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前瞻|微创(00853)的暴跌,能否靠亲儿子微创心通“止血”?

微创医疗分拆微创心通赴港IPO,又一家医疗器械大牛股?

自港交所允许未盈利生物企业上市以来,已有大批生物医药股问世,在此背景下,诞生了无数优秀的投资标的,而且新鲜血液还在不断涌来。

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成功登陆港交所的医疗保健企业合计18家,其中仅沛嘉医疗(09996)和康基医疗(09997)两家属于医疗器械企业,其他多数为生物制药企业。和生物制药大面积上市相比,医疗器械企业则显得微乎其微。

image.png

上一次港交所有医疗器械企业上市的消息还停留在6月份,沉寂了近半年,港交所再次传来医疗器械相关公司上市的好消息。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据港交所11月6日披露,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心通)向港交所递交板上市申请,摩根大通、花旗以及中金公司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实际上,微创心通此次递表市场早有预期,毕竟在今年4月份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时,吸引了如AUT-XVI Holdings(母公司是高瓴资本)、LBC Sunshine Healthcate Fund(由清池资本有限公司管理)等机构拿出1.3亿美元为其买单,这也让微创心通估值累计达到11亿美元。

投前估值就达到11亿美元,且是微创医疗(00853)旗下的子公司,想必微创心通也有其过人之处。那么微创心通质地到底如何呢?

仅一款产品商业化

据智通财经APP获悉,微创心通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心脏瓣膜疾病领域,覆盖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外科瓣膜以及手术配套产品。其中,公司仅一款产品主动脉瓣产品VitaFlowTM已实现商业化,第二代TAVI产品VitaFlowII已在中国完成临床试验注册且正在欧洲进行临床试验,在2020年10月向国家药监局提交VitaFlowII的注册申请,计划于2021年底前申请VitaFlowII的CE标志。5个经导管二尖瓣(TMV)在研产品及两个二尖瓣返流经导管瓣膜(TVT)产品。

image.png

由于公司的首款产品VitaFlowTM在2019年8月才开始商业化,因此2019年之前公司并未有产品商业化收入。在首个产品商业化后,2019年至2020年7月31日止,公司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150.2万元(单位下同)以及4844万元。

2018年至2020年7月31日止七个月,分别亏损6026.3万元、1.45亿元以及1.93亿元,剔除优先股造成的亏损因素,2018至2020年前7个月,公司分别亏损6026.3万元、1.36亿元以及1.64亿元。

image.png

再看毛利及毛利率,2019年度及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七个月,微创心通销售VitaFlowTM的毛利为630万元及2099万元,毛利率分别为29.3%及43.3%。尽管公司毛利率大幅提升,但和其他医疗器械公司60%以上的毛利率相比,微创心通的销售毛利率显得十分低。

不过这也和生产量以及销售量有关,截至2020年7月31日止,微创心通销售VitaFlowTM601件。产品销售数量少,因此在原材料供应商中,微创心通话语权相对较弱,且由于没有大规模的产品销售,也使得单个产品销售费用高,所以导致微创心通毛利率低,不过随着公司新产能的投放,这一局势会得以改观,毛利率或继续提升。

截至2020年11月1日,公司在上海拥有两家符合GMP标准的制造工厂(即南汇工厂及张江工厂),总建筑面积约为3863.8平方米,其中张江工厂主要用于在研产品的研发,而南汇工厂则主要用于VitaFlowTM的商业化生产。目前公司已委聘第三方在上海建造一个总建筑面积约为13000平方米的新生产区,新的生产区预计将于2022年开始生产,其将显着提升公司的产能。

空间大,渗透率低,但竞争压力也不小

对于TAVI来说,其市场空间非常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19年,全球约有2.13亿名心脏瓣膜疾病患者,该疾病导致260万人死亡,预计全球TAVI市场规模将以12.9%的年复合增长率从2019年的48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100亿美元。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TAVI市场相比,中国的TAVI市场渗透率极低。2019年,中国进行了约2400例TAVI手术,渗透率为0.3%,而同年,美国进行了约66800例TAVI手术,渗透率为23.4%。

对于渗透率只有0.3%的中国市场来说,需求是远远没有被满足的,从微创心通产品上市后的销售情况也能反应出这情况。自2019年8月微创心通的VitaFlowTM商业化开始,短短的5个月里,微创心通共销售271件VitaFlowTM,共实现营业收入2150.2万元,平均每月销售54.2件,每月完成430.0万元销售额。而在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下,2020年的7个月里,微创心通销售了601件VitaFlowTM,共实现销售收入4844万元,平均每个月完成85.8件,销售效率同比提高58.3%,单月销售额692万元,同比提高60.9%。

image.png

行业空间大,市场渗透率低,理论上来说,微创心通处于一个极牛的赛道,但实际上行业间的较量早已开启,目前共有四款TAVR产品在中国获批上市。其中,三款产品来自国内公司,包括杰成医疗的J-Valve、启明医疗的VenusA-Valve以及微创心通的VitaFlowTM。爱德华生命科学的Sapien3瓣膜系统于今年6月获批,成为国内上市的首款进口TAVR产品。

image.png

而微创心通的进入使的TAVI行业开启了价格战。相比于启明医疗的24.8万元,微创心通的产品终端价只要19.8万元。由于微创心通的降价抢市场,使得启明医疗的收入增速直接从2019年全年的102.3%降至至-5%。

除此之外,TAVI国内渗透率低本身也有很多的原因。

首先,TAVI手术费用极高,并且全部自费。一般一台TAVI手术的费用在三十万至四十万,并且需要患者自己缴费,医保并不报销。

其次,与传统的开胸术式比起来,病人需要严格的筛选,指征比较严格。部分医院规定,病人要在70岁以上。因为TAVI使用的瓣膜比传统的瓣膜质量上还要再差一点,使用寿命也相对短一些,可能在十年以内。一般适用于高风险的病人。

第三,医疗团队组建难度较大。TAVI手术需要心内科、心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医生配合,有的医院还需要超声科的配合。若手术过程中出现掉落、位置不对、位置不好等情况,需要心外科医生进行抢救。目前TAVI手术多由心内科医生进行手术,部分医院由心外科医生进行手术,心外科医生进行手术是趋势,但是绝大多数医生还需要教育实践。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604家具有TAVI手术资质的医院,但是仅156家医院开展了TAVI手术,间接说明了组建手术团队的困难性。

所以想要提升TAVI行业渗透率,一方面要进行多方面的市场教育,组建手术团队;另一方面产品降价,或通过医保手段从而实现行业的快速扩容。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冠脉支架才全国刚集采结束,尽管短期内TAVI不会有集采的风险,但若被纳入医保,先不说医保谈判会压低产品价格,随着后续全国耗材集中采购的推进,TAVI也会有集采的风险。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