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保诚举牌中集集团(02039)背后的逻辑:上市26年 累计分红141亿元

作者: 智通财经 千山 2020-04-13 16:43:21
上市26年,分红25年,总累计分红金额超过141亿元

上市26年,除了2003年因A股增发要求未实施分红,每一年均分红,总累计分红金额超过141亿元,但意外在2020年成为险资举牌的焦点,这就是中国500强的中集集团(2039.HK)。

近期,中信保诚人寿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上发布公告称,1月6日,通过深港通从港股二级市场买入中集集团(02039.HK)股份,加上此前买入份额,已持有中集集团H股股本比例约为5.0121%,达到举牌标准。

4月13日,中集集团董秘办主任吴三强对智通财经APP坦言,险资追求长期收益,中集集团成立以来一直经营稳健,上市以来都没有亏损过,更能做到基本每年分红,目前的股价价位不高,无论从资本回报抑或实业业绩,未来会有更好的成长价值。

“我们欢迎像中信保诚这样的长期投资者”。吴三强说,根据其掌握的信息,中信保诚应该是单纯的投资,目前没有事关董事会席位的诉求。

资料显示,中集集团于1980年1月创立于深圳,1994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12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目前是A+H股公众上市公司,主要股东为招商局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和弘毅投资等,该公司同时位列2019《财富》中国500强第97位。

根据智通财经APP的统计,截止2020年3月底,中集集团累计分红次数达25次,总累计分红金额达到141.2亿元,分红率达到344.06%。作为比较,如果以分红年限为基准,25次仅次于万科A(29次)、粤电力A(27次)、云南白药(27次)、佛山照明(27次)、深振业A(27次)、泸州老窑(26次),入围A股前十大分红公司。

如果排除IPO在外,数据显示,中集集团上市后仅有两次再融资:2003年A股公开增发募集资金约18亿元;2015年H股非公开增发募集资金38.57亿港元。以此计算,中集集团总分红金额,远远超过这么多年在二级市场股权融资的金额。

“我们是分红的绩优股,不仅仅是集团,包括我们旗下的三家上市公司:中集天达、中集车辆、中集安瑞科,四间上市上司基本上每一年都有较高分红,甚至像中集车辆2019年的分红比例高达60%。”吴三强对此颇为自豪。

值得一提的是,中集集团并不是中信保诚2020年以来第一家举牌的公司,在此之前的3月19日,中信保诚增持并举牌光大控股(00165),增持后持股比例达到5.1323%。惟一的共通点是,两者均为港股上市公司。

根据智通财经APP的统计,进入2020年以来,根据险企披露的信息,已有9次举牌港股上市公司的动作,举牌险企包括中国人寿、太保集团及一致行动人、太平人寿等,分别举牌中广核电力、锦江资本、农业银行等个股。

图片1.png

对于买入港股的依据,今年年初,一位保险投资官分析称,港股经过2019年的充分调整,目前整体估值约为10倍PE,低于A股和西方主要国家股市,在全球资产中仍具有较高性价比;二是港股盈利周期回升,有望维持较好的盈利增速;三是市场情绪修复和全流动政策推动北向资金南下支撑港股。

以中集集团为例,截止4月9日,中集集团港股价格为6.89港元,A股价格为7.75元人民币,相差约1.4元人民币,港股相对A股约有22%的折让。

不过,与险资多举牌进入行业的属性,多偏好能源、地产、金融等公司不同,中集集团为实业企业,是举牌公司中惟一的一家工业机械制造类企业。

在吴三强看来,国家再造实业,制造业会有新一轮黄金增长期。险资举牌中集,事先已及时做好压力测试、情景分析,以应对疫情的发展和变化。“目前集装箱、中集车辆、中集安瑞科均正常经营,在全球经济受疫情发展暂时没有出现拐点之前,预计公司业务在后续也会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据了解,中信保诚人寿这次从深港通二级市场增持中集集团H股股票,资金来源为中信保诚人寿的保险责任准备金。不过,中信保城人寿亦是今年首家举牌的中小险企,打破了今年以来大型险企“垄断”举牌的格局。

根据相关规定,中信保诚人寿将此次投资纳入股票投资管理。中信保诚人寿表示,公司会密切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市场后续反应,不排除在后期继续追加投资的可能。

不过,一位长期研究中集的私募投资人对智通财经APP坦言,除却高分红外,险资或看中的是中集未来的两大想像空间:深圳坪山等地土地的开发收益;海工业务的重组与合并。

以土地为例,中集集团目前在全国拥有近30平方公里土地储备。其中,除了深圳前海(52.4万平米)外,深圳太子湾(6.4万平米),深圳坪山(82.0万平米),上海宝山(17.8万平米)等核心地块也正在推进土地工转商。目前譬如前海的土地已收获约百亿的补贴,坪山等地土地土地亦在与地方谈判中,未来有望获得补偿甚或参与未来开发。

在海工业务方面,2018、2019年连续两年进行了大额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未来计提的数额或不大,同时会有合并重组的重大利好影响。

此前媒体多有关于招商局拟整合中集、中航国际旗下船舶海工业务报道,中集集团总裁兼麦伯良CEO对此回应称,中集一直在探讨整合的可能性,围绕几个方面都在商谈,如何使中集海工发展的更好,一旦有确切的进展就会对外公告。

但智通财经APP注意到,中集海工业务的重组,目前已事涉大型央企、地方政府、国家产业基金等各方的接触谈判。除招商局集团外,2019年12月中集集团与烟台市签署战略协议,合作筹建中国海工北方总部;2016年国投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以10亿元增资中集海工,持有后者15%股权。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及工信部牵头发起,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基金管理人。

成立于1980年的中集集团,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企业之一,目前营收近一半来自海外,是全球最大的空港装备企业,集装箱业务占据全球市场的40%。

在过往的40年间,中集曾经历过多次的经济波动冲击,如2008年金融危机、2016年全球航运低谷期——当年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BDI)降至历史低点的290点,但中集集团均能通过强有力的战略升级和产能布局调整等措施,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资料显示,中集集团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858.15亿元,营业利润58.39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15.42亿元,创造了上市26年均持续盈利的纪录。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