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麦高bank”。
核心观点
调研显示,银行信贷倾向早投放早收益,投放方向突出政信项目及制造业(对公)以及非按揭品种(零售)。LPR改革稳步推进,各银行亦积极采取息差管理策略强化应对,息差压力可控。信用风险格局稳定,预计2020年不良生成率和信用成本与2019年整体相当。我们认为,银行1季度经营格局稳定,为全年稳健发展奠定基础。对于2020年的银行股投资而言,最核心的影响变量在于资产质量,风险端的变化是最大的预期差,当前时点可选择稳步配置。
事项:本周,我们对北京地区部分银行总行进行了集中调研,调研重点包括资负策略、息差形势、风险前瞻及理财子公司业务发展等方面。
01 信贷情况:需求呈转暖迹象,银行早投放意愿积极
1. 投放情况:“早投放早收益”叠加LPR利率下行预期,银行投放意愿积极。
调研情况看:①月初情况:得益于去年末的积极项目储备,加之LPR利率下行预期下的“收益率锁定”策略,预计各家行一月上半月的投放规模大多强于去年同期。②1月展望:考虑到春节错位因素的影响,一月份总的信贷投放量预计将低于去年同期水平,1月-2月信贷数据结合比较或更为合理。③一季度展望:考虑到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原因,今年投放规模同比持平或略有少增,但结构方面或有明显改善(2019年一季度信贷中票据及贸易融资等占比较高)。
2. 投放结构:零售突出非按揭品种,对公由政信项目及制造业主导。
零售端:①预计按揭贷款保持稳定:宽口径涉房贷款的监管要求仍然存在,部分过往涉房贷款规模较大的银行,今年按揭投放规模较去年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②个人经营贷款锁定监管达标:20%的绝对增速以及“不低于”的相对增速,分别是大行和中小行今年的底线目标,但考虑到基数不断扩大,大行普遍反映2020年实现更高增速可能性偏低;③消费类贷款强基础:自营贷款主要强化风险管理和贷款监测,部分银行亦在进一步探索联合贷款和助贷模式。
对公端:①政府信用领域乐观:增量方面,新开工基建项目转暖,近期用款需求呈现改善迹象;置换方面,调研银行普遍反映,部分政府融资平台加速退出存量非标融资,在此过程中银行积极合作采取贷款形式进行市场化对接(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省份,调研银行参与省级平台项目居多);②制造业需求有所分化:传统制造业延续去年下半年来的稳定(2019年上半年为相对低点),而新兴制造业在政策引导下信贷需求向上。部分大行调研显示,上述两个领域的信贷投放占对公贷款比重达50%以上。
02 负债管理:预计降成本将成为全年主基调
2019年,5月靠档计息活期产品加强监管,10月结构性存款强化监管,12月靠档计息定期产品强化监管,都反映了监管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的用意。调研情况看,2020年各家银行负债管理的重点仍是成本管控,包括:
品种选择:存款方面,加大对高息存款品种的额度控制,特别是部分前期智能存款开展较多的银行,预计在二季度能基本实现全部压降。大类负债方面,个别银行亦有适度增加同业负债的计划。
期限选择:除加大活期存款的引存吸存力度外,部分银行目前采取了适度压降中长期存款的策略。
03 贷款定价与息差:实际贷款利率有望下行
调研情况看,通过LPR加点定价模式引导实际贷款利率下行,是2020年利率政策重点:
LPR利率全年或将平稳下行:受调研银行目前看法较为一致,即MLF和LPR利率全年“小步多频”、平稳下行10-20BPs左右;
MPA考核引导控制贷款“加点”:调研情况看,央行MPA定价项目中增加了新发放贷款利率的LPR“加点”考核,根据各家银行历史水平和同业比较情况来设计“加点”的增加上限要求;
在上述LPR下行幅度和节奏预期下,若按揭2020年不进行重定价,预计银行对2020年息差负面影响在5BPs以内。另外,实际息差下降幅度亦取决于负债端成本管控效果,部分高成本存款压降空间较大的银行,成本节约对息差支撑将更大。
04 信用风险:对公风险步入处置尾声,零售风险总体可控
1. 对公业务存量风险处置步入尾声。去年以来,各家银行均进一步加大整治措施,包括转出、核销、与AMC合作等。调研银行普遍反映,目前资产质量没有进一步下行趋势,账面指标呈现持续向好迹象。此外,就区域结构特点而言,目前东北、华北、西南区域省份压力相对较大;
2. 零售信贷风险可控,2020年后半程存在触底改善预期。调研情况看,2019年下半年整体消费类贷款质量有所驱稳,各家银行在客户准入、逾欠催收方面均加大力度。从外部宏观环境和监管环境(前期共债问题化解)的边际变化而言,预计2020年后半程存在触底改善的预期。
05 理财业务:理财子公司“扩张期”,监管新政“磨合期”
调研银行反映,近期理财业务布局和调整的重点,主要围绕监管政策新要求展开:
1. 现金管理类产品新规或带来短期压力。调研显示,全行业净值型产品中大约65%-70%为现金类产品。调研情况看,过渡期内银行对于现金管理产品的调整重点在于:①控品种:主要是私募债、中低等级信用债等品种存在压缩可能;②降久期:调研银行现管类产品投资的平均期限基本在1年左右,新规过渡期安排下,相关银行倾向于选择时间推移、久期自然缩短的方法实现达标。总体来看,现管新规短期对于当前银行理财业务的净值化转型带来了一定压力,加之与公募基金的税收差异短期较难以抹平(调研银行普遍预期),这也将倒逼银行理财向固收+、权益等方向进行转型发展。
2. 非标处置时限或倾向于“一行一策”方案。本周,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资管新规过渡期内个别困难的机构会适当给予灵活安排”。此次调研银行反映,近期正在测算后续年限未到期且难以找到长期限产品对接的非标规模,并在初步设计相关的处置方案,后续将报送监管部门。我们判断,下阶段非标处置或按照“一行一策”的方向展开,灵活安排的同时亦将伴随“贴身监管”,确保非标资产的平稳、合理处置。就处置方式而言,增加长期限产品对接、寻求集团子公司承接、非标回表是银行偏好的先后顺序。
此外,调研的大行理财子公司正在推进或接洽与外资资管公司的合作。差异化战略下,合资理财公司定位或将面向高净值客户和机构客户,重点发展全球资产配置相关业务
06 结论:稳定经营,稳步转型,稳健增长
调研显示,银行信贷倾向早投放早收益,投放方向突出政信项目及制造业(对公),以及非按揭品种(零售)。LPR改革稳步推进,各银行亦积极采取息差管理策略强化应对,息差压力可控。信用风险格局稳定,预计2020年不良生成率和信用成本与2019年整体相当。我们认为,银行1季度经营格局稳定,为全年稳健发展奠定基础。对于2020年的银行股投资而言,最核心的影响变量在于资产质量,风险端的变化是最大的预期差,当前时点可选择稳步配置。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超预期下滑;银行资产质量改善趋势不及预期。
(编辑:郭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