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前瞻|德视佳:来中国寻找“戴眼镜的上帝”

正是看到了中国眼科医疗市场的机遇,德国的一家眼科公司“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并敲开了香港资本市场的大门。

一直以来,“眼镜”与“学问”总是一对关联词,我们经常可以在小学生作文中看到这样一句描述,“他戴着一副眼镜,显得很有学问”。不过看着如今大街上的“学问人”越来越多,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眼疾”已经是一种“常见病”了。

也正是看到了中国眼科医疗市场的机遇,德国的一家眼科公司“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并敲开了香港资本市场的大门。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近日,德国的一家眼科治疗服务公司德视佳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申请主板上市,中银国际为其独家上市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德视佳是一家成立于1993年的德国视力矫正服务公司,公司主要业务是为中高收入目标客户提供优质眼部激光手术,以改善视力。该公司还是为数不多的具有广泛地理覆盖范围的眼科诊所公司之一。据悉,公司同时在德国、丹麦及中国开展视力矫正服务业务。

目前,视力矫正服务为公司核心业务及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公司总收益从3040.2万欧元增至4296.1万欧元。期间视力矫正业务的收入占比始终保持在98%以上。

image.png

从业务的地域划分情况来看,虽然收入占比连续3年下滑,但德国仍是该公司最主要的服务市场,在2018年公司仍有58.7%的收入源自德国。

不过与收入占比不断下滑的欧洲市场相比,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则看上去一片兴盛。2016-2018年,德视佳在中国的收入从375.5万欧元大幅增至1211万欧元,扩张速度显而易见。

image.png

而此次德视佳上市募资的目的也有很大部分原因是为了开拓中国市场。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此次公司募集的资金中40%预计将主要用于在中国主要城市(包括成都和重庆)设立诊所。

这足以说明,中国市场将是德视佳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是,进驻中国眼科市场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实际上,欧洲眼科市场与中国市场的现状并不完全相同。目前欧洲屈光矫正服务主体以私人诊所为主,而且偏向中高端收入用户,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在竞价方面,2018年德视佳屈光性激光手术(全飞秒/飞秒联合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平均价格是1814欧元/双眼,折合13673.57元/双眼。相比之下,以国内民营眼科医院龙头公司爱尔眼科2017年的飞秒激光手术的均价在15000元/双眼左右。

image.png

但这并不意味着德视佳拥有服务价格优势。因为眼科市场中,消费者虽然对手术价格敏感度不高,但对手术成功率的要求却非常高,这就要求市场新进入公司拥有技术、口碑的同时还需要在竞争者中打开缺口。

image.png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目前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公立三甲医院几乎垄断了大部分消费者市场。

以三甲医院的本土竞争对手爱尔眼科的情况来看,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12月,该公司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分部仅有6家医院,在31座二线城市则有39家医院,157座三线及其以下城市则有157家医院。

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在一线城市中公立三甲医院在品牌上拥有绝对的优势,即使是民营的龙头公司也很难在这一市场打开缺口。

如果德视佳想在中国一线城市立足,扩大宣传增加营销费用是必需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公司总营销费用为552.9万欧元,占当期总营收的12.87%,但随着公司在中国业务的逐步推进,这一比例或将进一步提高。

image.png

除此之外,医生成本也是德视佳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招股书显示,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高频手术医生除了从中国直接聘请的医生外,还有定期从德国来到中国进行手术的医生,这实际上会增加公司在医生报酬上的支出。

可以看到,即使眼科手术需要许多昂贵器材设备,公司雇员福利依然是其最大的一笔开支,这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德视佳利润进一步的提高。

image.png

而且,从经营模式上看,德视佳在中国市场依然保持了与欧洲市场一致是私人诊所模式,这就意味着在拥有强大实力的公立三甲医院以及优质民营眼科医院的中国市场,德视佳很难扩大业务规模形成规模效应以降低成本,也就注定了公司将在中国眼科市场属于“小而美”的存在,难对整体市场格局产生大的影响。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