岗位。由于在进口时征收了巨额关税,美国消费者总是在消费更高价格的商品。所以换句话说,特朗普想要强制性地让企业在美国生产他们的商品。
“只有一种方法来扭转这种局面,那就是你在做生意的时候要比别人的价格更高。”特朗普说。他概括了他大棒政策的本质,但拒绝吐露更多细节。
奥巴马、克林顿和特朗普都想要我们去小心美国的大棒。与美国相比,其实与英国的奥斯本的想法接近。但有没有一个更明白的例子让我们权衡清除胡萝卜政策和大棒政策的优劣呢?
胡萝卜总是比大棒要更好的。我们就把“如何让你青春期的儿子在星期六的下午帮助他的父亲清理车库”为例好了。你可以把清理车库这项任务作为他上周末凌晨2点没有回家也没有打电话的惩罚。或者你也可以为此给他一份薪酬,如果他成功完成任务,就加倍他每周的零花钱。哪种策略能够在更短的时间里打造一个更清洁的车库?
这场争议的焦点其实是个人,企业也由个体组成,会对奖励产生回应。恐吓政策并不会真正赢得人们的服从。而个人和企业发现他们的个人的利益被延迟,他们可能会去雇有经验的律师打官司,或者拒绝服从棍棒而去寻找别的工作机会。
这里有一个十分恰当的例子:联邦政府一直以来都做不到通过提高税收率而增加税后收入中所占的份额。联邦政府的税收收入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在过去65年一直非常稳定,而它的最高边际税率一直在91%和28%之间波动。试图使税法更加激进,或者是加大对富人的征税,都未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企业在逃避大棒上比个人更加熟练。而诱人的胡萝卜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出口。
(本文编译自Market Watch,不代表智通财经的观点。原文作者:卡罗琳鲍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