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布局云锋金融(00376)三年:超级买家的棋局与未来

作者: 智通财经 千山 2018-11-22 14:45:26
将云锋金融(00376)与嘉信理财作以类比并非纸上谈兵。

将云锋金融(00376)与嘉信理财作以类比并非纸上谈兵。

11月16日,云锋金融131亿港元收购万通保险(亚洲)的新闻震撼了全球金融界,随后马云现身万通保险香港总部的照片亦在网上广泛传播,这也将马云和他的云锋金融的未来发展方向问题再度放置在公众的聚光灯下。

事实上,阿里巴巴在过往两年里完成了近百起的并购,但无论是以95亿美元完成饿了么全资收购,抑或是以224亿港元直接控股中国最大的超市卖场高鑫零售(06808),作为董事局主席的马云均不曾出席任何协议签订的现场,惟独此次对万通保险的收购是个例外。

131亿元的并购是跨度时长一年的长征,该并购始见于2017年8月17日的公告,时至今日方尘埃落定。但最大的价值在于,云锋金融由此拿到了超过400亿的金融资产、强大的销售团队、成熟的客户群,也和各互联网巨头合作,成为连接互联网和传统金融的枢纽。

在云锋金融之前,国内企业已有多起并购/入股香港保险企业的先例,如腾讯入股英华杰、九鼎全资控股富通保险,泰禾收购大新金融。但论并购/入股企业的体量、出资的规模,均比不上此次云锋金融与万通亚洲的联姻。

在收购万通亚洲完成后,云锋金融在集结1、4、6、9号等多项金融牌照后,进一步斩获保险和强积金等牌照,完成马云和云锋金融的金融“新零售”拼图,并由此切入到香港、澳门及内地超过4万亿元的保费市场。

但这仅仅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作为马云在香港金融版块布局的重要平台,云锋金融已成为香港金融科技的代表之一。不过,在智通财经APP看来,三年的发展下来,加上此次对万通亚洲的并购、马云多次的讲话,一条清晰的路径已然铺开,云锋金融已撕去单独金融科技公司的标签,而是通过保险、证券、公募、投资、金融科技等布局,成长为一个高质量的综合财富平台,其对标对象正是美国的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

1971年成立的嘉信理财,从一家小型传统证券经纪商起步,一步步成长为市值超过600亿美元的美国个人金融服务市场领导者。根据2017年年报,公司活跃账户已经突破1000万,客户资产超过3.3168万亿美元,是当之无愧的美国财富管理零售之王。

保险市场的鲶鱼

在对万通亚洲收购完成后,作为云锋基金的两大创始人,马云、虞锋共同出现在了万通亚洲的香港英皇道总部。

image.png

而在更早前的11月9日,虞锋、云锋金融CEO李婷、美国万通亚洲常务董事兼总裁郑庆藩一行即到访太平人寿,就双方共同关注的金融科技议题开展沟通交流。

事实上,在收购完成公告发出之前,云锋金融与万通保险即已频频在各个领域进行合作。譬如,美国万通成为云锋金融新产品开发的首选合作伙伴,旗下的霸菱基金成为有鱼智投线上的首批基金管理人,占位最新的销售渠道。

细究起来,此次云锋金融对万通亚洲的并购,可谓是“蛇吞象”。

万通亚洲母公司隶属于美国万通金融集团,是美国第五大保险公司。如果以双方的体量计算,2016年万通亚洲保费收入约68.75亿港元。万通亚洲的资产总值约444.60亿港元,而权益总额约67.83亿港元。作为对比,云锋金融市值最高仅为近200亿港币,如果用市盈率计算,本次收购价约11.7倍,较目前香港上市的大部分保险公司便宜。

单纯从数据来看,此次云锋金融能够控股该公司无疑是超值。

目前,香港约有50家登记在册的经营长期保障的公司(包括再保公司),万通亚洲属于其中的第二梯队,排名12左右。万通亚洲还拥有6家子公司,其中美国万通信托有限公司还有经营香港强制性公积金业务资格。交易完成后,云锋金融将持有万通亚洲60%的股份,成为其绝对控股股东,并获得美国万通在香港、澳门和中国大陆的“万通”独立商标。

在智通财经APP看来,收购万通保险是马云及其云锋金融开启金融“新零售”实验的重要一环。以金融科技著称的云锋金融,通过收购万通亚洲,拥有了一支强大的线下保险代理人团队,补上了其最弱的线下资源一环,由此完成其线上到线下(O2O)的布局。

“新零售”于2016年12月由马云所倡导,后于2017年开始风靡,并开始在百货大卖场领域开始践行,最终扩展到汽车、房地产、金融等领域。

对云锋金融而言,其目前拥有超过200人的技术工程师团队,而万通亚洲拥有强大的分销能力和一支训练有素的分级保险代理团,可以将两者结合,提升客户体验,进一步加强在线到线下(O2O)分销能力。此外,通过本次交易,云锋金融和万通亚洲可以互相推荐客户,进而扩大公司的客户范围。

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7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实现了20余倍的增长,规模近2500亿元。有预测认为,到2021年,中国保险科技市场的总规模将达到1.4万亿人民币。

问题在于,过往的互联网保险多是用互联网技术趋动,缺乏线下配合,使得其对传统保险市场的撼动不大。而今,对万通亚洲的并购,云锋金融有可能成为其中的一条鲶鱼。

从其它联合收购团队来看,蚂蚁金服、新浪、巨人等互联网基因公司加入,未来也大大加强其产品线上销售渠道的增加,而这些企业本身即自带巨大的流量资源。

最重要的是,由于国内保险牌照审核严苛,随着内地和香港两地互联互通加快,对于迟迟拿不到筹建牌照的内地资本来说,赴港揽得一张牌照,是一种相对较快的“弯道超车”方式。

云锋金融的对标对象是嘉信理财

2016年至今,云锋金融完成了在资产管理、证券交易、员工持股、财富管理、投资研究、企业融资六条业务线的布局。如今,加上保险一环,使其即可以提供丰富的保险理财产品,同时通过保险浮存资金获得可期的未来更多投资的现金流。

所以这一收购,就改变了过往业界对云锋金融定位于金融科技的认知,即其目前的发展模式,与嘉信理财的发展路径极为相似。

image.png

注:嘉信理财主营业务

已成立47年的嘉信理财,其综合财富管理商业模式为:券商+银行+财富管理,坚持“多元渠道、丰富产品线”为客户提供全面财富管理服务,驱动客户资产规模持续增长,从而带动基于客户资产规模的利息收入和资管收入持续增长,同时费用管控和规模效应带来成本率下降,最终实现净利润的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底,嘉信理财托管的用户资产达到了3.3168万亿美元,5年复合增长11.5%;2016年和17年净利润增长加速,分别达到28%和25%,5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达到20%,如此快的增速不输给任何新兴产业的高科技公司。

image.png

这也和云锋金融的发展路径极为相似。万通亚洲并购完成后,将云锋归入保险业、券商、互联网金融等行业都是不恰当的,因为在目前的包括保险在内的六大业务线以外,云锋金融还尝试增加了投资选项。

而连接这一切的,是云锋金融的金融科技板块,这三年来数十亿的科技投入、200余人的工程师团队,本质是就是以科技驱动、通过平台给用户最大化价值。一旦用户对于平台形成了粘性,就很难离开。这种和互联网公司建立自己的生态圈是一样的。

嘉信理财的成功也在于此,过往47年其堪称创新的典范。尤其是在近些年,公司把握住了金融科技大潮,很好的将技术优势和客户需求相结合,不但没有被互联网企业打败,反而成为其中最成功的一员。

智通财经APP同时注意到,此次对万通保险的收购方式,也给云锋金融未来的操作留下了空间。

与内地企业通常以现金的方式进行海外收购不同,此次云锋金融采用换股加发行无息单期票据+现金的形式。其操作方式虽然复杂,但减少了云锋金融的流动性压力,同时,通过股权互换,万通国际成为云锋金融股东,二者深度绑定,也为之后的战略合作打下了基础。

而收购万通保险背的另一重含义在于,当一家互联网券商转型成为综合金融服务公司时,考量这家公司的核心基础指标将不再是交易次数和交易佣金费率,而变成了资产管理规模(AUM)。而当各家券商的代销产品不具备垄断优势时,个性化的投顾服务和财富管理业务便成为新的竞争环节。

嘉信理财就是这方面的先行代表。除却互联网券商业务的发展外,嘉信理财先于2000年收购了美国信托公司,面向机构客户和高净值客户提供信托和私人银行服务,然后2003年成立嘉信银行开展零售银行业务,提供各类银行账户、房产抵押贷款等服务,补强嘉信理财在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方面的能力,降低客户资产流失率。

而如果从券商的发展路径来看,以券商经纪业务为起点的嘉信理财、还有以基金管理业务为起点的富达,最后都发展为相同的全方位资产管理服务公司,这也是未来中国券商甚至是互联网券商可能的发展路标。

按照云锋目前各个业务板块的构成,目前其六大业务板块市值已达186亿港元,再加上万通亚洲,未来金融科技在各大保险公司中的应用——如同支付宝的效应,再切入到海外、内地资产配置,其想像空间或许更大。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