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帽子(BHAT.US):AR游戏市场“跟风盛行”,吾辈何以为战?

随着今后AR游戏市场发展逐渐趋于理性,坚持技术积累与IP建设的蓝帽子也将赢得玩家与资本的回馈。

2016年,一款以神奇宝贝为蓝本的“AR+LBS”游戏横空出世。该游戏一经推出便点燃了市场的热情。一时间,国内“跟风党”大量出现。依托该类游戏的高人气,国内跟风的LBS(位置信息服务)类AR游戏一时间“混的风生水起”。

不过,并非所有的国内AR游戏厂商都是“跟风党”,还有例如蓝帽子(BHAT.US)这样的“老实人”。

智通财经APP观察发现,2017年蓝帽子向市场推出了完全不同类型的自研AR游戏《AR飞车》,而此时国内游戏市场上LBS类国产AR游戏正大行其道。面对如此市场风气,蓝帽子“逆流而上”能走多远,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国产AR游戏:跟风还是自研?

2016年作为AR技术爆发“元年”,AR技术与游戏的结合,让市场从业者看到了利用AR技术快速实现变现的可能性,于是单一的“AR+LBS”类型游戏在各大AR游戏排行榜“霸屏”,这一度让玩家误以为AR游戏只有“LBS”一种类型。

实际上,随着AR游戏市场的不断开发机,以及AR游戏玩家的增多,基于LBS技术的AR游戏开始出现不少问题。

其一,玩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据了解,日本曾因一款“AR+LBS”游戏,一个月内出现了79场交通事故;有法国玩家则曾因玩此类游戏误入军事基地而被逮捕。

其二,长时间探索的游戏方式不符合时间碎片化游戏的需要。目前玩家用于游戏的时间碎片化程度较高,玩家通常只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游戏。而LBS类型的AR游戏要求玩家长时间扮演游戏内的虚拟角色并在现实环境中活动。这一“缺陷”让AR游戏活跃玩家人数下滑严重。以《Pokemon Go》为例,该游戏甚至因此在一个月内丢失1500万玩家。

正是由于LBS类型的AR游戏存在游戏机制和体验上的缺陷,因此该类游戏在国内的审批之路也较为坎坷,一定程度影响了其在国内的发展。

当“跟风”不再奏效,市场便需要一款“本土化”的AR游戏。于是,蓝帽子自研产品《AR飞车》的出现可谓正逢其时。

AR游戏原创“自吾辈始”

与基于LBS的AR游戏不同,蓝帽子的《AR飞车》在设计理念和游戏体验上更“人性化”。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AR飞车》是一款采用AR重力体验的竖版赛车闪避类手游,玩家需要通过左右晃动手机调整飞车前进方向进行游戏。不过与一般飞车竞赛游戏不同的是,《AR飞车》需要现实的四驱赛车。

《AR飞车》突破传统游戏模式,打破手机屏幕界限,将实体mini四驱飞车放在手机屏幕上。在游戏过程中,赛车跟随玩家操作而变化,例如吃到金币车体会震动、车灯会亮起、轻按飞车顶部即可实现跳跃等,让玩家在游戏与现实中都能体验“机车震动与轰鸣”,欣赏“炫酷车灯”,就像置身于真实的赛车场景中。

image.png

在飞车制作上,蓝帽子采用了安全无毒的ABS材质,赛车做工精致小巧,避免了咬合度过高车身无法震动、咬合度太低车身无法分离的问题。并且车底采用EVA纳米胶做粘贴,将四驱车固定在屏幕上,游戏中不掉落,取下来不粘手。

蓝帽子通过采用“实体车+AR”的游戏机制,解决了玩家出行不便以及游戏时间碎片化的问题,满足了市场对优质国产AR游戏的需求。

实际上,《AR飞车》之所以能成功,蓝帽子研发团队功不可没。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为了开发《AR飞车》,蓝帽子研发团队用了300多个日夜为其建立50多个方案和近百个设计。为了让飞车“扎根”在手机上,蓝帽子研发团队在材料的选择上历经了无数次失败,经过长时间的寻找,最终找到符合要求的EVA纳米胶,还为它申请了专利。

除了《AR飞车》外,蓝帽子还根据国内市场中不同年龄段消费者对AR产品的需求,自研了《AR欠揍虫》、《AR魔盒》以及《Fidolle:青空誓约》等产品。

image.png

以《AR欠揍虫》为例,这是一款线上线下协同融合的AR游戏,该游戏基于红外感应技术,加强了手机APP与玩具实体的互动,在AR模式中,欠揍虫能够根据不同的事件和情境做出不同反应。并且,家长也能参与到孩子的游戏过程中,当孩子们在“打怪升级”中碰上“强敌”,家长可以助力“打怪”,增强亲子互动,增加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具有一定教育意义。

从《AR飞车》和《AR欠揍虫》不难看出蓝帽子对自研和创新的坚持。实际上,对于一家拥有品牌及自研能力的公司而言,跟风者或许能复制其产品的外观,却无法复制其IP背后的品牌驱动力和技术累积。随着今后AR游戏市场发展逐渐趋于理性,坚持技术积累与IP建设的蓝帽子也将赢得玩家与资本的回馈。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