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ETF看外资流入:外资是否开始加速增配中国?

作者: 中信证券 2020-05-14 09:05:08
外资是否开始加速增配中国?

本文来自微信号“中信证券研究”,作者:杨灵修 秦培景 裘翔。

卫生事件全球爆发后,全球央行扩表或使新兴市场未来面临巨大资金流入压力,4月下旬开始,港元兑美元自2015年首次触及强方兑换保证区间。

从历史的角度看,港币走强往往伴随着资金大幅流入中国。相较于笼统的股市资金数据,我们从ETF角度看外资是否开始加速增配中国内地资产(包括A股及海外中资股,下同)。在香港上市核心“配置中国”的ETF包括盈富基金(02800),恒生中国企业ETF(02828),安硕A50(02823)和南方A50(02822)以及华夏沪深300指数ETF(03188)。目前,资金回流香港本地股ETF,但加速增置中国内地资产还未来临。

卫生事件后,外资是否开始加速增配中国?

卫生事件在全球爆发后,美联储(和其他发达国家央行)在3月采取一系列流动性宽松政策。4月下旬开始,港元兑美元自2015年首次触及强方兑换保证区间。我们认为,这其中一大驱动是Hibor和Libor利差持续走扩(从3月底的-44BP扩大目前-80BP),较大的套利空间推动港元一路走强。虽然香港金管局出手稳定利率,然而从长期来看,全球海外央行扩表后,新兴市场未来或面临巨大流入压力。对资本市场投资者而言,可能更加关心是否这意味着全球资金正在加速流入股市。

从ETF角度看外资配置中国。

相较于笼统的股市资金流数据,判断外资整体增配中国的一个重要标志即是ETF基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为了稳定市场,香港市场的第一支ETF-盈富基金应运而生,盈富依旧是香港成交最大、最活跃的ETF产品。截至目前,在香港市场追踪“中国资产”(A股以及港股的大中华地区)的ETF数量为43支,从ETF资产管理规模占比达到72.7%,占绝对主导地位。当前香港上市ETF产品中,追踪港股(中资股+本地股)的ETF规模达到1560亿港元,内地A股的ETF规模大概467亿港元。

历史上看,港币走强往往伴随着资金流入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

从近10多年历史看,港元兑美元汇率在三个阶段触及或者突破7.75的强方兑换区间,分别为2008年底至2009年底、2012年下半年至2014年底以及2015年初。前两次伴随美联储的三轮量化宽松,从利差的角度看,Libor与Hibor利率在上述三个阶段表现出持续性的收窄甚至倒挂,推动汇率走强。

目前,香港最活跃的ETF包括盈富基金(恒生指数),安硕A50和南方A50(富时A50指数),华夏沪深300指数ETF以及恒生中国企业ETF,另有两至杠杆及反向产品,这7支ETF产品贡献了香港ETF市场90%以上的成交额。落地到ETF配置资金上,资金流入中国内地及香港股票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为ETF的净买入,安硕A50和盈富基金这两支ETF产品的资金流动与股票市场的表现密切相关。

近期,资金回流香港ETF,但加速增配中国内地资产还未来临。

根据EPFR数据,2月中下旬,受全球流动性挤兑的影响,资金大幅流出股市,资金在3月恢复性流入股市,4月下旬进入平稳波动期。从ETF产品的资金流向来看,追踪香港股市的ETF产品持续吸引资金的流入,自4月初至5月8日,盈富基金累计净流入8.2亿港元(恒生中国企业ETF过去一周恢复净流入1.5亿港元),但追踪内地A股的ETF(安硕A50、南方A50、华夏沪深300)还未大幅流入,结合北向资金数据,目前更多是主动型配置资金,我们认为外资大幅增配中国内地资产还未来临。

风险因素:

卫生事件全球蔓延超预期,全球经济进入衰退;美股下跌引发全球系统性金融危机;贸易摩擦激化;国内信用环境转差;新兴市场风险失控,出现大幅资金流出。

(编辑:孟哲)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