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春节档排片战已经开始,能否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作者: 智通编选 2021-01-11 15:06:11
对于争来抢去的排片率,能否找到更好的平衡点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起拍电影”,作者 吕世明。

距离春节档还有足足一个月的时间,暗潮已经涌动。春节档几乎所有片方都已经开始向影城表达自己的预期排片了,这也许是即将到来的春节档第一场交锋。

“他要45%,她要35%,随随便便一个片子都是30%起,现在明确定档并协商排片率的累计起来估计超150%,要是每家都满足的话,300%可能都不够。”

一位心力交瘁的区域排片经理如是说,她同时也表示自己的片子虽然现在有不错的热度,但面临着来势汹汹的其他同竞影片,仍然是很忐忑的,毕竟今年春节档所有人的压力都照比往年更为巨大。

其实当中国电影市场扩容后,区域发行经理开始更多的执行驻地功能起,“排片率”和“排片指导”便成为内地竞争最为激烈的一部分,能够争取到更高的排片率也是片方和发行方的重中之重。

那么对于争来抢去的排片率,到底有没有可能达到一个平衡点呢?

影管&院线,统一最好最便利最安全

在没有电商和平台方过多干预的情况下,多部影片在同一档期内的排片率和排片指导,主动权还是掌握到院线和影管公司手中,这其中更多以院线自身对影片的判断为最重要的依据,同时也要兼顾考虑到所属公司是否是影片的出品方。

伴随着内地电影市场的近一步发展,大家要面临的各个方面的压力和风险都在陡增,原来是电影院排什么观众就得看什么,尽管有多部影片同时上映,但最优质的银幕和最好的时间段都给予了影管和院线最侧重的影片。

不过当同一区域内其他影城将同竞影片中的优质产品向更优质时段倾斜时,同时伴随观众自身的成长,这种以卖方市场为核心的机制就逐步在被瓦解。即便如此,院线和影管公司仍然力图切实掌握排片率的分配权。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对于任何一个院线和影管公司而言,他本身实际的效益产出还是集中到票房方面,上一层公司的票房收益并不能完全落位到自己手中,自己如何配备排片率,也是自己能够赚取更大收益的唯一途径,也是其能够游走并平衡更多片方的唯一砝码。

正因如此,即便出现了平台方和电商的低价&返现诱惑,院线方面也更愿意把主动权掌握到自己手中,这也是近两年院线方更多急于要摆脱电商控制的原因之一。同时,作为一个有各种长短期计划&规划的公司,让旗下所有的影城都执行统一的排片标准是非常必要。

这里如果抛开区域不同对于影片不不同的适应性,至少在起片的首个周末,让旗下影城执行同一标准,既是院线影管公司效能的体现,也是可以起到未来和其他片方商洽的一个重要指标。

换句话说,尽管面临不同的影片,影城照理是应该最有发言权和排片权的,但考虑到安全&保险因素,避免影城方面和私底下发行方有灰色交易,影管院线对于直营影城的排片率控制是非常严格且没有太多协商余地。

发行方格外在意,但排片率和上座率相互制约

“不说太远的,就刚刚的跨年档来看,想都不用想,东北地区整体《温暖的抱抱》排片率是刚刚的,如果不是卫生事件和寒流,这次影片的票房还能上一层楼。”

某东北地区院线经理谈到排片率的问题时说道,其实发行方之所以看重各个地区的排片率,更多还是希望影片可以在所有区域都有较好的下沉效果,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二线市场的整体效果是最好的,排片率如果可以在这些地区维持住,那么未来的下沉便指日可待。

当然大部分内地的区域发行几乎都是从影城走出来的,也几乎都还和影城有着多多少少的藕断丝连的关系,不过这种关系在面对影城日益收紧的排片指导压迫下,能够争取到5%,已经是巨大无比的面子了。

5%对于一个多厅影城可能也就2场,对于只有4-6个厅影城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大部分片方所期望的往往会更高(也更不切合实际)。

大部分发行方对于一部即将上映的影片,第一时间更多是考虑和参考自己过往同类型影片在类似档期中最高的排片率为基准,按照惯例这个标准是没有问题的,同时一些有IP基础的续集和受到市场期待的影片,他们本身就容易在开始被市场低估,需要在续作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排片率。

譬如2015-16元旦档上映的《唐人街探案》,其首日排片率达到28.7%,但续集在2018春节档上映时,排片率因多部影片同时上映被压缩到25%,但仍然排到第二位,最终经过市场的考验后,排片率上升并稳定到31%左右。

不过最初的发行方和片方肯定是寄希望首日的排片率要更高,但受到各种市场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在春节档和类似档期,具备二十亿+的影片可能有四五部之多,除了旗下院线可以全力支撑之外,最终平衡的结果便会压榨首日排片。

别看排片率有所降低,反过来所带来是上座率的提升,《唐人街探案》在上映的头三天都是上座率最高的影片,较低的排片率反而刺激到观众集中到同一个影厅内,这可能是其他片方始料未及,同时社交媒体这几年的不断延伸,也让上座率高的影片更有机会扩散影响力。

其实发行方大多时候也会理解影城的方面的无奈,虽然现阶段重点档期影片的曝光程度在提升,但影片是否真正适应市场是很难判断的,影院方面更多会从保险的收益方面出发,将前期空间预留给“先付款”的发行方和片方。

发行方或多或少也默许这一点,大家彼此心照不宣而已了。但针对不同地区,发行方还是要投入不同的力量,这里并不会因为某些区域对于某类型影片有相对的刚需便要减少投入费用,而是需要依据此因素更多的把有限的费用投入到更容易出效益的地区,毕竟观众的观影习惯很难在短期内被改变。

合理统一安排,多方位平衡,好片不会被埋没

其实刚刚过去的贺岁&跨年档能够再次创下新高,对于行业内外是很欣慰的,不过所有影片均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刻意调整了起片时间,也多少增加了一些市场的负担和排片压力。

从发行方和片方自身的角度来考虑,他们更多会参考过往同类型影片的数据和占比,也会考虑到影片的特定类型和参照观众群体的消费习惯,会认为以往的零时即生效的发行策略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但对于院线和影管公司而言,影片既然宣布了固定的档期,适不适应市场更多要由影管公司去判断和安排,同时多部影片起片时间的不统一,对于影城方面的时间安排,也特别容易产生错误,对于观众而言,产生歧义和误解的可能性也存在。

尽管大部分观众更多习惯的观影时间是周五晚上和周六日下午,不过观众近些年所培养成的观影习惯便是全天候都可以在电影院观影,同时大家更希望在自己方便的时间能够选择到自己想看的影片。

不使用统一的上片时间,还去追求较高的排片率,这似乎也是目前很多发行方比较在意的一方面,对于影城方面的安排,往往容易捉襟见肘,很难做好平衡。

其实目前来看,大部分发行方在第一时间所提出的要求往往是背离市场规律的,例如今年即将到来的春节档,几乎所有已经提出排片要求的发行方,均提出35%起步,最高达到45%的排片要求,即便普普通通一部影片,也都会喊出30%的市场要求。

其实在平日里,所有的这些要求均没有任何问题,均可以顺利实现,去年上映的《八佰》首日占比可以达到57.1%,国庆档《姜子牙》和《我和我的家乡》占比也达到35%左右,《复仇者联盟4》首日占比更是惊人的82.6%。

但这是在仅有一两部头部影片的时期,2019年春节档没有一部影片的首日排片可以超过21%,前三天甚至没有一部影片的排片率超过25%,所有影片均无法达成任务指标。

到了今年春节档,依据目前多方面的消息汇总,目前定档的七部影片如果都达成自己的排片率,其排片率累加预计要超过300%,但最终我们的份额始终是100%。

好在于内地目前的银幕数量和场次空间是充裕的,去年国庆档在市场未能100%恢复的基础上,《姜子牙》和《我和我的家乡》首日场次在14-15万场左右,这已经比2019年同期国庆档的《我和我的祖国》以及《中国机长》高出了不少市场份额。

其实大家之所以争夺市场份额,更多还是要完成既定的计划,毕竟这是一个非常有显著效果的数字指标,但中国电影观众目前已经逐步成长为并不是你什么影片安排的多,我就一定要去看什么的地步。

内地电影发烧友和喜欢尝鲜的观众还是会乐此不彼的在首日涌入电影院,他们也不会很在于和在乎什么时间和场次,但他们的口碑往往会第一时间左右未来观众的入场倾向,排片率也许会随着他们的口碑而逐步调整到市场最合理的区间吧。

(编辑:张金亮)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