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策略:把握“三新七升”,精选优质标的——2018年度细分景气领域展望

作者: 智通编选 2018-01-26 12:44:22
2018年年度策略为“三新七升”(产品升级、国产替代(升级)、技术进步(升级)、数据化(运营升级)、消费升级、政府资源配置(升级)以及制造业升级)的行业配置以及选股思路。

本文来自于“招商策略研究”微信公众号,作者为张夏、陈刚。

我们在2018年年度策略中分别从政策、机构行为、业绩估值匹配等角度,提出2018年新科技、新消费、新生态三大行业主线,并提出“2018年,寻找估值业绩匹配的行业和个股将成为重要的线条之一,需要更加重视技术进步、需求升级以及政策引导带来的行业性大机会”,在此我们进一步扩展成“三新七升”(产品升级、国产替代(升级)、技术进步(升级)、数据化(运营升级)、消费升级、政府资源配置(升级)以及制造业升级)的行业配置以及选股思路。

核心观点

1.2018年,寻找估值业绩匹配的行业和个股将成为重要的线条之一,需要更加重视技术进步、需求升级以及政策引导带来的行业性大机会,配置思路为金融打底仓,配置三主线【创新引领(5G&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AR&VR、半导体、航天军工);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

2.我们在2018年年度策略中提出,“当前正在发生的科学技术革命就是智联网(AIot)革命”,从广义上来讲,智联网革命就是机器替代的过程,从过去的侠义的替代简单人工劳动到广义的全面替代,具体而包含机器通讯、机器视觉、机器运动、机器信任、机器思考五大含义,正是由于以上广义机器替代的不断发展,促成了当今一切技术的进步和生态的演变。

3.产品升级方面,消费费电子处于智能化、高端化和集中化趋势。USB Type-C(到2019年CAGR高达231%)、无线充电(预计2022年渗透率提升到60%以上)、手机防水、可穿戴设备等快速发展都反映出当前智能硬件发展的新方向;新能源汽车份额不断提升(当前世界份额已达60%),汽车电子持续爆发(中高端占比、新能源渗透率提升)。

4.国产替代(升级)方面,半导体、面板、汽车零部件等急需国产化的行业迎来国产化发展良机。半导体行业未来十年大陆地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机遇确定无疑(物联网驱动产业转移、国产供不应求、国家意志强力推进);面板下游需求快速增长,国内龙头持续多年投入,在国际面板行业逐步站稳脚跟;汽车自主品牌崛起、政策扶持、新能源车改变行业生态也推进汽车零部件国产化、此外,机械设备、部分材料等国产产品供不应求,国产化势在必行。

5.技术进步(升级)方面,各类技术进步将带来全产业的大变革。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共同推动“智联网”崛起,激光设备持续替代传统设备的趋势长期内不会改变,“激光+自动化配套”成大趋势,此外,智能驾驶风口已至,智能汽车产业链将迎来持续的政策红利。

6.企业以及政府运营数据化方面,2016年来,随着企业盈利改善、企业移动互联以及智能制造的进一步发展,国内ERP销售增速出现回升;政务数据化方面,随着政务大数据信息的不断开放及规范,政务大数据会在包括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多领域被应用。

7.消费升级方面,娱乐消费方兴未艾,游戏、影视、旅游持续高增长,高端服装、珠宝奢侈品、中高端汽车等如今居民中渗透率也越来越高;二胎政策逐步放开、父母辈收入增速提高,儿童产业(教育、玩具等)也将面临发展机遇。此外,大健康的医疗器械、中药保健也同样受益于消费升级;消费品涨价成为相关行业和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之一,背后的消费升级逻辑也被市场逐步接受。

8.政府资源配置方面,军民融合、创新药、生态文明建设等无不体现出政府资源配置的强大能力和决心,相关产业和个股将持续受益。

9.制造业升级方面,从工业互联网、工业4.0到我国颁布的《智能制造2025》,中国将加大力度发展先进制造业,从过去的追求制造业“量”的发展转变为追求以“质”为重、以“质”带量的发展模式,自动化和智能化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在2018年投资展望《新科技、新消费、新生态》中,我们分别从政策、机构行为、业绩估值匹配等角度,提出2018年三大行业主线,分别为科技创新、中高端消费以及绿色低碳:

从政策方面来看,根据19大报告精神,我们认为明年中高端消费、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产业将会成为行业主线

从前期表现角度来看:过去两年弱势的板块(TMT、非白酒家电类消费、中游制造)出现强势板块的概率相对较高。

机构行为方面:公募、陆股通等机构低配的行业存在配置回升的机会。

最后,从估值业绩匹配方面要尽可能选择估值业绩匹配度较好的板块。

总体上而言,2018年的配置思路就是——金融打底仓,配置三主线【创新引领(5G&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AR&VR、半导体、航天军工);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

我们认为,当前从监管角度来看,2017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2018年强监管的趋势仍然不会改变;从资金角度看,海外资金将延续2017年持续流入中国市场的态势;而壳价值将继续降低;IPO有所收紧,但并购政策已开始逐步放松

因此,我们将年度策略中行业配置主线进一步扩展成“三新七升”行业配置以及选股思路,具体而言:

“三新”是指我们在年度策略中提出的“新科技、新消费、新生态”;

“七升”是指在“三新”的基础上衍化而来的产品升级、国产替代(升级)、技术进步(升级)、数据化(运营升级)、消费升级、政府资源配置(升级)以及制造业升级。

blob.png

一、2018 年“三新”:新科技、新消费、新生态

我们在2018年年度策略中从政策、前期表现、机构投资者行为模式、盈利和估值匹配等四个角度对市场主线进行研判,认为2018年行业性机会将主要出现在创新引领、中高端消费以及绿色低碳等领域。

1.政策定调——中高端消费、新兴产业

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与资本市场相关的重要表述在于: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完善国企国资改革方案。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

以上表述,与2012年底和2014年底会议有诸多类似之处:

第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强化科技创新,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2014年表述“推动全面创新,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

第二: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大力培育新动能。是2012年底“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2014年底,“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上述三个概念是2012年和2014年表述的升华。

第三,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是2012年底“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014年年底,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总结。

blob.png

除此之外,此前未写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两大任务:

第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被写到头号任务中,足见政府对这个工作的重视程度之深。

第五,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完善国企国资改革方案,国企改革此前五年未写入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中,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推动加快国企改革。

第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被列为重中之重。

从以上表述,我们可以推测,2018年的行业亮点将会出现在:

第一,“中国创造”“科技创新”,具备创新能力,大力投研发的科技稀缺龙头会得到政府的重点支持。

第二,中国质量、制造强国,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细分领域龙头有望得到政策支持,同时,传统制造领域的升级被强调,智能制造、工业4.0将会重新回到投资者视野。

第三,大力培育新动能,十九大报告中表述为“在中高端消费、科技引领、绿色低碳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个人中高端消费有望出现黑马。

第四、军民融合、国企改革有望提速,成为两大细分领域主线。

第五,打好污染攻坚战,环保、生态环境治理将会上升到空前高度。

2.前期表现——TMT、非白酒家电消费、中游制造将否极泰来

古谚有云,“事不过三”,有研究统计,很少有行业能连续三年跑赢市场平均水平,基于这理念,我们可以做出如下收益矩阵图。

从收益矩阵图来看,过去两年,收益供给侧改革的周期行业,以及地产和消费复苏的食品家电最为占优。而TMT、非白酒家电类消费、中游制造相对弱势,金融中规中矩。

如果按照反转的思路选择板块,前两年弱势的板块出现强势板块的概率相对较高。

blob.png

3.机构行为——休闲服务、商业贸易、轻工等处于低配状态

我们前述机构投资者增量资金入市,而目前来看,无论是公募、陆股通和QFII,当前均较为偏好消费和科技股的龙头,我们认为,伴随龙头的估值提升,二线细分领域龙头、公司整体质地较好,今年业绩低于预期、或短期内遭遇经营困境的公司也开始进入公募、港股通和QFII的视野。

2016042910463558_y.png

而从配置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港股通还是公募,对于传媒、计算机、通信、军工配置均较低,对于休闲服务、商业贸易、轻工、服装纺织等非食品饮料家电类的配置相对较低。存在配置提升的空间。

blob.png

4.业绩估值匹配——通信、电子、轻工、传媒等匹配度较好

从估值业绩匹配的角度看,前面提到的行业中,通信、电子、轻工、家电、传媒等行业对应2018年盈利预测估值匹配相对较好。计算机、国防等仍相对较贵。如果接下来时间,如果市场能够有所调整,新兴消费和TMT行业的明年收益率空间有望更加吸引人。

blob.png

5.明年的配置思路——金融打底仓,配置三主线

总体上而言,明年的配置思路就是——金融打底仓,配置三主线(创新引领(5G&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AR&VR、半导体、航天军工)、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

blob.png

二、2018年“七升”:产品升级、国家替代(升级)、技术进步(升级)、数据化(运营升级)、消费升级、政府资源配置(升级)以及制造业升级

我们在2018年年度策略《新科技、新消费、新生态》以及专题报告《从“互联”到“智联(AIOT)”——中国创造系列报告之一》中提出,

“当前正在发生的科学技术革命就是智联网(AIot)革命。智联网是指基于人工感知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万物数据化、万物互联化,利用人工智能处理上述过程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形成智能化的应用场景和应用模式,替代部分人力工作,并大幅改进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目前来看,智联网最重要的技术构成有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几个方面。”

从广义上来讲,智联网革命就是机器替代的过程,从过去的侠义的替代简单人工劳动到广义的全面替代,具体而言,广义机器替代包含五大方向或者含义:

机器通讯——烽火狼烟、飞鸽传信、驿马邮递à电报、电话à移动通讯、互联网(2、3、4g、光通信)à万物互联(5g);

机器视觉——现场演绎à平面视觉(LCD、OLED)à 仿真视觉(3D、VR、全息)

机器运动——简单机械à机械自动化à机械智能化

机器信任——高成本信息供应链à低成本信息供应链(互联网)à零成本信息供应链(区块链)

机器思考——简单辅助计算工具(算盘)à电子辅助计算工具(计算机)à智能计算工具(AI+云)

我们认为,正是由于以上广义机器替代的存在并不断发展,促成了当今一切技术的进步和生态的演变,机器通讯的迭代和升级带来了移动通讯、互联网红利、万物互联,机器视觉的升级迭代带来了各种显示技术的发展,机器运动带来了机械自动化、智能化,机器信任带来了低交易成本的互联网和未来几乎零交易成本的区块链,机器思考的发展带来了电子计算机、云计算、AI,本部分我们将阐述当前包括技术进步、数据化等各类趋势带来的投资机会。

1.产品升级(消费电子、新能源车、汽车电子)

近年以来,消费电子的智能化、高端化和集中化趋势愈演愈烈,USB Type-C、无线充电、手机防水的逐步普及和渗透,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和以Air Pods为代表的音频产业变革等,无不反映出当前智能硬件发展的新方向。

(1)招商电子:消费电子往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升级

Type-C的普及带来快充以及音频革命。相比于USB TypeA/B,USB Type-C拥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加之产业巨头力挺形成的产业链和生态链,开始逐步统一电子设备接口。根据IHSTechnology的报告预测,USB-Type C接口使用量最大的市场将集中在智能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上,现在被USB覆盖的所有领域都可用USB-TypeC取代。不考虑线缆等附件,到2019年将出货约20亿带有USB-C接口的设备,CAGR高达231%。PC端于2015年最先采用Type-C方案,包括笔记本、台式机在内的渗透率在2019年有望达到80%;此外,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内的无线产品将于今年开始放量并快速增长,预计到2019年渗透率将达到50%;平板电视、机顶盒、播放器、AR/VR等今年开始有Type-C接口设备问世,到2019年预计渗透率可达到30%。汽车应用进度稍慢,且在2019年占据20%以上市场份额。

blob.png

无线充电将给手机、可穿戴设备、未来家电和物联网带来新使用模式。无线充电主要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端Tx(发射端-/充电器)与接收端Rx(终端配套模块),以及相关配套产业链,物料方面包括控制芯片、隔磁片、线圈(或FPC)、PCB、被动器件、电子变压器、结构件等,随着充电功率提升,其对于BMS的要求也会提出的新的要求。但无论如何,相关器件小型化、轻薄化的需求强烈。不仅仅是手机接收端,由于无线充电器同样要便携,同样要求轻薄化。

blob.png

blob.png

随着苹果、小米等厂商相继加入WPC无线充电联盟,新款iPhone8、iPhoneX系列正式支持无线充电,同时汽车车载和全车无线充电应用开始崭露头角,未来家电/物联网应用亦大有可为,无线充电必定是趋势,市场规模未来5年望达近千亿,从供应链角度来看,随着无线充电市场的爆发,相关企业也将大为受益。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无线充电行业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无线充电市场将从2016年34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140亿美元,渗透率从7%提升到60%以上。预测到2018年之前,无线充电市场将保持50%以上的增长,势头十分强劲,无线充电产业链爆发在即。

blob.png

手机防水是近年来消费电子又一大爆发点,在苹果三星等巨头引领下,防水产业链爆发在即。防水技术解决了进水、卫生等用户痛点,并打破过往智能终端的使用禁区(泳池、浴室、水下),大大拓展了手机的使用场景,水下拍摄将提升手机可玩度。苹果新发布iPhone8/X、iWatch实现IP67/IP68防水、三星Note8、S8均实现IP68级别防水。在巨头带动下,防水技术将扩散到其他品牌,成为中高端智能手机标配,并跨领域到全部3C及汽车、医疗领域,市场规模数百亿。新一代防水技术环节中硅胶结构件、声学、连接器、检测设备等多个产业环节都有望受益市场爆发。

消费电子防水技术是多层次的防护方案,智能手机零部件多个环节受到影响,市场规模超过数百亿:首先是外观件部分液体硅胶(LSR)有望爆发,其次声学防水已经成为重要议题,再次,在连接器、耳机等部位的防水设计,电路板防水覆膜也是辅助手段之一,最后防水检测设备在也开始放量,在各个环节都能看到中国公司的参与。

音频设备方面,以Airpods代表的TWS无线立体声智能耳机标志着音频技术发展新时期。苹果发布Airpods获得了98%的使用满意度并持续热销,根据招商电子组的观点,Airpods是音频技术进入无线时代的标志,AirPods17年有望实现数百万的销量,18年还将更新无线充电版本,并且AppleWatch3更新通话功能也将驱动AirPods销售,18年AirPods销量有望达到2000万部以上。未来无线立体声(TWS)耳机有望快速渗透,经测算到2020年仅消费市场无线耳机规模有望达到150亿美元以上,考虑医疗、工业等新领域,整体市场将达到300-400亿美元。此外,智能化趋势下,无线耳机有望成为人机交互助手的重要入口。当前智能语音助手正在成为各大巨头争抢的人机交互和互联网新入口,由手到口的转变中,无线智能耳机的交互更加便捷,不仅是苹果AirPods,安卓阵营如谷歌、三星、索尼等都对无线耳机市场非常重视,因此非苹果市场也是重要驱动力。

blob.png

blob.png

产业链方面,招商电子组认为,在众多因素驱动下,TWS无线立体声耳机将迎来快速增长期,其产品结构和复杂度大大超越以往的耳机产品,单品价值高市场空间可观,产业链企业有望受益行业的快速爆发。

此外,VR/AR技术的普及也带来了消费电子领域中传统游戏机的革命。当前,各类硬件成本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作为VR的应用领域之一的游戏领域将首先受益,谷歌和Facebook等纷纷发布VR一体机;AR技术方面,PokemonGo作为AR技术应用的初级形式,其迅速风靡全球也将AR带到了大众视野。据IDC的预测,最近两年增长最快的将是PCVR头显,从2017年的101万台增长至2018年的270万台,差不多增长了三倍,VR一体机将从2019年的126.3万台增长至2020年的377.6万台,亦增长了近3倍。

智能手机也处于高端化和集中化两大趋势之中根据招商电子组的观点,智能手机从2015年进入相对存量时代之后就已经不是总量提升的逻辑,更多结构性升级和分化的逻辑,伴随两大趋势:1)消费升级带来的高端化趋势;2)集中度提升趋势。创新与消费升级驱动单机价值量持续提升,对产业链带动明显。智能手机经过第一轮渗透率提升之后,进入单机价值量提升阶段。以2017Q3全球出货前六厂商三星、苹果、华为、OPPO、小米和Vivo为例,苹果、华为、OPPO、VIVO单机价格都在稳步提升。尤其是在iPhoneX重大升级后,预计苹果2018财年Q1的平均单机价格将受到iPhoneX和iPhone8Plus明显带动,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均有望得到大幅提升。据IDC统计,华为手机ASP从2013Q1的约140美金已经提升至2017Q3的近250美金,提升近80%;OPPO从2013Q1的约250美金已经提升至2017Q3的近300美金,提升25%。此外,存量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销量和利润继续向龙头厂商聚集。2015年开始的智能手机相对存量市场,销量和利润更多向龙头企业集中,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blob.png

blob.png

最后,以iWatch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以IphoneX为代表的全面屏、FaceID等都体现出当前消费电子的创新化、高端化趋势。

(2)新能源汽车份额不断提升、汽车电子持续爆发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维持高增速,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根据中汽协1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2万辆和11.9万辆,环比分别增长32.8%和30.5%,同比分别增长70.1%和83%。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战略重点发展方向,政策导向是扶优扶强。随着补贴政策调整最终落地,具备技术、成本、客户优势的行业龙头,有望继续扩大市场份额。根据综合统计,11月中国新能源车的世界份额是60%,按照乘联会统计的中国新能源车销量8万台,世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3.4万台,中国表现突出。如果加上中国的客车和专用车销量,则中国份额更高。

blob.png

blob.png

汽车电子持续爆发。随着汽车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汽车行驶相关部分(动力控制、底盘控制)和车身系统(车身电子)的发展已相对完善。目前车身电子多数产品类别已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或衰退期。动力控制和底盘控制的中的大部分技术已十分成熟,但也有部分产品还处于成长期,如汽油直喷技术。随着消费者对车辆安全性、舒适性和互联通信的需求提升,汽车电子中安全系统(ADAS)和车载电子(智能座舱)的市场快速增长,目前还属于成长期。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汽车电子占汽车的成本比重在2016年已达35%,从不同车型角度来看,高档车相比于中低档车、混动车相比于传统车、纯电动相比于非纯电动车的汽车电子成本占比均要更高,分别达到了15%(低档车)、30%中高档车)、50%(混动车)、60%纯电动车。从当前趋势来看,无论是传统车的电子化成本占比的攀升还是新能源汽车占比的提升,均会使得汽车电子成本提升。

blob.png

blob.png

2.国产替代(升级)

(1)半导体国产化

物联网驱动半导体新一轮产业变迁,推动国产化进展。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有两次大的变迁与产业转移。第一次产业转移为1960-1970年,产业链从美国到日本转移,日本通过技术创新与家电行业的结合,稳固了日本家电行业的地位,80年代PC产业兴起,日本凭借其在家电领域的积累,快速实现DRAM的量产;第二次产业转移为1980-1990年,从日本转向韩国和中国台湾,由于日本90年代经济泡沫,当时难以持续支持DRAM技术升级和晶圆厂建设的资金需求,韩国利用大财团的支持,确立PC端的龙头地位,确立其芯片霸主的地位,中国台湾则是专注于Foundry的发展,新兴终端市场的兴起带来了技术和产业的升级变革,终端市场的发展大致为:家电市场→PC端→智能手机→物联网。如今,半导体行业逐渐由智能手机驱动转为由物联网驱动,这一驱动的转化推动了半导体行业国产化的进展。

需求方面,中国新兴科技行业对半导体需求巨大,但国产半导体供不应求问题十分严峻,国产化势在必行。据统计2016年,中国台湾、德国、日本和韩国资本控制了前五大半导体硅片厂商,产能占全球92%,已经形成寡头垄断。2018年,国家致力于推动智能电网、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战略新兴行业,这些行业对半导体的需求量巨大。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17-2020年中国半导体市场需求将由2130亿美元提升至2620亿美元,CAGR提升至7.15%,同时半导体自供率有望由11.20%提升至15%,尽管如此,85%的需求依然依赖进口,供不应求的问题相当严峻,半导体国产化势在必行。

blob.png

政策方面,国家意志强力推进。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对于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在2020年之前,90~32纳米工艺设备国产化率达到50%,实现90纳米光刻机国产化,封测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达到50%。在2025年之前,20~14纳米工艺设备国产化率达到30%,实现浸没式光刻机国产化。到2030年,实现18英寸工艺设备、EUV光刻机、封测设备的国产化。

产业基金方面,中国政府通过政策推动和大基金的运用,推动产业发展,并通过并购参股等市场化投资方式提升中国半导体产业技术水平及国际竞争力。随2014年9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成立,大基金成立初期1200亿元,据统计,截止2017年9月,大基金首期募集资金1387亿元人民币,累计有效决策超过62个项目,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生态建设等各环节,给国内半导体产业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目前,大基金二期的募集资金已经启动,预计不低于千亿规模。据悉,大基金二期将会重点关注国家战略和新兴行业的投资规划,例如:智能汽车、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同时,中央政府对半导体行业的投入拉动了地方资本,截止2017年6月,由“大基金:”撬动的地方投资基金已达到5145亿元。因此,半导体行业国产化必将在2018年得到大规模的推动。

产业链方面,根据招商电子组认为,未来十年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机遇确定无疑,可关注中芯国际(00981)等。

(2)面板国产化

中国已在国际面板行业中游板块站稳脚跟。面板行业的产业链一般分为上游材料,例如液晶材料、玻璃基板等;中游组装,例如控制集成电路,液晶面板等;下游应用例如家电、笔记本等面向用户的终端应用产品。目前来看,上游材料和下游应用大部分被国外公司垄断,国内公司所占市场份额很少。至于中游组装方面,近年来,在市场和政策的驱动下,我国面板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改变了以来国外企业的被动局面。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显示面板的市场份额得到了不断提升,截止到2015年,全球的面板业已经呈现出中国、韩国、日本三足鼎立之势。在2017年4月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论坛上,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EO陈炎顺表示,2016年全球面板产业产值中国大陆占22%-23%,并且预计2019年该占比将会达到35%,预计中国大陆将会取代其他地区,成为全球面板出货量最大的国家。

blob.png

blob.png

下游应用终端的需求快速增长,拉动了面板市场的发展,为面板国产化提供了机会。中国拥有14亿人口,带来广阔的市场,并且,国内当前面临着消费升级的情况,未来的需求只会更大。据统计国内消费电子增速今年来一直维持10%以上,其中手机产量同样维持在10%左右的增速水平。由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最新数据可知,未来几年,显示面板的需求量将会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并且增速有望维持在4%左右。政府一直在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扶持和推动行业的发展。

国内龙头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领跑面板行业。国内企业凭借自身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一席之位,并挤入前列。不过2009年三星开发出OLED,并凭借OLED进入智能手机领域。相对LCD(液晶屏幕显示器),OLED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但由于在大尺寸领域,OLED制造工艺不成熟,且成本过高,很难大范围进行量产,预计未来两三年内,LCD仍是主流。在LCD和OLED方面,国内企业紧跟国际趋势,增加研发投入,在市场上开始积极布局。

(3)汽车零部件国产化

2017年以来,汽车销量增速减缓,增长结构开始出现分化,国内自主品牌开始崛起。据统计2017年1月至11月,我国汽车销量增速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减缓。但与此同时,市场格局发生变化,自主品牌在销量增速减缓的同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据统计,2017年1-11月,国内自主品牌销量合计957.9万辆,同比增长3.5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43.36%,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6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止2017年3月,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超过2亿台。预计于2019-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我国汽车行业增量空间依然充足。

blob.png

政策扶持,需求拉动,共同促进汽车零部件国产化。国内汽车销量和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以及零部件采购的全球化,使得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政府推出一系列的积极政策来扶持行业的发展,积极促进汽车零部件的国产化;同时,受益于汽车零部件采购的全球一体化,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规模得到了快速的增长。汽车零部件的出口金额由2007年的286.91亿美元上升至2016年的645.73亿美元,平均增长率高达9.43%。2017年6月,《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News)发布了2017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今年入围榜单的中国企业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共计5家。

国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积极抢占份额。同时,基于双方互利,汽车零部件企业会基于供应链管理而与整车企业建立起长期战略合作的关系。那么,伴随着与整车企业的研发生产互动过程,其技术和质量水平会不断的得到提升。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逐渐向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集群也初具雏形。

近两年来,新能源汽车开始兴起,汽车零部件体系将会发生重大的改变。价值链顶端从发动机等动力系统转移到汽车电子、动力电池等领域,国际上也同样处于起步阶段,资源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重新配置。政府也颁布相关政策进行强力支持,例如:动力电池白名单(促进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发展)和智能汽车技术路线图等。

(4)机械设备国产化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不再一味地追求高增长速度,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明确“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在经济转型期,我国要发展机械制造业,向中高端设备市场发展,获取市场主动权。如果说党的十九大对中国制造“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做出了顶层设计,那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便是对实现目标进一步绘制出“施工图”。

国产中高端制造设备在技术上与世界先进技术仍有一定差距,中高端制造设备市场被外资品牌占据。国家推动战略行业以及新兴行业的发展,力求在高新科技及其应用上占据领先地位。先进的机械设备对于实现该目标至关重要。但在机械设备行业,我国的中高端设备在技术上与世界上先进技术仍有一定差距,国内中高端机械设备市场被外资品牌占据,导致我国面临着很被动的局面。例如,随着国家对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物联网、5G等新兴战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半导体行业下游应用领域的推广,拉动了对硅晶圆的巨额需求。然而我国硅晶圆产业几乎被国外厂商垄断,一方面是原材料稀缺,另一方面是半导体设备却未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主要依靠进口。液压产品在工业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在低端液压件产品产能过剩,在高端液压件产品自主研发水平不足,无法做到自给自足,导致高端产品大量依赖进口。因此,我国在中高端机械设备方面国产化空间充足。

半导体硅片供需缺口大带动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国家大力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兴行业的发展,扩大了半导体下游应用领域,半导体行业进入高景气周期确定。国内对于硅片的需求缺口大,为了掌握主动地位,政府开始推进硅片国产化进程,加大投资力度,建设大硅片项目。目前国内至少投建了9个硅片项目,规模超过520亿元人民币。对于硅片的大力投资拉动了硅片设备的需求,据SEMI预测,2017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达到559亿美元,增长35.6%;2018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达到601亿美元,增长7.5%,其中预计中国的设备销售额为113亿美元,达到全球增长率最高,49.3%。据悉,2015年至2020年,国内半导体产业计划投资650亿美元,其中设备投资达500亿美元。然而在设备投资中有480亿美元要用从国外进口设备,大量的利润流入外资企业,倒逼半导体设备进入国产化。

blob.png

基建投资高增长,环保力度加大,推动挖机销量持续增长,推动液压件国产化。近两年,政府对于基础建设的投资不断加大,2017年增速维持在15%左右,导致相关原材料和包括挖掘机在内的设备需求全面井喷;另一方面,政府对于环保的重视,政策的执行力度越来越大,导致老旧型号的挖掘机退出市场,倒逼企业进行设备技术升级。据工程机械协会挖机分会统计,2017年国内挖掘机销量为14.03万台,同比增长99.5%。预计2018年全年维持16%左右的增长。液压件等产品是挖掘机的核心零部件,挖掘机行业的高景气带动了液压行业回暖。目前由于液压件等核心零部件供应不足,部分主机厂的部分型号产品供不应求,同时,外资品牌如川崎、力士乐等挖掘机用液压设备供应商面临产能瓶颈,这一局面为液压行业国产化提供了机遇。经过进几十年的发展,国内液压行业生产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差距逐渐缩小,当今国内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需求持续增长,外资品牌产能不足,为国内企业打入市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blob.png

(5)材料国产化

LCD显示屏仍是主流,屏尺寸向更大方向发展。目前来讲,显示面板主要被LCD液晶面板和OLED面板所占领。由于OLED相关技术尚不成熟,无法进行大规模的量产,液晶显示仍将是主流。液晶显示中量产技术最成熟、性能比较优秀的当属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现已成为平板显示领域的主导技术和产品,占据平板显示市场90%的份额。全球平板显示行业从2010年左右开始向中国大陆转移。据统计,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的LCD面板产能已经超过台湾,位居全球第二。并且面板尺寸也在向更大方向发展,预计未来五年,面板和电视厂商将会继续推动电视朝大尺寸方向发展,预估60英寸以上的面板出货量将会增加,出货面积也会随之增加。

LCD面板的需求增加将会拉动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加大。LCD主要是由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构成。其中背光模组的主要化学材料是光学膜材料,液晶面板的主要化学材料是混合液晶。背光模组一般由背光源、胶框和光学膜等构成,光学膜一般又可细分为反射膜、扩散膜、增亮膜等。根据DisplaySearch预测,截止到2020年全球液晶模组市场需求将会到达34.38亿片。随着全球液晶显示器用光学膜片的市场需求会继续呈现增长态势,液晶光学膜材料国产化已是大势所趋。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国内少数企业已经开始打破行业垄断,实现技术突破,自主品牌开始崛起。


blob.png

blob.png

OLED逐渐占领中小尺寸面板市场。相比LCD的面板大尺寸市场,OLED主要应用于中小尺寸面板市场,例如手机屏幕、VR屏幕等。随着OLED的技术的发展,中小尺寸OLED的面板成本下降,以及其各方面优越的性能,OLED开始向可移动消费电子领域快速渗透。2018年柔性OLED供应量预计会达到440万平米,相比2017年增长了一倍;柔性OLED2018年需求量预计会达到240万平方米,相比2017年增长了80%。UBIResearch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21年全球OLED面板出货量将会增长到17亿片,相比2016年的3亿片增加了4.67倍。OLED的需求快速增长必定会带来对OLED材料需求的增长。未来几年OLED技术上的发展将会对面板市场和上游原材料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

(6)LED国产化

LED又称为发光二极管,是当前第二代半导体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最重要的产品之一。LED产业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LED芯片、LED封装、LED产品应用。近几年,国内LED行业经历了产能过剩、价格战、产品同质化竞争等,导致近4000多家企业退出市场,提高和行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度,国内LED行业由大转强。同时,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半导体照明行业,明确指出到2020年LED照明整体市值将达一万亿,几乎是现在的两倍,因此,下游强劲的需求必将带动整个行业的增长,推动国产化进程。

blob.png

LED行业上游摆脱产能过剩困扰,行业重新保持高景气。2009年起,各地政府相应国家的号召,对LED芯片制造企业采购MOVCD进行高额补贴,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涌入LED芯片行业。2014年-2015年,行业产能过剩,产品价格开始大幅度的下降。经历了价格战,很多小型微利企业被淘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能过剩。从2006年开始,当初受益于政府补贴购买的MOVCD设备逐渐因老化被淘汰,更换更有效率的新式机器。在2014-2015两年间,LED行业经历的产能过剩,价格战等,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供给侧改革,与2016年开始摆脱产能过剩,行业重新保持高景气,各大芯片厂开始扩产,并于2017年持续增长。

blob.png

政策方面,政府颁布一系列政策来推动国产化的进展。半导体照明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目前以生产光源替代类LED照明产品为主,向各类室内外灯具方向发展,鼓励开发和推广适合各类应用场景的智能照明产品,逐步提高中高端LED照明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比重。积极引导、鼓励LED照明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引导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促进特色化发展。

LED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强劲,拉动行业国产化。近几年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开始崛起,并与2016年在政府部门应用领域爆发。据统计,2016年国内小间距LED显示屏行业销售规模达22.8亿元,同比增长74.1%,预计2017年销售额将达38,2亿元,并在未来的几年内持续增长。车用LED照明也是LED下游应用的重要部分。中国是汽车生产和销售第一大国,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近几年新能源车、智能汽车等热点吸引了大批车用LED相关企业投资布局。据ofweek统计显示,2016年国内LD车灯总体市场规模超过50亿元,渗透率约为10%-15%;假设未来几年按照国内汽车市场销量复合增速5%,2022年LED车灯渗透率60%计算,2022年国内LED车灯市场规模将会达到766亿元。

3.技术进步(升级)

(1)5G:万物互联的底层技术,商用渐行渐近,趋势已成

当前正处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连接数、数据均持续爆发,VR/AR、无人驾驶等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唯有5G技术才能在可靠性、速率和延时要求方面支撑超过百万亿级的物联网应用规模,将拉动超十万亿级的产业规模,商用不断临近。

政策方面,5G时代通信产业政策推动越发频繁。随着全球5G商用节点越发提前,我国通信产业链即将进入政策收获期,未来政策推动力度有望加码,明年政策方面的驱动因素可能有:“十三五”规划:争取成为5G国际标准和产业的主导者(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划(2016-2020)》等。

技术方面,我国企业技术积累丰富,有望引领5G技术。2016年底,由中国通信企业主导的Polar码打破欧美巨头在核心编码领域的垄断,从近期我国IMT-20205G推进组公布5G第二阶段测试结果来看,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中国通信企业完成参数各项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5G技术的商用上,逐步建立对海外企业的竞争优势。2018年,我国将进行大规模试验组网,2019年开启网络建设,2020年落地商用。

blob.png

(2)人工智能:政策力度空前,AI进入“黄金时代”

政策层面,国内人工智能政策持续发布,顶层战略大力支持。从政策方面来看,从2013年习近平书记提出后受到重视,国家每年都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

根据《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到2025年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国将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增长率高达12.7%。

blob.png

11月15日,科技部召开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暨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会,公布了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依托百度公司建设自动驾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阿里云公司建设城市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腾讯公司建设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科大讯飞公司建设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重大科技项目进入全面启动实施阶段。

从技术层面来看,国内外科技巨头均加速布局,人工智能迎来爆发式的发展机遇。目前包括谷歌等国际科技巨头纷纷进入人工智能领域,继2016年3月AlphaGo战胜围棋冠军李世石,2017年5月升级版AlphaGo战胜世界第一棋手柯洁,是近年人工智能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除了谷歌以外,IBM未来十年战略核心“智慧地球”计划以及英特尔开展研发+收购抢夺人工智能芯片,都显示出海外科技巨头当前正在加速布局人工智能领域,根据VentureSCAnner的统计,截至2016年,全球共有近1000家人工智能公司,美国以502家位列第一。国内科技四巨头深耕四领域,资源进一步向龙头归集。首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主要涉及四大领域:自动驾驶、城市大脑、医疗影像和智能语音,目前这四大领域的AI技术发展都相对成熟且BAT和科大讯飞在相应领域的领先优势明显。

从应用领域以及市场规模来看,当前人工智能主要应用于安防,金融,医疗,汽车和服务等领域,市场规模迅速提升,市场对各类语音识别、机器视觉等弱人工智能产品的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1683.9亿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2697.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7.0%。国内市场方面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超360亿元,2015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03.9亿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361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1%。

blob.png

blob.png

(3)物联网:政策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张

政策方面,产业支持力度巨大,政策红利即将来临。从2006年,国务院提出要部署传感网,到2010年物联网成为国家首批培育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再到现在物联网成为我国信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从2011的《“十二五”物联网发展规划》,2012年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3年的《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和2016年的《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今年的《工信部物联网发展规划(2016-2020年)》,物联网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时发展规模也逐步的上升,根据我国工信部数据,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到2020年,中国物联网的整体规模将超过1.8万亿元。

从需求层面来看,物联网将是5G发展的主要动力,万物互联,“网”“端”先行。根据招商通信的观点,我们正站在万物互联大时代的起点,物联网连接数的快速增长将打开行业发展的大门,预计到2020年全球连接数超过500亿个,复合增速30%。未来十年,物联网领域的服务对象将扩展至各行业用户,M2M终端数量将大幅激增,应用无所不在。从需求层次来看,物联网首先是满足对物品的识别及信息读取的需求,其次是通过网络将这些信息传输和共享,随后是联网物体随着量级增长带来的系统管理和信息数据分析,最后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及人们的生活模式,实现万物互联。未来的物联网市场将朝向碎片化,差异化和定制化方向改变,未来的增长可能超出预期;如果说物联网连接数至2020年将达到500亿,那么有可能这仅仅是一个起点,未来物联网连接数规模将近十万亿。

应用方面,商用将快速落地,国内通信商积极布局。2017年却被视为物联网商用元年。随着窄带物联网标准正式冻结、国内三大运营商重点布局、设备制造商强力推动,物联网的规模化商用正全面提速、步入快车道。国内三大运营商加紧部署NB-IoT,引领物联网商用。2017年是NB-IoT网络基础设施商用元年,中移动10亿补贴NB-IoT模组有望带来2018年5000万模组出货量,提升行业增速至30%-50%,产量提升和补贴继续将使模组价格进一步下降,加速终端普及和行业应用的落地。另外,由于物联网芯片的研发技术门槛较移动通信芯片低,且具有需求量大,应用场景丰富,国产芯片厂商有望借物联网之风迎来发展机遇。

(4)激光技术:激光设备继续替代传统设备

国内制造业加速转型,“激光+自动化配套”成大趋势,持续替代传统设备的趋势长期内不会改变。传统制造业加速转型,高端装备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传统制造业正处于加速转型阶段,国家大力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原有激光加工技术日趋成熟,激光设备材料成本不断降低,新兴激光技术不断推向市场,激光加工的突出优势在各行业的逐渐体现,激光加工设备行业市场需求保持持续增长。自动化水平持续提升,“激光+自动化配套”成大趋势。世界各国相继出台关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国家级政策,机器人产业发展已提升至各国国家战略的层面,全球智能制造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由于激光加工设备工作过程具有智能化、标准化、连续性等特点,通过配套自动化设备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工等,未来激光+配套自动化设备的系统集成需求成为趋势。

市场规模方面,2016全球激光材料加工市场规模126亿美元,增长6.8%,中国增长近20%。据瑞士咨询公司OptechConsulting市场报告《激光材料加工系统和工业激光设备的全球市场》显示,2016年激光材料处理系统的全球市场增加了6.8%,达到126亿美元的市场容量新纪录。市场增加主要是中国市场需求增长近20%,中国制造业仍然持续为激光设备投入巨资。招商电子组认为,考虑到中国制造业持续高增长,美国新政策引导制造业回流和欧洲经济复苏,我们认为2017~2019年三年全球激光材料加工市场仍有望保持超过7%的复合增长。同时我们也给出中国激光杂志社预计的国内工业激光与系统销售额以供参考。2017年中国工业激光与系统销售额将达到455亿元规模,同比增长18.2%。

blob.png

blob.png

(5)新显示技术(OLED)不断提升

OLED即有机发光显示器,被称誉为“梦幻显示器”。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CD显示方式不同,无需背光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可视角度更大,并且能够显著的节省耗电量。当前,全球新型显示产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屏幕大尺寸化成为产业发展新动力,AMOLED在中小尺寸产品市场的渗透率快速提升。

blob.png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重视,显示技术不断升级,OLED面板迎来增长爆点。2017年苹果将在旗舰手机上采用OLED屏,带动了其他手机品牌企业的需求,同时索尼PSVR开售引爆全球VR设备市场,OLED屏已成为多家VR厂商出货瓶颈。韩国的LGD将持续展出更大尺寸的差异化产品,已加大产能,荷兰的飞利浦、德国的美兹、丹麦的Bang&Olufsen以及日本的松下、索尼等国外家电巨头也纷纷研发和推出OLED电视产品。随着技术提升、产能放量和需求拉动,OLED产业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对以LCD为主体的显示产业体系带来冲击,根据IHS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显示产业规模达到了38.27亿片,产业营收达到1272亿美元。从技术类型来看,其中OLED出货达到了4.64亿片,营收达到252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全球显示产业规模将达到接近40亿片,其中OLED将超过9亿片,年复合增长率达14.2%;从营收方面来看,到2022年,全球显示产业营收将达到1380亿美元,其中OLED约为42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

我国显示产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全球市场份额稳步扩大。中国是全球目前最大的OLED应用市场,其中45%以上的IT产品与显示器件有关。随着OLED面板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和产能的进一步提升,未来在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的应用水平也会有所提升。因此,中国发展OLED产业潜力巨大。2016年5月,国家相关部门发布《关于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发展OLED蒸镀工艺单元设备部件、蒸镀设备自动化移载系统,布局柔性显示。这也就意味着,OLED显示技术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重视,政策上的利好将加速市场发展。另外、OLED的快速发展将带动整个OLED产业链的快速扩张,包括制造设备、材料、组装等产业链都将孕育巨大的机遇。大部分OLED材料与LCD无法通用,所以OLED上游材料领域的市场机遇更大。国内产商方面,以京东方、深天马为代表的国内龙头企业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在超大尺寸、AMOLED和产业链建设方面加快布局,产业整体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此外,彩电厂商诸如创维、长虹、康佳等也推出多款OLED电视。

(6)智能驾驶:风口已至,开启万亿市场

当前汽车电子快速发展,奠定了智能驾驶发展的前提。前文我们讲过,从当前趋势来看,无论是传统车的电子化成本占比的攀升还是新能源汽车占比的提升,均会使得汽车电子成本提升,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汽车工业的进步与发展,对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改善汽车行驶稳定性、舒适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智能化、网联化、电气化的未来趋势正在让汽车变得像是一个带有四个轮子的电脑,发动机、变速箱等传统机械部件的核心地位下降,汽车电子系统逐渐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核心,也成为当今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突破口。汽车电子占整车价值比例不断上升,预计2020年将全球汽车电子占整车价值比重将达到50%,而在新能源车中,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65%。

blob.png

从需求角度来看,年轻用户逐渐成为车市主力军,个性化、科技感成为汽车需求趋势。传统汽车的中控系统、机械仪表盘已越来越难以满足如今汽车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对汽车提出了更多智能化和个性化的要求。丰富的车内娱乐系统、完善的驾驶辅助系统,以及更大、更酷的中控屏幕和液晶仪表成为汽车驾驶舱必不可少的部分。根据调查,以中国市场为例,80、90后年轻用户已经逐渐成为车市的主力军,他们拥有着全新的生活追求和消费理念,在汽车选择上追求个性化、时尚化和科技感,这种趋势也将驱动汽车产品布局更加年轻化。代表着未来驾驶舱发展的智能驾驶能够充分满足目前汽车消费者对于汽车个性化、智能化的需求。

blob.png

供给方面,整车厂、供应商和IT企业全面布局智能驾驶市场,智能驾驶拥有和自动驾驶相同的市场机遇。整车厂商、汽车供应商与IT厂商已将智能驾驶作为新战场加速前进,汽车供应链生态体系已全面布局智能驾驶市场。IT芯片厂商与汽车电子厂商逐鹿智能驾驶底层硬件平台,液晶仪表、超大中控屏幕已经成为整车厂商中高端新车型的必备要素,汽车供应商推出多款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未来智能驾驶拥有和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相同的市场机遇。

blob.png

智能驾驶风口已至,大中控屏幕、液晶仪表、HUD、IVI全面爆发,开启万亿市场。根据IHS的预测,全球车载显示设备市场收入2015-202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8%,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98亿美元,2021年7英寸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将会保持近10%的增长,达到3350万片,预计未来在技术进步、消费倾向的推动下,车载显示设备在数量与尺寸两个维度上都将保持高速增长。此外,HUD市场也逐渐兴起,HUD抬头显示器可以把当前时速、导航等信息投影到风挡玻璃上的光电显示装置上,未来,随着车联网趋势下汽车信息量进一步增加,以及AR-HUD技术的发展,HUD市场发展极具潜力,IHS预计2021年将有600万辆汽车搭载HUD显示器。

blob.png

车载信息系统(In-VehicleInfotainment,IVI)厂商有望借力腾飞。智能驾驶中,大尺寸车载显示终端的普遍装载使得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有了更加广阔的使用空间,信息融合、功能整合的驾驶舱趋势带来车载信息系统厂商新机遇。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将进入智能化、互联网化的时代,将成为能够支持更多应用的智能系统,除具备传统车载导航、影音娱乐功能外,将会与仪表盘系统、无线通信系统、ADAS系统、车载全景可视系统等功能深度整合,成为车辆智能中枢。传统车机厂商有望借助自身优势,朝上游ADAS系统、360全景系统布局,向下游新一代车载显示终端与车载应用内容延伸,在打造智能驾驶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方面占据领先位置。根据IHS预测,中国前装信息系统市场将在2020年达到71亿美元,预计智能驾驶浪潮下车载信息系统市场空间将更加广阔。

blob.png

智能汽车产业链将迎来持续的政策红利。1月5日,发改委对《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稿中提到,到2020年:

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路网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信息安全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智能道路交通系统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覆盖率达到90%,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实现全覆盖。

到2025年:

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路网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信息安全体系全面形成。新车基本实现智能化,高级别智能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人–车–路–云”实现高度协同,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基本满足智能汽车发展需要。

到2035年,

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享誉全球,率先建成智能汽车强国,全民共享“安全、高效、绿色、文明”的智能汽车社会。

此外,《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还在战略任务中提到“六个构建”,包括构建系统完善的智能汽车法规标准体系、科学规范的智能汽车产品监管体系、全面高效的智能汽车信息安全体系等。

我们认为,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将智能汽车定为国家级战略发展方向,是继十九大报告将创新放在五大理念之首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后第一个具有实质性落地意义的国家级产业发展战略,车联网、智能驾驶、新能源车等核心产业将迎来持续的政策礼包,有利于我国汽车产业利用新科技红利实现对传统汽车产业强国的赶超。建议重点关注车联网、新能源汽车、AI、5G、大数据等板块。

4.企业经营数据化

(1)企业经营数据化

全球企业IT支出增长回暖,中国企业信息化迎来新一轮加速周期。根据Gartner统计,2017年全球IT支出总金额预计为3.5万亿美元,增速预计从2016年的-0.6%恢复到正增长2.7%,而中国IT支出预计在2017年将达到2.34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3%。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统计报告,过去几年国内ERP销售有所放缓,但从2016年来,随着企业盈利有所改善,国内ERP销售增速出现回升,作为中国最大的ERP、CRM、人力资源管理、等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用友网络,自2016年以来收入增速也持续攀升。预计未来几年随着企业移动互联以及智能制造的进一步发展将加大对企业信息化的需求,企业盈利的回暖将进一步支撑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

同时,除了以上提到的企业盈利好转使得企业信息化投入更高以外,近年以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企业为了更加优化管理和劳动力结构、完善精细化管理,也使得企业加大企业管理软件的需求,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成本在近十年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速,企业管理软件的应用可以优化企业劳动力成本支出。

(2)政务数据化

2017年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方案指出,推进政务信息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效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切实避免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提出了“十件大事”实施目标:1、消除“僵尸”信息系统;2、加快部门内部信息系统整合共享;3、提升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支撑能力;4、接入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5、加快公共数据开放网站建设;6、推进全国政务信息共享网站建设;7、开展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和全国大普查;8、加快构建政务信息共享标准体系;9、规范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体系建设;10、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要在“2018年6月底前,实现国务院各部门整合后的政务信息系统统一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各地区结合实际统筹推进本地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初步实现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0月在网络强国战略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上“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在2017年5月17日“2017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提到“中国将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和基础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区域共享”

12月8日,习总书记在主持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数字经济2.0时代,数据成为驱动商业模式创新和发展的核心力量,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再强调再次提示了数字经济基础支撑技术、工业制造智能化升级、政务大数据、信息安全等业务领域的成长性。

我们认为,当前政务大数据的应用还只是起步阶段,随着政务大数据信息的不断开放及规范,政务大数据会在包括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多领域被应用。

5.消费升级

(1)娱乐消费 游戏/影视/旅游

娱乐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消费结构的巨大改变,从过去的基本需求上升到精神需求层面。根据麦肯锡咨询,到2020年,年轻群体消费或将达到整体消费规模的35%。年轻群体相对碎片化的时间和对社交媒体的喜爱使娱乐产业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传统静态阅读娱乐走向末落,电影、电视节目、网络视频等产业则表现出蓬勃的盈利能力。

游戏产业方面,当前中国游戏产业依然处于高增长阶段,随着移动手游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内容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游戏市场将从过去“量”的增长上升到“质”的增长。2017年12月19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伽马数据(CNG)、国际数据公司(IDC)联合发布了《2017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2036.1亿元,同比增长23.0%。自2014年出现的收入增长率下滑的情况在2017年得以缓解,中国游戏市场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不过,与2016年相比,中国游戏用户数量增幅并不明显,中国游戏用户规模达到5.83亿人,同比增长3.1%。综合2014年至2017年的用户数据来看,中国的游戏用户规模增长速度已经处于较低的状态,游戏用户数量已经趋于饱和。

blob.png

blob.png

报告数据还显示,2017年的中国游戏市场中,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161亿元,份额继续增加,占57%;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649亿元,份额减少,占32%;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56亿元,份额大幅减少,占7.6%;家庭游戏机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3.7亿元,份额有所增加,占0.7%。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1161.2亿元,同比增长41.7%,依旧保持着较高的收入增长,2017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收入依然保持着超300亿的增长幅度,说明目前中国移动游戏仍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blob.png

blob.png

电影产业方面,近几年来,中国电影发展极为迅速,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每年新开张的电影院数目超过千家。在2016年,由于广电总局批审的加严,以及证监会对影视、游戏等领域的跨界并购有关定增的叫停,中国电影票房为457亿人民币,增速降为3.7%。这或许标志着电影发展进入拐点,降价、票补等促销措施的力度下降,内容的改良和创新成为电影制作的考量。2017年全国电影实现分账票房523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国产片票房约283.2亿元,同比增长6.2%。TOP20电影票房比重超过50%。

在票房回暖,国产电影质量提升的背景之下,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三线城市及以下城市观影人次有望进一步增长;此外,随着我国消费升级持续,居民娱乐消费支出增多,人均观影次数有望继续增长。两大核心驱动有望带动票房保持增长。因此,优质电影制作、发行商将显著受益。从影片的评分和票房分布看,2017年电影质量有所回升,优质内容获得更高评分、更好市场表现。短期来看,随着消费升级,居民娱乐消费支出持续提升以及国产影片质量逐步提升,票房天花板有望不断提升。

blob.png

blob.png

旅游市场方面也随着居民消费升级保持着持续的高增速,优质旅游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2017年国内旅游市场为5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为4.57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01.15%,出境旅游市场为1.29亿人次,比2012年增长了4580多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9.17%。在旅游投资方面,预计2017年全国旅游投资达1.5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民间资本投资占60%,形成了民营为主、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投资格局。

(2)品质消费 高端服装/珠宝/汽车/家具

随着国内经济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品质消费成为消费升级重大方向。经济增长和消费水平提高是品质消费发展的基础,近20年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带来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过去很难与大众消费挂钩的高端服装、珠宝奢侈品、中高端汽车等如今居民中渗透率也越来越高。

受益于消费升级以及消费偏好的改变,高端服装处于复苏周期。高端服装2017年整体好于大众品类。经过几年的调整期后品牌服饰进入了复苏周期,并且高端品种复苏更早,从外部因素来看,2017年高端服饰需求强劲的一大原因在于居民消费升级的深化,例如居民中高收入群体的不断庞大以及消费偏好的改变等等。招商银行最新的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增速和持有可投资资产规模增速均在18%以上,近五年复合增速超过15%。在当前消费升级长期推进的以及中高收入群体持续壮大的大趋势之下,预计高端服饰行业将长期维持较高的需求。

不仅仅是高端服装复苏,2017年整个可选消费终端零售,如金银珠宝、化妆品等品类回暖都十分明显。其中金银珠宝在2017年从2016年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化妆品增速提升均较为明显,进入了景气上行周期。

汽车市场方面,同样受益于消费升级,中高端车、豪华车等细分领域的增速加快,消费者可选择的车型更为丰富,根据近期J.D.Power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价格因素对于购车的影响力正在下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为品质、为技术买单。据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1月,豪华轿车前十榜单中,包括奥迪A4、宝马3系、奔驰C级、奔驰E级、凯迪拉克ATS-L、凯迪拉克XTS在内的6款车型,当月销量均实现两位数的同比增幅,远超11月整体乘用车市场3.9%的增长幅度。

blob.png

家具行业方面,传统成品家具被定制家具替代的趋势愈来愈明显。近几年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增强,85后、90后一代成为住房以及家居需求的主要来源,对家具产品的功能性、色彩、设计性、空间利用率等多方面需求更加多样,与传统家居行业相比,整体家居具有个性化设计、100%空间利用、美观时尚、环保节约、质量稳定、规模化生产等诸多优点。或在大户型中充分发挥消费者的个人审美偏好,或充分利用中小户型的空间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在对塔楼、旧房不规则户型的处理上,整体家居也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传统成品家具被定制家具替代的趋势愈来愈明显。

当消费者因收入提升、消费理念变化而逐渐产生消费升级的趋势,国内定制家居渗透率也随之日渐提高。参考国外市场定制家居占60-70%的市场份额,国内市场仍有充足的成长空间。招商轻工组认为:

定制橱柜市场已趋成熟,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但是总的市场仍在稳定增长。据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发布的《中国橱柜行业消费白皮书》指出:近年来,中国橱柜的销量以平均每年35%的速度上升。据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办公室调查显示:在未来的5年内,我国将有31.7%的家庭使用橱柜,每年的市场容量为700亿元,未来10年内橱柜消费将持续成为城乡居民消费的热点。

而我国定制衣柜目前市场占有率仅30%,展望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未来几年渗透率快速提升趋势仍有望延续,我们估计至2020年,我国定制衣柜渗透率将逐步提升至60%左右。

(3)孩童消费 孩童用药/玩具/教育

二胎政策+消费升级持续利好儿童产业发展。2016年1月1日,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新生儿数量即迎来快速增长,预计未来五年,政策持续发酵,第四次婴儿潮将来临。即将到来的人口增长红利将为儿童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用户基础,儿童消费市场随之受惠。目前我国0-14岁人口数量已破2亿,每年新出生人口近2000万。庞大的基数、稳定的增长,奠定了儿童市场坚实的客户基础。根据中国儿童产业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80%家庭儿童支出占家庭支出的30%-50%。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支出1.7万元,家庭夫妻2人,则为3.4万元,儿童支出占比取30%,则每年支出为1万元,对应儿童大消费市场规模1万亿元。假设全国居民人均支出按9%增长,儿童支出占家庭支出的30%,则到2020年,幼儿大消费市场规模1.45万亿。

blob.png

blob.png

学前教育和早期教育越发受到重视。消费升级不断推动行业需求发展,家长对儿童商品的品牌和品质要求不断提升,逐渐愿意为优质的儿童内容和产品付费。随着我国90后逐步进入结婚生子高潮,4+2+1的家庭结构逐步成为主流,学前教育和早期教育越发受到重视,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儿童教育是最主要的儿童消费方向,占儿童日常总消费的38%;其次为儿童饮食与服饰消费,占比分别为24%和19%,儿童日常消费结构决定了政策推动下新增人口的消费,相当一部分将会逐步传导至儿童教育。

玩具市场方面,受益于消费升级和开放二胎政策,家庭平均玩具支出远低于欧美市场,中国玩具市场将持续保持高增长。根据Euromonitor的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玩具销售额仅33亿美元,2006年中国玩具销售额达49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玩具消费国家,到2016年中国玩具销售额上升至104亿美元,是日本玩具消费额的2倍,玩具销售额前5大国中,中国在2002-2016年一直维持相对稳定的高增长,2002-2016年年复合增长率为8.63%。但平均家庭玩具支出却远远低于世界主要玩具消费大国,2015年我国家庭平均玩具支出仅为22美元,而欧美等成熟市场的家庭平均玩具支出达180美元以上,考虑到新增人口因素以及人均消费水平提升,我们认为未来我国玩具消费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4)健康消费 医疗器械/中药保健品

需求有保障,政策有支撑,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将维持高速发展。2017年11月,尼尔森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显示,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消费者不仅注重享受型消费,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医疗健康和身体保健。同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其中重点提及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关键技术产业化。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提出以五大保障措施为核心重点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发展。可以看到,近年来国家政策积极引导,目前医疗器械产业整体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由2001年的179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700亿元,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亿左右。2011-2016年中国医疗技术与医疗器械行业收入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21%,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速。

blob.png

随着居民健康的重视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中国家用医疗器械行业规模势必进一步扩张。国内老龄化趋势加速,但国内大部分属于居家养老,这就必然会导致对家用医疗器械产品需求量的进一步上升。从分布上来看,2016年,在我国3700亿元的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中,医用医疗器械市场约为2690亿元,约占73%;家用医疗器械市场首次突破千亿,为1010亿元,约占27%。

此外,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目前人均医疗器械消费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大幅低于巴西、墨西哥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仅仅和印度处于同一水平,未来空间巨大。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预测,医疗器械行业总体规模在2020年将增长至6000亿元,2015-2020年间将有4.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未来五年,家庭医疗器械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到2020年行业规模将有望达到1800亿元。从产品的创新层面来看,家用医疗设备也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2016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蓝皮书》指出,预计真正的智能化、具备连接功能的家用医疗器械将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在未来五年之内一定会替换及淘汰部分传统品类,对现有的血糖品类结构造成巨大影响,并很可能出现颠覆性改变。

除了医疗器械行业以外,另一个颇具特点且受益健康消费升级的就是中药保健品行业。且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长以及健康保健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上文讲过的老龄化趋势,居民对健康的关注度提升,人们对于中药滋补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中高端滋补中药市场将不断成长。根据博研咨询的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保健品行业总产值为2288亿元,行业企业销售收入为2180亿元。而同期国内保健品出口金额为18亿元,进口金额为69.74亿元,因此2016年我国国内保健品消费市场规模为22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而根据罗兰贝格发布的《“十三五”时期中国保健品行业致胜策略》报告,预计受消费升级与政策利好等因素驱动,预计中国保健品市场2015-2020年的年均增速约为8%,市场规模2020年约为1800亿元,并将在可预见的未来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5)消费品涨价 食品/饮品涨价

2017年,部分消费品涨价几乎贯穿全年,成为驱动相关行业和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逻辑之一。从高端次高端白酒到乳制品涨价再到近期的啤酒行业大规模涨价,我们认为,随着消费升级的进一步深化,相关细分行业的中高端品类价格需求弹性有所减弱,中高端品类涨价将直接增厚公司业绩。

次高端方面,招商食品饮料组认为,17年次高端提价频繁,空白市场渠道增量明显。公司内部逐步理顺后,或通过总代或扁平化渠道进行终端开发,水井坊终端门店增长50%,核心门店翻倍增长;沱牌招商也进展顺利,经销商增长30%以上,终端增幅更大;汾酒在鲁豫板块和京津冀板块扫店,并确立新的开发市场。出厂价格提升幅度较小,但各次高端产品均在17年密集提价,批价和成交价不断上行,经销商渠道利润改善,推力增强,公司费用明显控制,利润弹性比收入更大。

同样受益消费改善,乳业需求明显复苏。招商食品饮料组认为,复苏动力主要子在于三四线及以下市场全面激活,消费升级带动结构全面提升。乳制品消费已由从00年代“量的增长”转变为“量质并重”时代,下线市场消费量被加速激活的同时,“质升”的趋势将愈发明显,在消费升级后端的高端化乳品将更为受益,量和价共同促进乳业空间的持续打开。而乳企间在前两年促销拉锯后已到临界点,边际影响趋小,叠加通胀因素,因此,我们判断行业未来增长中枢将在将会有5-8%,结合Euromonitor数据,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

blob.png

blob.png

6.政府资源配置(升级)(1)军队建设/军民融合

近年以来,国家在军民融合方面持续出台了多项政策,体现出了政府资源配置的决心。

2015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明确强调,要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创强军新局面,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2016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推进军工企业专业化重组、扩大引入社会资本、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低空空域改革等八大举措,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落地;

2017年1月,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成立,由习近平任主任;

2017年6月、9月分别召开了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两次全体会议,军民融合改革步入了加速实施阶段,在军民融合顶层规划、军工科研院所改革与军品定价议价规则等深化改革、军民大型国防科研仪器以及技术等共享开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十九大报告着重强调了军队实战化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要求。报告指出,要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具体包括修订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分类指导目录,科学划分军工企业国有独资、国有绝对控股、国有相对控股、国有参股等控制类别,除战略武器等特殊领域外,在确保安全保密的前提下,支持符合要求的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国有军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是军民融合的重要内容,军工资产证券化的趋势更加明确,在政策的驱动下有望进一步推进。此外,《意见》提出了应支撑重点领域建设,包括太空领域、网络空间领域以及海洋领域,另外专门强调了加强民用飞机关键技术攻关,加快产业化进程。招商军工组认为太空、网络空间、海洋以及民机领域正是未来军民融合的重点领域,相关产业链上的公司有望从中获益。

投资主线上,招商军工组认为,在军民融合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应从两方面来挖掘投资机会,一方面是作为军民融合重要内容的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特别是军工资产证券化推进带来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是军民融合重点领域即太空、网络空间、海洋以及民机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2)创新药

2017年年底,CFDA发布《关于鼓励药品创新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将优先审评审批的目的定调为鼓励创新,并发布实时更新的《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收录批准上市的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的仿制药以及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品的具体信息。

我们认为中国创新药的黄金时代将逐步开启,从外部而言,药物质量被提到了与销售等同的位置,创新药医保准入和支付的障碍被逐步扫除;另一方面从企业内部而言,企业将加大研发的投入,此外,拥有资本优势的上市药企们通过收购、License in等多种手段将建立起日渐完善的产品管线,资本和产业的结合将为创新药带来巨大的机会。因此,在自上而下的政策红利下,优质创新药企业亟待价值重估,在审评审批方面有希望迎来更多的超预期表现。

(3)新能源汽车

2017年以来,中央各部委持续出台了多项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虽然如此,之前市场对补贴退坡政策也有所担忧,但是从国家出台的政策缓冲来看,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支持力度依然十分巨大。2018年初,《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发布,将智能汽车定为国家级战略发展方向,也是是继十九大报告将创新放在五大理念之首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后第一个具有实质性落地意义的国家级产业发展战略。

我们认为,新能源车、车联网等核心产业2018年将迎来持续的政策礼包,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汽车的崛起有利于我国汽车产业利用新科技红利实现对传统汽车产业强国的赶超。

(4)生态文明建设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2005年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八大,国家正式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十八大以来,我们总结,对于经济的发展,有以下新提法: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2016年9月,在G20峰会上提出五个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公平共享、对外开放;

2017年7月,发表“726讲话”,提出“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环保、生态文明建设多次重点提及:

此外,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一是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二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三是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四是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习近平强调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可以看到,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污染防治是这一届政府高度重视的环节和内容,在政府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下,生态环保建设将获得更多的资源倾斜。因此,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运动式”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

(5)多层次资本市场

十九大报告强调,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明有望加快推进,央行行长也在不同场合提到“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此外,证监会于2017年四季度密集谈及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大直接融资比例,释放了重要积极信号

我们认为在党中央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总体目标下,加快建设富有国际竞争力的资本市场是监管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将直接利好券商板块。

7.制造业升级

从工业互联网到工业4.0,制造业发达国家均意识到新一轮制造业革命已经来临。2012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概念,GE公司认为机器自身的潜能已经发挥到极致了,只有通过智能机器、智能系统、智能决策,实现企业资产、设备、机群、网络的优化,才可以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他们预测如果通过上述的优化,到2025年,可使世界的GDP提高15万亿美元,通过数据进行决策,企业的生产力可以高出5-6个百分点。2013年,德国正式提出“工业4.0”,工业自动化是德国得以启动工业4.0的重要前提之一,主要是在机械制造和电气工程领域。从工业互联网和工业4.0的发展目标上看,两大战略不约而同地提出,打造智能化的产业体系、实现生产效率提升是两大核心,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当前的生产制造与服务模式,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制造业量大质低,相关产业政策先行引导。当前,我国的制造业体系已经相对比较完备,制造业规模已经处于世界第一位,但从质量上而言与世界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中国版的“工业4.0”《智能制造2025》颁布意味着中国将加大力度发展先进制造业,从过去的追求制造业“量”的发展转变为追求以“质”为重、以“质”带量的发展模式,自动化和智能化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从政策上来看,近几年政府在智能制造方面出台了众多产业政策,从国家级战略层面来看,《中国制造2025》和《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都体现出国家在顶层政策的支持力度之大,其核心都是要加大发展中国先进制造业,从“制造大国”逐步发展成“制造强国”。

从产业发展层面来看,当前我国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已经处于逐步形成的过程中。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仪表仪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部分装备产业规模销售收入已超过10000亿元,技术方面,在机器人技术、感知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也有所突破,但智能制造的部分核心技术还十分依赖进口。

blob.png

blob.png

(编辑:张鹏艳)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