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大众入股小鹏汽车-W(09868)合作造车 看好自主品牌车企崛起机遇

此次大众集团增资入股小鹏汽车-W(09868)并与小鹏、上汽达成战略合作是我国汽车工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智通财经APP获悉,平安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此次大众集团增资入股小鹏汽车-W(09868)并与小鹏、上汽达成战略合作是我国汽车工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中国汽车工业从过去的“以市场换技术”演变为“以技术换市场”,中国车企也将从过去的技术输入方转变成技术输出方,该行看好自主品牌车企在智能新能源车时代的崛起机遇,看好受益于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零部件供应商,以及新车型产品力与渠道变革两手都硬的车企。

事件:大众集团宣布大众汽车品牌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大众集团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以每ADS(*)15美元的价格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大众将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观察员席位。此外奥迪品牌也与上汽集团签署备忘录,深化现有合作。

平安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大众与小鹏、上汽达成战略合作,面向中国市场推出更多优质车型。

在与小鹏汽车合作方面,小鹏在关于此次合作的公告中指出,小鹏汽车与大众将利用各自的核心能力以及小鹏汽车的G9平台、智能网联和高级辅助驾驶技术,共同开发两款在中国市场销售的B级纯电动车车型,预计在2026年量产,该两款车型将补充大众基于MEB平台的产品组合。同时作为双方战略合作的一部分,大众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与上汽合作方面,奥迪品牌已与上汽集团签署战略备忘录,双方将通过共同开发,快速、高效地拓展高端市场智能网联电动车产品组合,作为规划的第一步,奥迪将通过推出全新的电动车型,进入此前在中国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

大众在华新能源转型难突破,与本土企业全方位合作补足智能化短板。

大众是外资巨头中转型最激进的车企,但面对国内汽车行业的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依然步履维艰,此前被大众寄予厚望的ID系列销量不达预期,近期不得不通过降价以增加品牌声量。大众未来在华目标是维持400万台的销量规模,为进一步深化“在中国,为中国”的发展战略,大众在合肥投资成立一家全新的研发公司——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将成为大众在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同时也将成为此次与小鹏汽车在开发领域的合作方,大众汽车在中国被赋予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大众新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周期将缩短约30%。实际上在大众此次与小鹏、上汽达成技术合作之前,大众已经与国内多家本土企业达成合作,如与中科创达合作开发信息娱乐系统,与地平线在自动驾驶和芯片领域建立长期合作。

小鹏“智能化”获全球汽车巨头认可,技术领先的自主车企未来的盈利模式更加多样。

小鹏汽车在智能化领域尤其是智能驾驶领域拥有较大的本土领先优势,如小鹏是最早基于英伟达Xavier平台实现智能驾驶全栈自研的车企,也是第一家实现激光雷达量产装车的车企。而小鹏在智能化领域的优势恰恰是大众这类国际汽车巨头欠缺的。此次大众与小鹏达成合作并向小鹏增资,一方面体现出大众希望借助小鹏在智能化领域的技术优势赋能大众在华的智能化转型,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以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在智能化上本土领先优势。另外技术领先的自主车企可通过技术授权的方式实现技术变现,如此次小鹏/上汽与大众达成的合作,以及此前吉利浩瀚架构平台、比亚迪e平台3.0、自主龙头车企的混动技术的对外授权使用等。

未来外资品牌需要新增大量的本土资源投入,原有的合资车企模式或难以适应新形势。

以人为中心的智能化,比如智能座舱、人机交互,自动驾驶等对本土环境和用户的信息获取,车辆全生命周期的用户运维,对用户行为的分析和前瞻判断均具有很强的本土效应,因此未来外资品牌需要加大相关团队在本土的投资和布局。另外大众汽车近几年在国内市场的合资合作调整动作频繁,大众对其在华业务谋求更大控制权,尤其是在发展其新能源车业务方面,该行认为原有的合资车企在股权端、产品端和渠道端均处于明显的劣势,在原有体系内进行电动智能化转型将面临极大的阻力,在智能新能源车时代旧有的合资模式可能无法适应新的发展形式。

2025年前自主车企仍拥有宝贵的窗口期。

目前自主品牌在智能新能源车转型方面具备技术先发优势和本土优势,传统国际汽车巨头受限于转型速度,在2025年之前很难与国内自主车企进行正面PK,如大众与小鹏合作的车型要到2026年才推出,而大众已经是外资品牌中在华转型动作相对最快、变革最大的车企,该行认为对于自主品牌而言,2025年前将拥有赶超外资品牌的宝贵窗口机遇期,在2025年之前迅速做大整车产销规模成决胜关键。

投资建议:

推荐:受益于与大众达成此次合作的小鹏汽车-W、上汽集团(600104.SH),

看好受益于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零部件供应商,推荐华阳集团(002906.SZ)、德赛西威(002920.SZ)、中科创达(300496.SZ)、经纬恒润(688326.SH)。

同时考虑到23年中外新能源龙头车企表现及战略,该行认为15-20万元插混车竞争格局相对更友好,看好新车型产品力与渠道变革两手都硬的车企,推荐长安汽车(000625.SZ)、理想汽车-W(02015)、长城汽车(601633.SH)和吉利汽车(00175)。

风险提示:1)国内宏观经济恢复可能不达预期,导致汽车消费需求不足;2)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不达预期,导致新能源车企持续亏损,这显然不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3)车企的新能源渠道变革速度较慢,新推出的车型销量可能不达预期;4)汽车行业价格战可能持续,导致车企盈利能力承压。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