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昨日股价暴涨一度155%,创历史新高之后,今日中地乳业(01492)的股价走势再次引人瞩目。
智通财经APP从盘面上来看,中地乳业股价高开低走,盘中一度拉涨超36%,随后涨幅有所收窄。截至收盘,其股价上涨2.36%,报于1.3港元,最新总市值为28.26亿港元。
行情来源:智通财经
结合昨日119%的收涨幅度来看,虽然都呈现高开低走的行情,但两日暴涨超120%的涨势也是没谁了...
不过,港股乳业这把“涨势之火”怎能只烧到中地乳业身上,中国圣牧(01432)的股价也不出意外地连翻大涨了——昨日中国圣牧股价暴力拉涨至60%,今日其股价再度攀升了33.85%。
原奶龙头股价双双走红之际,主要原因还是归功于乳业双雄的加码动作。
日前,伊利股份(600887.SH)发布公告表示,全资子公司金港控股以自有资金认购中地乳业截止本公告日已发行股本约19.9%的定向增发股票,认购数量约4.3亿股,认购价格为每股0.47港元,认购总价为约2亿港元。认购完成后,金港控股将持有中地乳业已发行股本的比例约为16.6%,成为其主要股东。
不久前,也就是在7月27日,蒙牛乳业(02319)也发布公告指出,公司以每股0.33港元的价格认购中国圣牧11.97亿股股份,中国圣牧于7月28日收到认购款3.95亿港元。本次增持完成后,公司合计持有中国圣牧14.67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17.8%,并将成为中国圣牧单一最大股东。
双方的争抢原料奶市场的动作,自然而然地让原料奶在业界“C位出道”了。
“不受宠”的原奶乳企翻身了
据资料显示,中地乳业是一家主要从事牧场运营及原料奶生产业务的中国投资控股公司。且主要通过两个业务分部进行运营,即进口贸易业务分部进口及销售奶牛及饲料,并提供进口代理服务。其中,奶牛牧场经营业务分部饲养及繁育奶牛、生产原料奶及销售牧场自繁育奶牛。
一言蔽之,中地乳业是一家专门做原料奶的乳企。
在国内,真正在原料奶上作出成绩的的上市乳企不多,掰掰手指头就可以数清楚了,除了知名的“乳业双雄”蒙牛和伊利,光明乳业、新乳业,通过买买买拿下大部分奶源地,拥有一定话语权之外,剩下的就是一门心思做原料奶的现代牧业、中国圣牧及西部牧业了。
当然,中地乳业也算得上一家较有盛名的原料奶乳企。目前其拥有8个现代化牧场和6.5万头的牛群归母,且2019年原奶蛋白质平均含量为3.33克/百克,高于美国标准的3.2克/百克。
虽然身负“盛名”,但它前期也是一把辛酸一把泪,摇摇晃晃地走过来的。
据智通财经APP观察,2013年,国内原奶收购价格进入快速上涨阶段,由于当时国内出现口蹄疫,同时叠加国际原奶主产区新西兰遭遇大旱等诸多因素推动,导致乳制品行业一度出现“奶荒”的事件。彼时,国内奶牛养殖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开始大肆扩群。
结果一不小,“奶荒”扩成了“奶剩”。
自2014年到2018年12月,我国的原奶市场步入明显下行周期,奶价大幅下滑。其中,2015年,农业部的数据一度跌至3.4元/公斤,但实际在很多主产区,收奶价格甚至跌至2.5-2.6元/公斤,行业再现倒奶杀牛。
之后的3年中,国内奶价虽然连续三次反弹,但大多浅尝辄止,很快又跌出新低,而这也导致国内牧场大面积亏损。
(数据来源:方正证券)
不可避免的是,中地乳业的业绩也随着下行的原奶周期度过了一段波动的岁月。
2015年,中地乳业营收、净利双降,皆下滑了30%多,这一年是它的上市之年,结果就那这么寒碜的成绩交给了其投资者。随后的几年内,业绩亦表现的比较波动,2016年至2018年,其营收增速为99.03%、17.71%、25.6%,净利润增速14.94%、-88.14%、37.38%。
(数据来源:wind)
撇开这一段财报表现不谈,实际上其盈利能力也并不是很强。销售毛利率常年不超过5%,从2015年的2.95%提升到2019年的4.29%,净利率从2015年的20.25%下降至2019年的6.81%。卖了这么久的原奶了,盈利能力依然停滞不前。
(数据来源:wind)
不过,不仅仅是中地乳业,“原奶三巨头”中国圣牧、现代牧业、西部牧业的日子都不好过,亏损的状态甚至成为了家常便饭。
其中,现代牧业更是连亏了三年,2016年至2018年,净亏损分别为7.42亿元、9.75亿元、4.96亿元。而中国圣牧则连亏了两年,2017年亏损9.73亿元,2018年则亏损为22.29亿元。
可以说,在这一段原料奶下行岁月,是国内原料奶乳企们都难以承受的经营之痛。
转机出现在2018年底。经过一轮调整,国内奶牛存栏数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导致市场供应严重不足。于是,2018年12月开始,原奶价格突破前期旺季高点,而后在2019年淡季价格格也没有明显下降,进而促使奶价波动中枢上了一个新台阶——2019年原奶平均价格为3.65元/公斤,同比上涨5.38%。
在这个供给紧张的背景下,原料奶乳企自然翻身做主,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了。
近期,中国圣牧发布了上半年盈利预告表示,预计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3亿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近7350万元;而现代牧业也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指出,上半年原奶产量和销量均同比增长近两位数,预计公司净利润不低于1.9亿元,同比增长不低于40%。
而对于中地乳业来说,可观的利润也早已显现至2019年的财报中了。据其年报显示,2019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4.99亿元,同比上涨5.2%;实现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上涨62.0%。
更有意思的是,中地乳业还在财报中坦言称——“这是自2016年以来形势最好的一年”。
需求有多大,原奶就有多香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我国乳制品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在2005年达到千亿规模之后迅速扩容,其后十年间复合增长率达13.91%。而由于经历过一段奶价下行周期,2015-2019年行业的增速已转向个位数增长,2019年乳制品市场零售总额突破4000亿元。
不过,随着国内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逐渐转变、消费习惯逐渐培养,我国乳制品行业规模还将有望继续增长。据欧睿预测,未来五年我国乳制品市场仍然将稳步发展,至2024年乳制品市场零售额或将突破5500亿元。
(数据来源:渤海证券)
尤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初新冠疫情这一只黑天鹅的出现,也加剧了公众对喝牛奶的重视,毕竟“硬核医生”张文宏所言的“多喝牛奶,可以提高免疫力”这一醒世名言再次让大众认识到牛奶的重要性。
据《2020中国奶商指数报告》中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众对均衡营养、提升免疫力非常关注,超过96%的公众认为乳制品对提升免疫力作用很大,近50%的公众增加了乳品摄入的种类,并坚持每天足量喝奶。
此外,从人均消费量来看,2018年,我国人均消费量为17.44千克,同期日本与美国的人均消费量分别为38.65/84.85千克,二者的人均消费量分别是我国的2.22/4.87倍。换言之,我国的乳制品行业规模远未触及天花板。
在这其中,采用巴氏杀菌工艺的低温奶将成为细分赛道成长性最高的板块。
一直以来,牛奶是饮用奶市场的顶梁柱,拿下66.43%的零售额。前期,牛奶主要是通过常温奶打江山,而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在消费升级的影响下,低温奶便以迅雷之势走红了——其未来五年其复合增长率或达到8.90%,是乳制品行业当中最具成长性的细分品类。
由于低温奶,营养成分相对更高,保质短且需要低温储存,所以上游奶源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资料来源:渤海证券)
于是,秉承着“得奶源者得天下”的这一理念,近两年龙头乳企开始掀起了“奶源争夺战”,目前几家大型牧业上市公司多“名花有主”。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目前上市的大型奶牛养殖企业包括现代牧业、中国圣牧、中地乳业、原生态牧业、西部牧业、赛科星等,现代牧业和中国圣牧被蒙牛收入囊中,赛科星被揽入伊利麾下,中地乳业此前一直主要供应伊利、蒙牛,原生态牧业和飞鹤深度绑定,只剩背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西部牧业还在独立运营。
而如今,从伊利、蒙牛再度加码的动作来看,可想而知当前的原奶乳企是有多香了。
基于上述,不难看出,乳制品行业作为一个周期性比较强的行业,既有难以承受的下行周期,又有喜大普奔的上行周期。这也就意味着中地乳业虽然备靠伊利这一座大山,解决了不少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