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表研报称,近期外需边际走弱、台风极端天气和去年同期基数有所抬升使得9月出口增速较前值下降6.3个百分点,出口链景气边际有所走弱。从出口结构上来看,对欧盟、拉美方向出口回落较多,机械和交运设备、汽车产业链、半导体产业链对出口增速正向贡献较大。进口方面,9月进口增速较上月下滑,主要原因为国内制造业景气仍处于偏低水平。向后看,海外持续补库仍将对短期内的出口基本面形成支撑,但后续全球制造业景气边际走弱可能会使得海外补库斜率延续放缓,叠加年末出口增速基数有所抬升,这些会对未来出口增速构成一定拖累。
2024年9月,中国出口金额(美元口径)同比上升2.4%(Wind一致预期为上升5.9%),2024年8月同比上升8.7%;9月进口金额(美元口径)同比上升0.3%(Wind一致预期为增长1.2%),8月同比增长0.5%;9月贸易差额为817.1亿美元,同比增长8.8%。对此中信证券点评如下。
近期外需边际走弱、台风极端天气和去年同期基数有所抬升使得9月出口增速下降,对欧盟、拉美方向出口增速回落较多,机械和交运设备、汽车产业链、半导体产业链对出口增速正向贡献较大。
2024年9月中国出口增速为2.4%,较8月增速下降6.3个百分点,出口链景气有所减弱。9月份出口同比增速下降主要与近期外需边际走弱、台风极端天气和去年同期基数有所抬升相关。9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较8月环比下滑,录得48.8%,连续三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下位置。此外,9月两次台风接连在长三角地区登陆,根据历史经验,台风对出口的影响持续时间较长,台风过后船队的排期往往会顺延,出口有所滞后。
分区域来看,2024年9月,中国对主要出口目的地的出口增速多数较上月回落。9月中国对美国、欧盟、东盟、拉丁美洲、非洲、俄罗斯的出口增速分别为2.2%、1.3%、5.5%、3.4%、-0.7%、16.6%,分别较上月变动-2.8、-12.1、-3.5、-16.3、-5.2、6.2个百分点。中信证券测算,向东盟、俄罗斯的出口对我国今年9月出口增速的贡献较大,拉动率分别达到0.8、0.5个百分点。
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2024年9月,船舶、汽车包括底盘、集成电路、家用电器、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113.8%、25.7%、6.3%、4.5%、4.2%、2.9%。根据中信证券测算,9月机械和交运设备、汽车产业链、半导体产业链对出口的拉动作用分别为0.9、0.7、0.5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出口的总体拖累较上月有所加大,服装、玩具、家具、鞋靴、箱包出口同比增速均较前值有所回落。
9月进口增速较上月小幅下滑,主要原因为9月国内制造业景气仍处于偏低水平。
2024年9月中国进口增速为0.3%,较前值下降0.2个百分点。此前公布的9月份国内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录得49.8%,较过去五年季节性水平均值低0.4个百分点,显示国内制造业景气仍处于偏低水平。从进口商品结构来看,表现最为亮眼的是半导体产业链。2024年9月中国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进口同比增长72.5%,增速保持在高位区间。并且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进口单月增速自2023年10月以来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24年9月中国集成电路进口同比增长11.0%,增速也显著高于整体进口增速。除半导体产业链外,9月上游原材料进口金额和数量总体也保持较快增速。从进口金额来看,9月天然气、铜矿、煤炭进口分别增长23.7%、19.7%、8.9%;从进口数量来看,9月天然气、铜矿、煤炭进口分别增长18.2%、8.7%、12.9%。
向后看,海外持续补库仍将对短期内的出口基本面形成支撑,但后续全球制造业景气边际走弱可能会使得海外补库斜率延续放缓,叠加年末基数有所抬升,这些会对未来出口增速构成一定拖累。
今年7月,美国总体库存同比增速录得2.5%,较前值增加0.5个百分点。据中信证券测算,截至今年7月,除之前已进入主动补库的专业及商业设备和用品,电脑及电脑外围设备和软件,电气和电子产品,五金、水暖及加热设备和用品,纸及纸制品,服装及服装面料,石油及石油产品,食品及相关产品,啤酒、葡萄酒及蒸馏酒等行业外,7月份美国家具及家居摆设行业可能也开始进入补库阶段。但近期美欧制造业景气边际回落,可能会使得后续全球补库斜率边际放缓。其中,美国9月ISM制造业PMI指数录得47.2%,与前值持平但低于47.5%的市场预期,欧元区9月制造业PMI指数录得45.0%,较前值下降0.8个百分点。此外,未来几个月我国出口的基数不断抬升,去年11月和12月出口增速逐渐回升至0以上,也会给今年年末的出口增速带来一定下行压力。
债市策略:
9月,我国出口受台风等偶发因素扰动而不及市场预期。对于债市而言,近期的行情主要受节前节后数次会议及市场波动带动的情绪过山车,以及股债跷跷板效应的影响。基本面维度,在外贸数据有所走弱的情况下,短期重点关注内需的边际变化,包括金融数据、三季度经济数据的成色。考虑到央行宽货币取向明确、政策组合拳对基本面的实际效果尚待观察,回调过后的债市或仍具备配置机会。
风险因素:
外需恢复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恶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