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TSLA.US)能源业务的逻辑

作者: 建约车评 2020-11-08 14:09:16
埃隆·马斯克在特斯拉(TSLA.US)2020年Q3财报后谈到特斯拉能源业务(太阳能板和储能)时,声称公司的能源业务将会成长为比汽车业务更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建约车评”。

10月21日,埃隆·马斯克在特斯拉(TSLA.US)2020年Q3财报后谈到特斯拉能源业务(太阳能板和储能)时,声称公司的能源业务将会成长为比汽车业务更大,或至少与之相当的规模。

这听上去像是痴人说梦,因为Q3的能源业务营收(5.8亿美元)仅占特斯拉总营收(87.7亿美元)的6.6%,体量仅有汽车业务的1/14。

在这特斯拉的“史上最佳时刻”,电动车业务已不可遏制,能源业务还远未迎来起飞,马斯克却迫不及待地为之画起了大饼。

马斯克的一贯逻辑,是将必然的、不可避免的未来作为自己的预测或赌注,再倾注全力以赴的努力,赢得赌局。

太阳是人类世界几乎全部能量的来源——化石燃料、水能、风能,以及绝大多数我们通常称之为“能源”的东西,都是对来自太阳的能量的存储。

在全部能源形式中,直接将太阳光线转换为电,不仅可避免碳排放,还能消除其他许多能源转换过程带来的环境问题。因此,光伏发电将成为人类文明的终极能源,正是一个必然的、不可避免的未来。

特斯拉正是为了实现这一必然未来而存在的——“加速世界向可再生能源转变”,是马斯克为特斯拉设立的企业使命。

对马斯克而言,其内在逻辑是如此简单明了:

“人类别无选择,只能走向‘可持续性能源’,因为‘不可持续能源’从字面上看就是不可持续的,亦即意味着那不可能是我们长远的未来。”

这看似天真、絮聒的思辨,是马斯克遵从第一性原理得出的结论。

2020年10月13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20》(World Energy Outlook 2020)报告显示,在当今大多数主要国家,太阳能电厂的成本已经低于煤炭和天然气发电厂。

光伏发电的平价时代正式来临,而且其成本仍将持续降低。

针对一名推特用户对以上IEA结论的转载,马斯克热情地评论道:

“这个免费的聚变反应堆(太阳)每一秒都会将约400万吨的质量转化为能量。我们只需捕获其中极小的一部分,就可以驱动整个人类文明。”

翻阅历史,马斯克就像一个喋喋不休的执着的疯子,对人类社会尽快100%转向太阳能的呼吁,已经持续喊了近20年。

在最近的2019年,马斯克曾写道:

“太阳能发电厂的坪效大约是1GWh/平方公里。你只需要在亚利桑那、德州或犹他的沙漠里搭建100英里见方的太阳能板,就足以生产出整个美国所需的电能。”

尽管,要建造一块占地面积近2.59万平方公里的太阳能电厂并不现实,但马斯克给出的数字的确很有启发性。

亦即是说,当1/380的美国国土被分散式的太阳能板覆盖,且配有足够的储能装置时,美国即可完全脱离化石能源,以光伏驱动整个国家的发展。

像往常一样,马斯克的言论带来毁誉参半。在反对的人群中,有人质疑人类是否真能找到有效的技术,来转化和储存如此规模的能量;更有人列出了切实的数据,称根据当前的产能,人类要生产出足够的储能电池,需要连续生产500年。

质疑纵有理,也挡不住马斯克前进的热情。

在9月的“电池日”上,马斯克称将大幅提高电池生产效率、降低单位成本,并在2030年实现3TWh电池产能——这一数字,是2019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的35倍,是特斯拉2019年动力电池装机总量的1818倍,足可见马斯克规划之激进。

电池成本,将是特斯拉企业成败的命脉。

不断降价的电池,将会使特斯拉电动车和储能产品的价格不断下探,抢占燃油车、柴油发电机,以及乃至电力系统的市场份额。

越来越多的太阳能板、太阳能屋顶,将会不断扩大特斯拉生产可再生能源的能力;而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和储能电池,则将构成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密度不断提高的储能网络。

与火电、油气、燃油汽车等传统产品相比,特斯拉提供的产品占据了通向未来可再生能源的“战略高地”。

当这样的产品价格高昂时,只能吸引到追求尝鲜和低碳减排的部分高收入人群;而当其一旦变得比传统产品更低价,则将掀起不可阻挡的席卷之势。

电动汽车,只是人类能源消耗的重要场景之一,而特斯拉要做的事,是垂直整合整个能源链条,包括生产、存储、分配、回收和交易的整个链条,促进可再生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

以上便是特斯拉必须成为一家能源公司的逻辑。

2017年2月,特斯拉正式去除公司名称中的“Motors”字样,改名为“Tesla Inc.”

2016年,马斯克以价值28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将太阳能公司SolarCity,连同其高达34亿美元的负债收至麾下。

这本是一场无需发生的收购,因为就连马斯克自己也承认,SolarCity竟然与特斯拉作为两个分离的公司而成立,多少有些出于巧合。

回到2004年,两个曾与马斯克共度童年的表兄弟,彼得·赖夫和林登·赖夫(Peter and Lyndon Rive),在卖掉自己创立的软件公司后,正寻找新的“改变世界”的创业机会。马斯克鼓动他们去探索太阳能行业,于是两兄弟用2年时间学习知识、积累资源,并于2006年依靠马斯克投入的1000万美元创立了SolarCity公司,由马斯克担任董事长,林登·赖夫担任CEO。

SolarCity的主要业务是通过从第三方采购太阳能板,为美国家庭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为了降低成本,赖夫兄弟在销售和安装环节做足了功夫。公司很快组建起150人的施工团队,一年后,SolarCity在北加州的业务成长到每月安装70套光伏系统。

兄弟俩很快意识到,阻碍业务增长的核心因素是价格——再强的销售团队,也很难将超过4万美元的太阳能系统推销给普通百姓家。于是,林登想出了将设备出租给客户的方案。

当他们带着自己的天才创意找到银行,才得知类似的方案早有其他公司尝试过,但经济上无法创造盈利。

赖夫兄弟并不气馁,想方设法四处斡旋,终于还是推出了开创性的“零首付”太阳能产品:客户仅需在20年租期内按月支付租金,即可长期使用太阳能系统,SolarCity通过银行贷款负担全部的设备和前期安装费用。

在光伏产品享受联邦税率减免30%的政策下,这样的商业模式为SolarCity带来了足以维持运转的收入,公司业务得以从加州扩展到美国其他十多个州。

2012年底,SolarCity成功上市,并在之后连续两年里实现了业务量的翻倍,2014年初,公司客户数量增长到7万名,股价也达到了发行价的10倍,一举成长为美国住宅太阳能系统的领先企业。

此后,尽管也曾做过一些明智的投资,通过创新技术追求产品差异化,但公司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问题、销售团队的激进扩张(最多时曾每星期招募100名新的销售人员),以及在产品服务质量、金融项目风控等方面的失误,最终使SolarCity陷入困境。

2015年下半年,SolarCity股价开始步入下跌轨道。8月,曾预测了安然破产事件的对冲基金经理Jim Chanos表示,相对于能源公司,他更愿意将SolarCity视为一家次贷金融公司,意指SolarCity毫无节制的金融方案充满潜在风险。

赖夫兄弟试图将公司战略从业务扩张转向增加利润,SolarCity开始劝说原本租赁公司太阳能设备的客户,转而购买自己正在使用的太阳能板。公司的商业模式开始不断受到分析师的质疑,2016年,CNBC主持人Jim Cramer将SolarCity的财报会议称为“史上最差电话会议”。

2016年2月,此前因投身于特斯拉和SpaceX业务中而无暇顾及SolarCity发展的马斯克找到林登·赖夫,表示希望特斯拉与SolarCity合并。

其时,特斯拉刚刚发布了家庭储能电池产品Powerwall,并开始在内华达超级工厂提升电池产能。

马斯克之所以在此时选择收购SolarCity,是因为他发现Powerwall的销售和安装流程“极其繁琐而怪异”,因为公司必须依赖于当地的光伏板施工方对设备进行安装。

“这就好像你要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却要单独向另一家供应商购买硬盘组装进去一样,别扭极了。”

马斯克对产品有着像史蒂夫Ÿ乔布斯一样的极致追求,他希望公司能够控制“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产品体验。

并购提议遭到了特斯拉股东们的反对——不仅因为SolarCity糟糕的财务状况,还因为两家公司高层团队之间的密切联系——除了马斯克担任董事长、赖夫兄弟担任公司的实际运营者之外,马斯克的弟弟金巴尔·马斯克(Kimbal Musk),也在SolarCity担任董事。

上文提到的对冲基金经理,长期做空特斯拉和SolarCity的Jim Chanos,甚至将这一并购案称为“无耻企业管理行径的典型”。

为了说服股东,马斯克利用SolarCity此前收购的Zep Solar公司的技术,向人们介绍了创新型太阳能屋顶的魅力:

“你难道不想尝试一种比现在的屋顶更漂亮、更耐用、还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电能的全新屋顶?”

在对外大肆宣传的同时,对内,马斯克也快马加鞭地亲自敦促太阳能屋顶的样件开发工作。

Zep Solar利用其独创的面板固定系统(Panel Mounting System),开发出了一种“立边咬合式”太阳能屋顶产品。

起初,马斯克先是声讨他们在用“一坨狗屎”浪费自己的时间,然后又要求他们做出更好看、更令人震撼的设计,并使用玻璃材质,最后,仅用了几个星期时间,Zep Solar就和特斯拉团队一起完成了Solar Roof的展示样件,马斯克随后在好莱坞环球影城为这款新产品举行了夺目的发布会。

在集齐太阳能板、太阳能屋顶、储能电池和电动汽车这几个开展能源业务的产品拼图的同时,马斯克还颠覆了SolarCity原有的商业模式:庞大的销售团队宣告解散,太阳能产品转为与电动车和储能产品一样,通过公司网站直接销售。

借助SolarCity在纽约州布法罗市的场地,马斯克制定了庞大的“2号超级工厂”计划,希望通过建立高达1GW的太阳能板产能,并借助收购创业公司Silevo的光伏板技术,大幅降低太阳能产品的价格,以使更多家庭能够承担。

但计划的实施并不顺利。Silevo的试生产线未能实现提升生产效率的目标,而光伏板市场价格在2009-2016年间下降了75%以上,这使得特斯拉生产的产品毫无成本优势可言,马斯克不得不在2017年搬来松下当“救兵”,帮助其生产太阳能板。

紧接着,商业模式的转变、SolarCity品牌的逐渐淡出,以及2号超级工厂产能为Model 3让步等多方面因素,导致SolarCity在被特斯拉收购后,业务量持续缩水。到了2019年,其太阳能板装机量已经被竞争对手Sunrun和Vivint Solar反超。

图2:2013-2019年美国家庭光伏市场份额变化(来源:Greentech Media)

这是可以想象的,2017年底至2018年中,Model 3的交付压力使特斯拉陷入“产能地狱”。在最艰难的岁月里,马斯克甚至亲自搬进了弗里蒙特工厂,整个公司上下的全部事务都为提高电池和车辆产能让步。

11月3日,马斯克再度在推特上重温了这段艰难的岁月:

“最接近(破产)的时候只有大约一个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从2017年中期到2019年中期——提高Model3产量都带来了极端的压力和痛苦。(那时候简直是)生产和物流的地狱。”

尽管如此,马斯克却一直没有停止开发新的能源产品。2017年3月,特斯拉发布第二代家庭储能电池Powerwall 2,最高输出功率比第一代产品提升3.5倍,达到7kW,容量为14kWh,并最多可支持将6个Powerwall串联,为家庭提供清洁电能,并提高家庭对电网断电、自然灾害等的应对能力。

针对商业、工业及小型公用事业,特斯拉开发出中型储能电池Powerpack,其最高功率130kW,储电量可达232kWh。

2019年,特斯拉推出了用于大型公用事业的巨型储能电池,Megapack,总储电量高达3MWh,并配备一台功率为1.5MW的逆变器。

图3:特斯拉储能产品(来源:公开数据;整理:建约车评)

依靠以上三种储能产品,特斯拉具备了在家庭、工商业建筑和公用事业三种尺度上的储能配套能力。

与此同时,每当稍从汽车和航天业务抽身,马斯克便会不遗余力地为公司的能源业务摇旗呐喊。

2019年,特斯拉重新打包太阳能屋顶产品,推出月租50美元即可免费安装并使用Solar Roof的服务。2019年Q3,不仅特斯拉储能装机量达到历史新高的477MWh,同时太阳能装机也实现了48%的环比增长,达到43MW。

尽管这与SolarCity巅峰时的2014年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但随着Megapack的推出,特斯拉能源业务的上升之势似乎已不可阻挡。

面对此局面,马斯克迫不及待地表示,特斯拉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大型能源提供商”。接着,马斯克抛出了“特斯拉能源业务体量将超过汽车业务”的理论。

然而,卫生事件的出现,让马斯克的乐观预计在2019年Q4之后戛然而止。2020年上半年,特斯拉能源业务装机量同比下滑明显,同时期的汽车业务却保持了坚挺。

图4:2016年Q3-2020年Q3特斯拉储能装机量变化(来源:INSIDEEVS)

到了刚刚过去的2020年Q3,特斯拉储能装机量同比涨逾59%,以759MWh再创历史新高。同时,自SolarCity被收购之后就一直下滑的太阳能业务,竟也迎来了久违的同比增长,涨幅33%。

早已习惯了因说大话而被讥嘲的马斯克趁机再次强调,特斯拉能源业务未来很可能将超过汽车业务,而光伏产品将成为特斯拉的下一个“杀手级产品”,并表示这一趋势从2021年开始就将显露。

图4:2016年Q4-2020年Q3特斯拉光伏装机量变化(来源:INSIDEEVS)

2020年10月,特斯拉工程及建设总监迈克尔·斯奈德(Michael Snyder)向媒体介绍道,特斯拉已在全球各地运营有120个“微电网”项目。

斯奈德接下来的讲解至关重要:

“提供‘即插即用’式的微电网系统,对储能平台的推广至关重要。从工程的角度看,微电网并非是另一种单独的产品,而是对Powerpack储能电池软硬件应用的延伸,以及产品、系统测试生态持续进化的结果。无论在大型电网项目,还是小型微电网项目,我们部署在每一个项目中的软硬件都是完全一样的。这使得我们能够集中资源提高产品的性能,而后像对汽车的OTA升级一样,对所有储能项目和应用进行改进。”

通过极致的电池产能扩张,不断降低成本,同时研发出全球最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及其他部件,并持续提升——特斯拉在储能业务中的打法,与其在汽车业务上的策略并无二致。

斯奈德相信,在“并不遥远的未来”,特斯拉就将实现在全球运营1000座微电网。

10月27日,特斯拉宣布在英国市场推出全新的“能源计划”,将拥有Powerwall、太阳能屋顶和特斯拉电动车的用户,纳入到“虚拟发电厂”平台,旨在为清洁电力的生产方和需求方搭建交易媒介。

特斯拉在其官网上如此描述该业务:

“‘特斯拉能源计划’是专为装有太阳能板和Powerwall的家庭提供的能源收费体系,它不仅可提供100%清洁电能,还能为用户节省超过75%的电费(以每个家庭年均使用电能8000kWh为测算基础)。”

所谓“虚拟发电厂”,是指将所有已安装的大大小小的太阳能板和Powerwall设备,看成是一张统一的电网系统,以最优化的分配方案,向用户提供低价电力,并向公共电网出售多余的电力。

为此,特斯拉开发出了一套智能化管理软件Autobidder,其功能顾名思义,是通过自动匹配发电方和用电方需求,以实时控制和交易平台的形式,管理和优化设备运行策略,最大化各方收益。亦即,将用户安装的太阳能板和储能电池等资产“货币化”。

从本质上说,这是对能源的市场化、自主化。

随着越来越多的Powerwall和光伏板装机,这座“虚拟发电厂”的产能将变得越来越庞大,规模效应将会使安装成本持续降低,从而吸引更多家庭选择安装太阳能屋顶,直至有一天,这套体系将完全取代传统能源……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对太阳能板还是储能电池,特斯拉都非常注重系统安装的速度:

10月21日,特斯拉宣称已通过一个示范项目,成功展示了在1.5天之内为一座民居安装整个太阳能屋顶的技术。

而在一块3英亩的土地上部署一座由Megapack组成的250MW/1GWh零排放发电厂,所用时间为建造同等规模传统化石燃料发电厂的1/4。

短时间内祭出动作不断,马斯克确然展现出了为能源业务按下加速键的决心。

他的逻辑简单直接:高效率和低成本将换来不断攀升的销量。量变终将带来质变。

2019年12月,马斯克在一封公司内部邮件里向特斯拉员工宣布公司年底冲刺的两大任务:

为所有订车用户完成交付;

大幅提升太阳能产品的安装率。

任务1的完成结果令人满意:2019年全年,特斯拉在全球售出超过367,500辆电动车,同比2018年增幅超过50%。到了2020年,虽受到上半年卫生事件影响,特斯拉仍在前三季度销售316,820辆电动车,全年销量有望达到50万辆。任务2的完成情况却差强人意:2019年三、四季度装机量虽有提升,却难掩仍远低于SolarCity时期的尴尬。到了2020年,形势并未有太大改善——在上半年低迷之后,Q3大幅增长,于是马斯克再次抛出“超越汽车业务”的豪言……经常有人将特斯拉能源业务称为“受人忽视的板块”,可实际情况是,在美国庞大的分析师群体中,一直关注特斯拉能源的大有人在。投资界传奇Ron Baron曾预测,特斯拉能源业务有望在2030年前后,以单独业务单元达到5000亿美元市值。考虑到能源领域浩瀚如海的市场空间,以及特斯拉公司面向能源业务的使命,这样乐观的预测似乎不无道理。但争议点在于时间节点。更多分析者认为,能源业务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维持在特斯拉总业务量的10%-20%。他们如此判断的依据看上去更有说服力。来自华尔街投行KeyBanc Capital Markets的光伏行业分析师Sophie Karp表示:“特斯拉汽车就像一个香奈儿包,人人都想拥有它。但太阳能板和储能电池提供的只是电,一种高度价格竞争化的普通商品。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也不在乎)自家屋顶上的太阳能板是谁提供的。也许特斯拉最终能找到突破口,但这需要大量的管理工作和关注度。”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Vivek Wadhwa则认为,如果特斯拉希望能源业务在其业务构成中占据更大比例,需要更加聚焦于技术创新和成本下降,因为“就目前看来,他们并未在能源领域掀起像在汽车领域那样的革命性曲线。”的确如此。电动汽车诞生于一百多年前,但直到特斯拉用Roadster重新定义了“电动汽车”,它才开始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产品。马斯克需要做的,是像重新定义电动汽车一样,将能源作为一种产品来重新定义。说到底,马斯克将更多资金、资源,乃至他本人的时间投放在哪个领域,就能在哪个领域获得更快的发展。但针对电池资源的分配,有限的电池产能,正在迫使特斯拉做出更现实的经济抉择。“从利润率的角度看,将电池放在电动车里,显然要比生产太阳能电池和储能装置利润更高。”Karp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便是马斯克如此看重电池的生产效率提升、产能扩张和成本下降的原因。也正因为此,特斯拉在“电池日”上发布的信息,很可能将是马斯克商业帝国兴荣趋势的指向标。

结语

截至目前,在特斯拉的内华达超级工厂,松下已投产35GWh电池产能,足以供应50万辆电动汽车使用。但这还远远不够。据松下电池技术副总裁Celina Mikolajczak透露,该工厂目前的完成度仅有30%,而总体规划产能为150GWh。此外,在纽约州的2号超级工厂、上海的3号超级工厂、柏林的4号超级工厂,乃至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马斯克都在疯狂地寻求扩充电池产能。这是因为,无论是节节攀升的电动车业务,还是蓄势待发的能源业务,都需要大规模的电芯单元,充当“构筑大厦的砖块”。特斯拉在能源业务中的投入和竞争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池的成本和产量——不断下探的电池价格,将会带来特斯拉汽车的继续降价和销量提升。而在汽车业务上取得更好的业绩,将为马斯克提供更多的资金、资源和精力,用以在能源业务发力。尽管警钟已在此前敲响多年,但来到2020年的特斯拉,还是将全球汽车行业搅得天翻地覆。作为马斯克眼中的下一个目标,能源行业的巨头们需快做打算。

(编辑:李国坚)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