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作者:赵子潇。
2020 真是魔幻的一年。
一辆车没有的造车公司,却能在美股上市,还能一夜暴涨近 40%。
这家公司叫 Nikola(NKLA.US)。
9 月 8 日,通用汽车(GM.US)宣布收购其 11% 的股份,Nikola 股价应声大涨。上市方式近似“借壳”,名为 SPAC,与一家在美股的空壳公司合并完成上市。
效仿 Nikola 做法的公司不止一家。目前已经有 Fisker 与 Canoo 两家美国的造车企业宣布要以这种形式上市,它们同样一辆量产车都还没有。
和美国的伙伴们一比,已陆续登陆美股的中国新造车“三剑客”,蔚来、理想和小鹏算是突飞猛进,在发布第一款车的头一年里,就实现了销量过万的好成绩。同样是上市公司,差距也真是蛮大的。
但这丝毫不妨碍美国的“新造车”势力们频频抢镜,氢燃料、秒杀特斯拉(TSLA.US)的高性能、美国最受欢迎的车型……玩出众多花样的美国新造车们,有机会和中国的新造车势力平起平坐吗?
美国也有蔚来(NIO.US)、小鹏(XPEV.US)和理想(LI.US)
2014 年,当李斌望着北京的雾霾天,下决心开始造车之时,远在大洋彼岸的一个美国人也开始考虑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原本打算做高端电动车的 Rivian 意识到这条路似乎很难走通。换句话说,在特斯拉模式成功之后,美国很难走出第二个一模一样的特斯拉。
Rivian 迅速转型,选择了另一个攻坚方向——电动皮卡。
皮卡在美国是最受欢迎的车型,一如 SUV 在中国。所以蔚来和 Rivian 一样,都选择了最适合本土的车型,高举高打。
李斌曾经说过一句话:不烧个 200 亿根本别想造车。如此高额度的融资,Rivian 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就拿到了 40 亿美金(约合 270 余亿人民币),一步跨过了造车门槛。
融资、建厂,发布新车型,Rivian 要做的事和大多数新造车势力一样,努力将车辆推向市场。有外媒推算,Rivian 现在手握 54 亿美金,是世界上所有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在量产之前拥有现金最多的公司。
现在,就差量产这一步了。
同样,另一家新造车公司也蓄势待发。已经花几年时间打磨新车型的 Lucid,近日终于揭开了面纱。
Lucid Air,一亮相就令人惊艳的电动轿车,被人们称作“特斯拉杀手”。换句话说,Lucid 从汽车的各个方面都对标特斯拉最早的车型 Model S,但各个方面又宣称都超越了 Model S。
作为一辆电动车,Lucid 宣传新车型时强调的优势在于电池和“超高效”的电机技术。Lucid 官方表示,价格最高版本的 Air Dream Edition 续航可以达到 810 公里,并且充电系统可以做到 900 伏特,比保时捷之前推出的 800 伏特还要更高。充电 20 分钟,Lucid Air 就能跑 480 公里。
这种像是把技能点数加满的激进技术,不禁让人想到了 2020 年刚开始发售的小鹏 P7。如果没有记错,小鹏汽车 P7 刚发布的时候,700 公里的续航里程着实让人吃了一惊。
随着小鹏 P7 的上市,我们也能看到它在智能上做出的努力。P7 搭载了量产车上非常强大的自动驾驶硬件架构,包括 14 个摄像头、5 个毫米波雷达和 12 个超声波雷达,英伟达 Xavier 和博世 iBooster 刹车辅助系统驱动的计算单元。在这方面,Lucid 有异曲同工之处。
Lucid 官方表示,Air 拥有电动汽车上可用的“最全面的传感器套件”。这套智能驾驶系统叫做 DreamDrive,由 32 个传感器组成,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超声波雷达。在硬件架构上尽可能适应未来对于汽车进一步智能化的需求。
甚至从汽车外观上看,小鹏 P7 和 Lucid Air 甚至还有一点相似。
不管是电动皮卡或高端轿车,至少从使用角度来看,人们对电动汽车这个物种已经逐渐接受。但徘徊在纯电动之外的技术,似乎在获得“主流市场”的认可方面还在努力。
在八月底的理想车主日上,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怒怼”了不看好增程式技术路线的同行。没过几天,大众汽车中国 CEO 冯思翰在大众汽车的 PHEV 技术交流和体验活动上则“炮轰”了增程式技术,称增程式电动汽车是“最糟糕的方案”,让理想汽车再次陷入舆论漩涡。于是李想再次出面,在个人微博上发起向大众的挑战。
行业对非主流技术的认可度较低,Nikola 的创始人特雷弗·米尔顿(Trevor Milton)或许更加感同身受。Nikola 正在研发氢燃料电池卡车,同样作为新能源,氢作为现在最易获得的能源之一,反而被锂电池“击败”。
也或许是因为 Nikola 至今没有造出一辆车,其在市场上被人质疑的次数明显增多,尤其是在美股上市之后。甚至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也“出言不逊”,称氢燃料电池“难以置信的愚蠢(Staggeringly dumb)”。他认为,使用氢储存能量永远不会像储存电能一样高效。
Nikola 不甘示弱,宣布将氢燃料电池放在皮卡上,对标特斯拉的皮卡 Cybertruck。
就这样,Rivian、Lucid 和 Nikola,分别带着不同的玩法进入美国新造车主流圈,开启了量产层面的比赛。
中国新造车的“安全距离”
如果把上面三家美国新造车公司比作美国的蔚来、小鹏和理想,在它们之外还有许多具备顶级资源的公司,正在加快前进步伐。
2019 年有数据统计称,在中国注册的电动汽车公司数量接近 500 家,这个数字在 2017 年底还是 60 家。虽然数量上比不过中国,但能叫上名字的美国新造车公司,两只手也数不完。
伴随着数量的增加,不乏浑水摸鱼的公司存在。自打“造车新势力”一词在中国诞生以来,几百家公司经历了好几轮洗牌,能够存活下来的,都是有硬实力的企业。而在美国,洗牌似乎才刚刚开始。
9 月 11 日,一份做空报告出现在网络,成为一整起魔幻事件的开头。做空机构 Hindenburg Research 在这份报告中直言不讳地称 Nikola 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骗局”,并称其创始人特雷弗·米尔顿多年来一直在说谎,Nikola 通过对公司的技术,包括其氢燃料电池进行虚假宣传,误导了合作伙伴,这些技术从未存在过。
这件事,就发生在通用汽车 20 亿美金投资 Nikola 之后的第三天。
虽然 Nikola 随后发表声明称这些说法“有虚假和误导性”,米尔顿还表示做空 Nikola 的人是特斯拉的粉丝,但事情并没有走向他希望的结果。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司法部相继开始对 Nikola 展开调查。
几天后,米尔顿宣布辞职,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从“下一个马斯克”变成了“下一个贾跃亭”。
Nikola 算是美国造车新势力当中的极端,大起大落的经历听着很刺激。但更多的新势力们,更多被卡在了第一步——资金上面。
Lucid 早在 2017 年就公开了 Air 车型,同时宣布建厂的规划。然而,不管新车型研发或是建厂,都需要大量资金。根据公开的融资记录,Lucid 在 2014 年接受来自乐视和北汽集团的上亿美金融资之后,就再没有资金投入进来,建厂计划随之搁置。
直到 2018 年底,Lucid 从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获得 10 亿美金,才得以继续保持企业发展。不过按照中国新造车的发展速度,Lucid 停滞的一年错过了许多机会。
即便是处在上升期的蔚来,也曾因为“钱”的问题被难住,甚至创始人李斌戏称自己是“2019 年最惨的人”。因为缺乏资金,蔚来在 2019 年不得不采取裁员、降低差旅标准、砍掉部分业务,以保证开源节流。
“一款汽车就差一个门把手没有准备好,其他各个环节都已准备就绪,最后所有其他部门的人都得停下来等待这个门把手。等待的价格是非常高的,一天可能都是千万甚至上亿,那么再多的钱很快也就烧没了。”李斌曾经用一个残酷的例子形容造车所耗费的金钱与资源,这同样适用于每一家造车的初创公司。
美国的新造车势力也“混战”过一番。和中国如出一辙,短短几年内美国成立了多家造车企业,纷纷投入到用电动、智能来革新传统汽车的大潮中去。但论“高光时刻”,中国的造车新势力早已树起标杆。从结果上看,中国早已确立起竞争的基本格局,比美国领先了不止一点半点。
中国新造车头部公司大多已经开始筹备旗下第三款车型的发布,前几款已经发售,获得资金回流。如果销售情况良好,很快就能形成正向现金流,进而产生规模效应。但在美国,除了特斯拉之外,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做到量产。
在这样一个相差悬殊的背景下,中国的造车新势力趁着先发优势,开始向海外进军。小鹏汽车近日将 100 辆 G3i(G3 升级版)运往欧洲,中国电动汽车也正式开始征战海外之旅。
在造车过程的一道道门槛当中,中国似乎正与美国一点点拉开,形成安全距离。
见识过特斯拉“量产地狱”的每个人都知道,即便一家已经快速滚动起来的公司都会有如此大的压力,走错一步都可能会倒下。
还未正式开启量产的各家美国新造车势力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它们的游戏难度还处于“新手”模式,而且游戏才刚刚开始。
(编辑:张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