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中长期看我国国际收支有条件、有基础延续平稳运行

作者: 智通编选 2024-06-25 16:58:24
6月2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党支部发文称,中长期看我国国际收支有条件、有基础延续平稳运行。

智通财经APP获悉,6月2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党支部发文称,中长期看我国国际收支有条件、有基础延续平稳运行。一方面,经常账户顺差保持合理均衡水平具备坚实基础。我国储蓄率在全球处于相对较高水平,未来国内投资更加注重效率,储蓄率和投资率有望维持合理规模的正向缺口,支撑经常账户顺差保持合理水平。同时,我国产业链条完备齐全、技术工人充足等相对优势明显,制造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有助于优化出口结构、培育新的贸易增长点。

另一方面,跨境投融资有望保持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随着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稳步推进和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消费市场潜力和营商环境改善将继续吸引长期资金投资中国。

原文如下:

积极维护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深化外汇市场改革发展

(国际收支司党支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问题的重要创新成果,对于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党支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加强国际收支统计与监测,持续深化外汇市场建设,切实维护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实际成效。

一、在复杂多变外部环境下我国国际收支延续基本平衡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目标,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对于促进经济内外部均衡、国家经济安全以及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保持基本平衡。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领域高水平开放稳步推进,以及外汇市场成熟度显著提升等一系列因素的有力支撑下,我国国际收支保持稳健运行。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始终在2%左右,保持在合理均衡区间,并与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总体形成“一顺一逆”格局,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国际收支自主平衡的特征更加凸显。2023年,我国实现经常账户顺差2530亿美元,与GDP比值为1.4%。其中,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近6000亿美元,为历史同期次高水平,我国外贸表现出较强稳健性和韧性;资本项下跨境投资活动有序开展,外商股权性质直接投资保持净流入,境外投资者持续净增持境内债券类资产,外债余额企稳回升。2024年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为0.9%,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双向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合理有序。

中长期看我国国际收支有条件、有基础延续平稳运行。一方面,经常账户顺差保持合理均衡水平具备坚实基础。我国储蓄率在全球处于相对较高水平,未来国内投资更加注重效率,储蓄率和投资率有望维持合理规模的正向缺口,支撑经常账户顺差保持合理水平。同时,我国产业链条完备齐全、技术工人充足等相对优势明显,制造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有助于优化出口结构、培育新的贸易增长点。

另一方面,跨境投融资有望保持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随着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稳步推进和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消费市场潜力和营商环境改善将继续吸引长期资金投资中国。

二、坚持完善国际收支统计监测,始终为统筹金融开放与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金融市场监测和预期引导,定期对股市、债市、汇市、楼市进行全方位扫描。国际收支统计是四大宏观经济统计账户之一,全面反映一国涉外经济发展流量和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存量,是涉外经济运行的晴雨表。采集好、使用好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是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做好开放条件下金融风险防控的基础。

我国国际收支统计发展与改革取得扎实成效。一是推动统计方式从代理机构采集向企业源头采集转型,近年来分三批调研、指导6000余家企业加入直接申报,并制定中长期计划,确立2025年底前将1万家大型企业纳入直接申报的工作目标。二是深化国际收支统计制度建设,适应经营主体业务创新和监管政策调整需要,持续更新完善直接申报、间接申报和以贸易信贷为代表的专项统计调查制度,以及相关业务指引和核查规则。三是狠抓统计数据质量,每年共核查2万家直接申报和贸易信贷调查主体、逾7000万笔涉外收付款申报数据和500余万张直接申报报表,持续研究改进统计报表编制方法。四是积极参与全球统计规则治理,深度参与《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七版)》修订,积极响应二十国集团(G20)第三阶段数据缺口弥合倡议(New DGI)等工作。

以高质量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逐步建设形成了既符合国际标准、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为社会各界了解我国涉外经济运行情况、开展外汇形势研判提供了可靠依据。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建设高水平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一方面,做好高质量数据产品供给,修订发布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制度及配套业务指引等多项制度,优化国际收支细项编制和估算方法,稳步推进直接申报企业主体扩容,进一步提高申报的可操作性和便利性。另一方面,坚持底线思维,密切跟踪监测国际政治局势和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对国内外汇市场的影响,深入分析我国国际收支总量和结构趋势性变化,动态评估外汇市场风险状况。

三、坚持深化外汇市场改革发展,不断增强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可及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作为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始终伴随经济改革开放的需要而持续推进,并与整个金融市场发展进程相衔接、相配套,在宏观调控、资源配置、汇率形成和风险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推动外汇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放得开”和“管得住”协同推进,使“放得开”有底气、“管得住”有基础。

我国外汇市场建设有序推进、监管规则更趋规范。允许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外汇衍生品市场,为“债券通”、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等境外投资者提供配套汇率避险服务,更好支持国际投资者进入境内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与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对外开放形成良性互动。对标国际外汇市场成熟准则,完善境内外汇市场行为监管法规体系,制定外汇市场交易行为规范,推动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建设,常态化开展外汇市场交易行为评估。同时,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汇率风险中性理念,编发《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指引》《汇率风险情景与外汇衍生产品运用案例集》,为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政策指导。2023年汇率避险“首办户”企业新增超过3.6万家。

以外汇市场高质量发展助推金融强国建设。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积极进展。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深化外汇市场改革,强化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一是完善外汇市场产品体系,扩大外汇市场参与主体,提升外汇市场交易、清算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推动外汇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在岸与离岸市场协调发展。二是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健全外汇市场法规体系,提升监管能力建设,加强外汇市场交易行为监测分析和常态化评估,推进市场自律管理,维护外汇市场健康秩序。三是引导企业提升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加大外汇政策供给,推动银行建立健全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多方合作降低企业外汇套保成本。

本文编选自“国家外汇管理局”微信公众号,智通财经编辑:刘家殷。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