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解读│三地上市成就达成,和黄中国从“卖药”转型“制药”

从卖药转型制药,和黄中国还有一些小问题需要解决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备受市场关注的创新生物药企——和黄中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黄中国)顺利通过港交所聆讯。

之所以受到关注,一是因为自港交所去年发布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新规后,未盈利创新生物药企排队上市,每次都能吸引众多目光;二是与和黄中国的大股东长和实业有直接关系,毕竟是李嘉诚看好的公司。

实际上,和黄中国其实已经分别于2006年和2016年在英国伦敦交易所和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是一个真正的股市“老司机”了,此次聆讯后,便成为三地上市的公司,也将是一个新的起点和发展契机。

业务重心转移,研发力度加大

据招股书披露,和黄中国给自己的定位是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创新性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和商业化治疗癌症及自身免疫疾病靶向治疗及免疫疗法,拥有全方位一体化的药物研发平台。而且这个研发平台阵容豪华,拥有超过420名科学家及员工的团队,和17年高效药物研发的历史。

此外还有一个经营成熟且有盈利的处方药及消费保健品业务(称为商业平台),凭借其广泛基础和专业知识,在国内复杂的医疗体系下销售药品。

不过智通财经APP观察到, 2016年至2018年,和黄中国收入分别为2.16、2.41及2.14亿美元(单位下同),而研发创新平台收入占比分别为16.3%、14.9%及19.3%,商业平台则占比达到83.7%、85.1%及80.7%,从收入结构看和黄中国可能称为成药销售企业更加合适。

image.png

其业务结构与公司的架构有直接关系,智通财经APP观察到,研发创新平台主要包括间接持有和记黄埔医药99.8%的股份;而在商业平台中,处方药业务主要包括上海和黄药业及国控和黄,分别持有其50%和51%的股份,消费保健品业务主要包括白云山和黄及和黄汉优,分别持有其40%和50%的股份,值得一提的是,白云山和黄即与广州白云山的合资公司。

image.png

虽然药品销售一直主导着公司的收入,但是从2018年看,商业平台收入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而研发创新平台则顺势上升,这跟行业政策和公司的业务策略有直接关系。

随着政策面对药品销售企业的规范性引导加强,其利润空间减小,同时,随着港交所对创新科技公司上市的放宽,和黄中国也加强了创新药研发,为之后的上市做足准备,去年11月份上市的直肠癌药物爱优特便是证明。

众多产品线蓄势待发

定位创新药研究企业,和黄中国致力于癌症靶向药研究开发,癌症是困扰人类的重大疾病之一,一是因为其死亡率高,人称绝症;二是发病人数逐年上升,使人们不得不正面面对。

从商业的角度讲,癌症的市场空间是巨大的。据统计,2018年,中国就有242亿美元的市场,预计2030年将达到1016亿美元的程度。

面对癌症,目前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放化疗,其次为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当然放化疗的效果十分有限,靶向治疗效果明显但是靶向药的价格也令很多家庭望而却步。不管是从效果上,还是人们的需求上,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的市场份额扩大是未来趋势。

image.png

于全球市场,和黄中国主要有五个药物产品线,沃利替尼、呋喹替尼、索凡替尼、HMPL-523及HMPL-689,主要针对治疗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白血病及实体瘤,在中国市场上除了以上产品线之外,还有具有针对性的依吡替尼、西利替尼及HMPL-453,用于针对治疗食管癌、胶质母细胞瘤等。

image.png

从产品研发力度上看,可谓给之后的发展做足了准备。然而,研发进度却不尽人意,研发投入较大的沃利替尼、呋喹替尼、索凡替尼,目前已上市成品药只有爱优特(主要成分呋喹替尼),也就在中国市场进度还相对较快,但大部分还处于临床II、III期,未来能否成功上市还未可知。

因此,和黄中国若要继续转型创新药企,还需要在研发上加大投入,当然,归根到底还是资金。

研发狂花钱,补给能力如何?

前文提到,和黄中国主要业务是成药销售和创新药研发,目前创新药还未盈利,因此公司收入和盈利主要依靠成药销售,但是总体来说其净亏损却逐年增加。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2016至2018年,和黄中国的销售成本占比分别达到72.4%、72.9%和67.2%,2018年销售收入和成本双双下降,主要是因为商业平台的成药销售大幅下滑。值得注意的是,研发开支占比则分别为31%、31.3%及53.3%,2018年研发开支大幅上升,从7552万美元增至1.14亿美元,这也是亏损增加的主要原因。

由于研发开支巨大,仅仅依靠研发平台的服务收入难以为继,但是成药销售的净收入大大减轻了研发支出的压力,也就是说和黄中国依靠售药的收入补给研发支出。

image.png

不过依然入不敷出,总体上公司的亏损情况也是肉眼可见的,未来能否继续加大投入要看两方面能力,一是在手现金有多少,二是融资能力强不强。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截止2019年4月30日,公司拥有流动资产总额3.4亿美元,流动负债1.06亿美元,流动资产净值2.34亿美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8261万美元。

由于经营活动并未盈利,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净额常年为负,现金所得主要依靠融资。2016年和2017年分别融资9244万美元及2.73亿美元,而这两笔融资主要源于2016年在美国上市,通过预托证券的形式融得。

银行贷款融资方面,公司曾于2015年11月获得汇丰银行3000万美元的循环贷款,并于2018年11月到期后重续三年;2018年8月,分别获得美国银行4500万美元的循环贷款和德意志银行的2000万美元贷款,为期24个月;2017年获得加拿大农业银行的2690万美元的三年定期贷款以及2440万美元为期18个月的循环贷款,不过至2019年5月循环贷款到期。

平均下来,公司一年银行贷款融资在5000万美元左右,不过仍然覆盖不了越来越多的研发开支,由此看来,香港上市后的融资成为公司健康发展的关键。

从招股书中融资用途也可以看到,主要用于各产品线的药物研发。在智通财经APP看来,公司转型创新药研发的方向还是很坚决的,只不过从研发进度上看,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可能还是要欠缺一些。

image.png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