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集运价格飙涨,“成本通胀”担忧卷土重来

全球航运市场紧张引发对通胀卷土重来的担忧。

今年二季度,全球集运行业开始感受到航运中断的“PTSD”。

最近数周,欧美托运人逐渐感受到来自亚洲的货船预订越来越紧张,现货集装箱价格飙升至202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5万亿美元全球商品贸易的历史性中断在两年前疫情期间达到顶峰,留下了供应短缺和通胀等深刻的经济伤疤。

集运中断存在推高通胀风险

到目前为止,商品贸易经受住了疫情后的首次冲击,全球消费者价格没有明显上涨。但是,如果航运混乱被证明是持久的,或者开始使陆上物流陷入困境,这并不能保证负面影响不会显现出来。

以George Moran为首的野村证券经济学家周三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市场低估了航运价格上涨的风险。我们的模型显示,通胀可能存在明显的上行压力。”

image.png

对于已经开始或准备降息的各大央行来说,消费者价格通胀的任何反弹都将构成重大挑战。航运业加大努力解决不平衡问题,可能对政策制定者有所帮助。

6个月来,在红海的船只遭袭事件突显了全球贸易的脆弱性,几乎没有专家预测到这种袭击会持续这么长时间。尽管供应中断还没有达到疫情期间的水平,但进口商警告称,成本最终将需要转嫁给消费者,而最近的动荡是另一个促使企业将生产地点迁至离销售点更近地方的动力。

托运公司面临短缺带来的成本挑战,或转嫁成本压力

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办公家具批发商COE distribution是受到冲击的公司之一。该公司一直使用红海航线,从其亚洲制造商那里进口约50%的产品。该公司首席执行官J.D. Ewing表示:“目前对大多数美国消费者来说,影响不大,也不明显,但我们开始看到实质性的成本影响。”

他警告称,明年可能需要增加对客户的收费。他还表示,最近的困难“肯定巩固了”将生产转移到离销售地点更近的地方的理由,尽管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其他美国公司而言,航运市场周期对它们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重。

总部位于纽约的婴儿用品公司Lalo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Greg Davidson表示,他在2022年为一个40英尺的货箱支付的最高价格约为2.1万美元。Lalo每年从亚洲运送几百个集装箱。他说,现在,业界猜测价格将回到2万美元。这将比他最近支付的9000美元高出很多。Davidson说:“如果集装箱价格再次上涨到这个水平,显然会对一些商品造成一定程度的通胀。”

这种价格压力的迹象已经浮出水面。美国6月份PPI涨幅略高于预期。而最新的危机发生之际,美国和欧洲的批发商和零售商正急于在返校和年终假日购物季之前增加库存。另一个推动因素是,美国威胁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

image.png

代表着1000多个知名品牌的美国服装与鞋类协会的主席Stephen Lamar表示:“唯一好的一面是,我们对持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好的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更容易管理或处理。”

由于离红海更近,欧洲公司正感受到重大影响。英国家具零售商DFS Furniture Plc上月发布了盈利预警,称红海航运中断导致航运成本上升,交货延迟。

英国电子产品零售商Currys Plc的首席执行官Alex Baldock在上个月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供应链和服务运营成本已经“触及毛利率线”,迫使该公司实施成本控制措施。

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生命科学公司AddLife AB的首席执行官Fredrik Dalborg在周一的电话会议上表示,该公司正在与供应商合作处理“大量”积压的订单。他补充说,在某些情况下正在建立缓冲库存。

集运行业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但存在恶化风险

不过,有迹象显示,最近的航运危机可能接近顶峰。

新加坡是亚洲货物的主要转运中心,其港口拥堵状况似乎正在缓解,而总部位于奥斯陆的货运分析平台Xeneta追踪的从亚洲到美国的现货集装箱运价似乎正在企稳。

Xeneta的资深航运分析师Emily Stausbøll说:“托运人可能再次开始挑动航运公司之间的竞争。随着谈判力量的平衡开始向托运人倾斜,我们应该会看到即期运价开始回落。”

富国银行经济学家Tim Quinlan、Shannon Seery Grein和Nicole Cervi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也写道,“如今更高的运输成本不太可能完全转嫁到最终买家身上”。

好在疫情时期的中断也为像Globe Electric这样的公司创造了缓冲:采购团队现在更加灵活,依赖技术和数据工具来指导他们的决策。

然而,如果巴拿马运河的干旱、德国港口的劳工骚乱或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码头工人的罢工等再次发生冲击,这种预期可能会发生变化。

Globe Electric每年为北美各地的客户运送多达2000个集装箱,斯塔尔对短期前景表示谨慎乐观。该公司运营副总裁Jason Starr,运费应该会开始企稳,并可能在9月和10月下降。但他表示,“如果这种情况再持续6至12个月,那么将不得不就提价展开更多对话”。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