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18天,和轰轰烈烈的289个无菌制剂一致性评价一样,国企医院剥离大门也将彻底关闭,这无疑是盘旋在医疗行业头上的一只“黑天鹅”。
毕竟,从2009年开始,企业医院改制就开始被中央提上日程,而到了2018年3月,国资委、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独立工矿区剥离办社会职能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大型独立工矿区企业办医疗机构应尽可能移交地方政府、专业化机构或企业管理,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应予以撤并,从2019年起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医疗机构提供补贴。
简单粗暴,9个月时间内国企医院必须“祛星摘帽”:1/3关闭撤销,或转为企业内部的门诊部;1/4移交政府,包括移交给地方政府成为公立医院,移交给当地公立医院,少数移交给地方组建的平台公司;1/5由国家认可平台资源整合;1/6引进社会资本,重组改制。由以前的单兵作战回归到“集中运营”。
刹那间,各家国企工矿区焦头烂额,纷纷联手医疗集团、上市公司谋出路。智通财经APP观察到,截至目前,全国有近10家医疗集团、上市公司收购管理的床位数达到万张,不过万张床位元赶不上国企医院的数量,仍有接近2000多家医院尚未完成。也就是若不能再这18天内解决,该转成门诊部转成门诊部,该关门关门。
事实上,这样的剥离早在2002年就进行了一波调整。当年,原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国有企业医院也紧锣密鼓地进行了一轮大规模、集中式的改制与剥离,到新医改方案出台之前的2008年,国企医院数量减半。
只不过,这次是要求全部剥离。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按要求1/5的国企医院是要由国家认可平台资源整合的,但这个平台仅限于6家国字号:华润集团、国药集团、中国通用、中国国投、中国诚通、中国国新。说白了,就是国企矿去医院国企托底、收购。
账面上,对华润医疗(01515)、环球医疗(02666)等大批医院集体存在利好,但反过来对其余的社会资本办医的机构这是一次“调整”,毕竟前者底子和盘子本身就要大国民营医院的,并且还能有国家认可平台资源做背书。
拿环球医疗为例,1984年,当农村改革使粮食产量第一次突破4亿吨,基层政权建设完成了政社分设,建立了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人民公社体制不复存在的时候,环球医疗便在工商局完成了“登记”。
经过22年的发展,2006年,环球医疗正式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的扶持下完成重组,随后又引进了中信资本、工银国际、建银国际、周大福等战略股东,并逐渐成为国内最大的综合医疗服务供应商(医疗金融租赁、医院投资管理、医疗技术及医疗信息化在内的综合医疗解决方案)。
业务多元化发展,环球医疗也顺利在2015年7月8日登陆港交所。发展至今,通用仍为其第一大股东,直接持股量约5.84亿股,占比34.03%(截至2018年中期);中国通用咨询作为机构投资者也持其约6347万股,占比约3.7%。
千万别小看中国通用,要知道这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央企。
资料显示,其是国资委下属51家中管(副部级)央企之一,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引进的主要单位,实力非常雄厚,连续多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在工程建设、医药健康、金融等领域拥有丰富的海外资源,和全世界超过100个国家地区、59家海外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假如动用关系,环球医疗是比其他企业都有优势,更何况中国通用已经直接让环球医疗“冠名”(通用环球医疗集体)了。而在亮牌之后20多天内,便联合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订《关于烟台海港医院重组合作协议》,将原烟台海港医院便成了自己的旗下医院。
反过来,作为民营代表的康宁医院(02120)、新世纪医疗(01518)、康华医疗(03689)、弘和仁爱医疗(03869)、和美医疗(01509)等就没有这么好的“基因”条件,论背景实力最强的莫过于弘和仁爱,这家背靠弘毅资本起家的医院,目前在二级市场鲜有人关注,流动性差点让人害怕。
行情来源:富途证券
并且,发展至今,弘和仁爱手上只有杨思医院、浙江建德中医院以及提供管理服务的慈溪協和醫院,原先一同打包上市的福华医院这被清除出上市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家医院并非其完全所有,而全是提供服务的,类似于托管,合同一到期,如果对方不在合作,其几乎是没有核心资产来支撑的,并且按现有政策,想接受大型的医院改组显然不太可能。
更要命的是,弘和仁爱的这一困境放在上述所有民营医院身上都异常适用,等到12月31日独立工矿区医院改革大闸落下,尤其是追求“公益性”的今天,中国医疗市场显然将变成“翻版的”幼教市场,民营医院哪还有春天可言?所以,医疗股的又一次“扑杀”或许命中注定。(田宇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