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追踪 | 利好频发!医疗器械板块掀起涨停潮 机构预计Q3板块业绩将持续改善(附概念股)

中银证券表示,医疗新基建带来的行业景气度将有望在医疗器械细分领域逐步渗透,基础医疗设备、配套耗材、医疗信息化智能化、以及相关产业链上游将有望逐步受益。

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14日,医疗器械板块掀起涨停潮。截至发稿,迪瑞医疗(300396.SZ)、南微医学(688029.SH)、开立医疗(300633.SZ)、惠泰医疗(688617.SH)等多股20CM涨停,新产业(300832.SZ)、五洲医疗(301234.SZ)、普门科技(688389.SZ)、欧普康视(300595.SZ)等超10股涨超10%。消息面上,近日,医疗器械板块利好消息频发。其中,国家医疗保障局在提案答复的函中提到,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采购“两票制”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并不适合取消“两票制”。此前中航证券曾表示,在药品、耗材集采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国内医疗集采多针对发展成熟、同类产品丰富度较高的行业,本土化仍将是医疗器械行业主要投资逻辑,研发能力和产品能力仍旧是医疗器械企业价值的重要考量。

据悉,目前集中带量采购正在推进中,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共采购294种药品,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和生物药年采购金额的35%,地方也探索了部分品种的集采,但是尚有大量的品种未被新的集采制度覆盖,还有些竞争不充分的创新品种、独家品种尚不能纳入集中带量采购。因此,“两票制”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另外,近日国卫办也发布文件《国家卫健委开展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的通知》,对医疗机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中央财政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2年。政策面向符合区域卫生规划需求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和民营医院,使用方向主要是开展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医疗设备购置。

近年来,受益于经济水平的发展,健康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7341亿元,同比增长18.3%,接近全球医疗器械增速的4倍,而中国也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预计未来5年,医疗器械领域的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至2023年将突破万亿。

在产品构成方面,现阶段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基本构成为高端产品占比25%,中低端产品占比75%;而国际医疗器械市场中的医疗器械产品基本构成为高端产品所占份额一般为55%,中低端产品占45%。并且在占我国医疗器械25%的高端产品市场中,70%由外资占领,而我国医疗器械企业主要生产中低端品种。目前我国出口的医疗器械产品基本以OEM为主,出口的产品类型中,医用辅料占比最大。

目前国内器械创新多以改进型创新和同步创新为主,技术突破性创新仍然较少,但政策鼓励下中长期具备较强的创新潜力。进口替代,尤其是高端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的替代,将是中长期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成长的重要路径。

从业绩上来看,医疗器械板块中,截至12日,万泰生物、华大智造等6家沪市医疗器械公司三季报预告亮眼,提前透露了板块的景气程度。其中,万泰生物前三季度预计净利润为37.5亿元至39.5亿元,同比增加216%到232%。此外,迈瑞医疗近日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截至目前全国已上报超过2000亿元的医疗设备贷款需求,预计和公司产品相关的贷款需求将超过200亿元。预计未来1-2年国内医疗设备采购需求有望快速释放,或带动相关标的业绩实现加速增长。

开源证券认为,如果看到22Q4-23年,医药板块基于当前的估值底、业绩底和持仓底的位置,是具备持续反弹逻辑的。医药板块长期成长逻辑没有变化,老年化程度还在加深、居民对于高质量的医疗需求还在加大、国内厂家的创新能力还在持续提升。当前企稳回升的一大信号,来自于利好政策以及种植牙、脊柱集采政策的温和落地,另一信号则来自于板块标的的业绩企稳,预计三季度如CXO、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板块业绩环比同比将持续改善,四季度有望迎来估值切换。

中银证券表示,医疗新基建是国家医疗系统建设的大趋势,不能一蹴而就具备中长期逻辑。医疗新基建带来的行业景气度将有望在医疗器械细分领域逐步渗透,基础医疗设备、配套耗材、医疗信息化智能化、以及相关产业链上游将有望逐步受益。

相关概念股:

鱼跃医疗(002223.SZ):公司主要制造出品血压计、听诊器等基础诊断器械和氧气吸入器、医用雾化、医用吸引、光学仪器、制氧机等医院设备以及轮椅车、防褥疮床垫等健康护理器材共36个品种、225个规格,制氧机、雾化器、轮椅车、血压计、听诊器等产品上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迈瑞医疗(300760.SZ):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营销及服务,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致力于为全球医疗机构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10月11日晚间,迈瑞医疗披露2022年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经初步测算,公司第三季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79亿元,同比增长约20%,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8亿元,同比增长约20%。

华大智造(688114.SH):结合行业上下游发展趋势以及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公司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2.81亿元-34.41亿元,同比增长15.26%-20.88%;归母净利润约为18.93亿元-20.23亿元,同比增长311.8%-340.08%。

纳微科技(688690.SH):公司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1亿元-2.2亿元,同比增长82.19%-90.8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45亿元至1.55亿元,同比增长32.43%-41.56%。公司表示,前三季度公司围绕既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在生物医药分离纯化领域积累的产品性能优异、质量高度稳定、产能充足可靠及应用技术服务专业快速等核心竞争力,聚焦客户需求加快产品迭代创新,实现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色谱分析耗材、磁珠等产品线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