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能相对论”。
特斯拉(TSLA.US)降价之后,好像把电动车行业潜水的大鱼“炸”出来了。国内除了传统的造车新势力对特斯拉的反应外,1月5日,富士康集团宣布,花2亿美元拯救拜腾汽车,而富士康曾经投资过拜腾早期的母公司;1月11日,又传出苹果(AAPL.US)要与现代签约造车,一时间,本来稍微平静的电动车行业又开始起波澜。难道电动车的大鱼时代到来了么?
Model 3/Y必须成为福特(F.US)的Model T?
只要特斯拉不想把Model 3/Y做到福特Model T的杀伤力,汽车行业就还会有短暂的平静。
因为“智能相对论”可以很肯定地说,要是特斯拉早有如此打算,就不会三番五次调整价格,而会一次杀到底。现在特斯拉留有余地,除了产能无法跟上的原因外,还有自己的小私心,它也需要借Model 3/Y实现良好的现金流。
现在,产能增加的特斯拉在价格方面会更灵活,比如这次1月1日的降价,起因是国产Model Y上市,生产和销售成本降低,自然就把价格压低了。但特斯拉留的余量也不小,而根据成本计算,特斯拉其实还有更广阔的降价空间,也就是说特斯拉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再放大招。
国内造车新势力已经感受到了压力。李斌就在蔚来推出其二手车业务的时候说,“特斯拉想成为大众福特,而蔚来要做电动车界的奔驰(DMLRY.US)宝马(BMWYY.US)。”并明确提出不降价,还要用官方的二手车,保障用户的利益——提高汽车保值率。
有分析就说,蔚来(NIO.US)这种模式,更像是圈子营销,的确大家其乐融融,但不利于破圈,即销量很难与其他模式媲美。也有人说,蔚来是割新用户的“韭菜”,而特斯拉的刀法是割老用户的“韭菜”。问题在于,新用户必然要比老用户多,如果这个刀法宁愿吓跑新用户,也要抱残守缺,只能说明,要么就是卖不了那么多,要么就是产能跟不上。
而且目前蔚来的服务标准和供应链水平,能支撑到多少销量还不好说。蔚来也以服务见长,所以在1月9日发布的ET7轿车的时候,李斌说,没有把特斯拉当做对手,而是把短期对手定位于BBA,而把长期对手定位于苹果。果然是特斯拉大哥没努力,小弟就要造反了。
当然,蔚来的反应可能有点过激,并且在ET7的发布上大秀肌肉,还发布一块将在2022年四季度上市的150kWh电池,展示出技术上的优势,好像有羞辱特斯拉的意思。其实特斯拉或许真没有针对谁的意思,这次降价可能更多针对自己的,它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了产能。
因为特斯拉为了产能,可以连自己人的都“杀”,比如在2017年后,特斯拉量产了Model 3,它就慢慢放弃了Model S/X,导致Model S/X销量一路走低,到了2020年,Model S/X降低到了2017年的60%。有传闻今年Model S/X换代,但只要销量不好,它就不会得到马斯克的青睐。
而且从上游的产能来看,特斯拉2021年的产能增加估计在20万左右,这个产能甚至还不能满足Model 3/Y的增产需求,也就是说,Model S/X要么就快速降价,要么可能被继续排挤。主要原因可能是Model S/X用的电池太多,单产效率远不如Model 3/Y。
还有一个事情可以说明的特斯拉对产能提升的痴迷,特斯拉在2019年为了面子,特意造了一台Model S Plaid与Taycan对刚,发誓要把Taycan比下去,结果纽伯格林没跑完,也没了下文。面子远没有营收重要,所以蔚来不把特斯拉当做对手,ET7也不甘愿与Model S对刚,也是有道理的。
但你不惹它,它就不惹你了么?Model Y的降价已经很难让国内造车新势力安睡了。
加上特斯拉在2020年融资了120亿美元,已准备好了厮杀的弹药,造车新势力也纷纷学样开启了囤钱模式。理想12月4日再融16亿美元,小鹏12月7日融资21.6亿美元,蔚来在12月11日的融资并没有公布具体信息,估计能达到25亿美元。这些钱绝对不是为了它们之间互博,而是可能要应对更大的鱼。
根据蔚来透露,融资额将有60%用于新产品和新一代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考虑到未来特斯拉还将降价,蔚来不降价只能用技术和服务去拼,这种安排并非没有道理。而理想现在没有纯电动车,可能受到的直接冲击会小一些。
因为接下来的一年,的确会更为凶险。现在上游电池原材料在涨,汽车电子也在涨,铜铝等金属也在涨,有的涨幅还不小,特斯拉用Model Y设定的价格标杆,也会让国内才轻松一点的造车新势力抵挡不住。特斯拉的做法等于是下游封死了价格,上游特斯拉还在抢电池资源,这怎么也不像是去“屠杀”燃油车的,更像是给新势力致命一击的。而且一旦特斯拉换上磷酸铁锂电池,还会来一次“屠杀”。
就算是特斯拉把“屠刀”对准燃油车,误伤的也绝对是电动车同行,同时对于新进入者以喝阻。以特斯拉现有的产能,也很难撼动传统同价位燃油车地位。比如在在25万以上的车型里,2020全国销量接近340万台,Model 3大约占14万台,占比4.1%,与电动车的平均占比差不多。
“智能相对论”以为,现在着急的并不是燃油车企,而是与特斯拉要竞争的电动车企,而以燃油车企在电动车领域的布局来看,燃油车企届时的反扑也会很激烈,这也是特斯拉要猛做产能的原因。
但同时,特斯拉还无意把Model 3/Y做成电动车领域的福特Model T,但并不表示Model T不会存在,它或许已经悄悄来了——五菱宏光Mini EV上市20天销量突破15000辆,9-12月连续登顶中国新能源销量第一,12月销量更达到了35388辆,5月份上市以来,一共销售127651辆,它的意外走红好像是对特斯拉的无情嘲讽。
特斯拉反而被自己设定的条条框框给限制住了,我们倒不是说要特斯拉去做这种超便宜的车,而是说特斯拉要引爆市场,还真需要当年福特推Model T的干劲。
蔚来的“服务”能否顶住特斯拉的“价格”
这实际是个行业问题,只是蔚来冲在了前面。
就在特斯拉还要思考Model 3/Y是否能成为福特的Model T,市面上已经有反对的声音。
蔚来在面对特斯拉的压力的时候,选择不降价,而且在1月3日发布官方二手车业务的时候同样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从蔚来透露的消息来看,蔚来并不是把自己定位在产品生产商,而像是服务提供商。
李斌曾说,蔚来全球第一家“用户企业”,他还说,“包括特斯拉,都是在取悦未买车的人,我们主要服务已买车的人,蔚来会亲力亲为地做每一件事,我们的投入重点在这”,再一次厘清了与特斯拉的不同——蔚来要用服务硬刚价格。
这里就牵扯一个问题,就是厂商各自的优势。比如蔚来现在与特斯拉去打价格战,那里是特斯拉的主战场,特斯拉从Model 3开始就进行极端的成本控制,奔着福特Model T的方向去的,而且生产方式也是沿用福特的垂直整合模式。我们且不讨论蔚来是不是应该降价,设若迎战,在特斯拉的优势区域,蔚来怎么也不可能有胜算。现在迎战只能是自取其辱,在策略上就不是明智之举。
但是不是就一点机会没有了?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欧洲,Model 3也遇到了挑战……去年11月份就被大众的ID.3和雷诺的Zoe超越了。而在挪威,特斯拉曾经长期占据榜首,也被ID.3超越。
在性能和自动驾驶方面,ID.3和Zoe显然比不过Model 3,不过欧洲与美国的驾驶环境大不相同,或许Model 3在美国广阔的地界上自动驾驶很有优势,却未必适合欧洲这样的短途为多的应用场景。并且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方面也偷了懒,实际上像奔驰做的代客泊车可能更有实用价值但难度更高,因为城市里的泊车化时间更多。那就是说,特斯拉的策略在某些地域也会失效。
而蔚来的用户服务体系优势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当然对于坚决不降价,“智能相对论”不做评价,这是商业模式的问题,蔚来有未来的模式,特斯拉有特斯拉的模式,不可能都做成一样。李斌就说,“特斯拉是按照成本定价,所以只要成本下来了就降价。
我们的车从发布价格那一天起有两个原则,第一是不降价。另外,我们把长期的,到一定量以后的毛利已提前考虑好,我一开始接受没毛利、负毛利、毛利不高,量上来有一个合理的毛利,我们不是简单地按照成本定价”(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也就是说,蔚来产品的价格,已经综合考虑到前期因为产能不足赔钱的问题,比如因为蔚来前期产能不够,蔚来还向江淮支付过6.04亿的亏损补偿和费用。当然到了后面有了毛利,就不能把以前的成本给一笔勾销。这与互联网先砸钱拉新,然后再借助用户的规模效应挣钱一样,蔚来实在的地方是“不杀熟”。但纵观苹果不降价的历史来看,到了一定程度,或许就比较难坚持。
而蔚来的服务现在是建立在规模不大的基础之上。比如早期车主就反应,只要某个地区有蔚来车主,蔚来都会在当地有工作人员跟进,车主都表示这样的成本太高了,一旦蔚来的销量大幅增长,蔚来这种服务是不是就难以维系或者服务品质就难以保证了呢?
同时,汽车的角色已经多样化了,汽车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服务性质的产品。其次,汽车本身提供了一个可支配空间。针对这两点,前者有服务商提供——比如滴滴,而后者涉及到如何理解和利用汽车这个支配空间,就成了新服务诞生的可能。
现在特斯拉也在借用提升智能座舱的粘度来让更多的人留在汽车内。比如OTA更新游戏,用方向盘玩游戏等等,这也是服务的一种,而且还好收费。蔚来推出的ADaaS(自动驾驶服务),按月租赁,也是一个方法。
电动车也的确让人花更多的时间留在车里,有人甚至会租共享电动车睡午觉,只是为了它用电空调很放心;一些房车出行开始用电动车做拖车,很容易就解决了电的问题。甚至一些人冬天开车测试续航,零下二十多度开空调睡在车里,比酒店划算多了。的确,车这个空间需要重新认识了。
英国的租赁网站Vantage Leasing调查发现,20%的人享受一个人呆在车里的时间,甚至超过了跟自己另一半一起的时间。而1/7的男司机表示自己曾经谎称要开车去哪里或者干脆以洗车为由来逃避和家人一起的时间(来源:吴晓波频道)。而且电动车充电站已经快成为中年男人聚会的新场所了,电动车又喜提一项功能:同性交友利器。
这些细枝末节,专注制造的特斯拉能考虑得到么?反而是蔚来这样的厂商的优势。而且服务这东西,习惯了就很难回去了。
所以只能说,蔚来和特斯拉在两个方向上的努力,会完善和丰富用车体验,并不是取代的关系,特斯拉降价能大卖,蔚来不降价也有它的市场。人的需求多样化,不可能整齐划一,就看服务敏感还是价格敏感型用户了。再去质问蔚来为什么不降价,怕是也得不到答案。
电动车之路注定是孤独而不平坦
先行者就是孤单的。特斯拉、蔚来、理想(LI.US)、小鹏(XPEV.US)都是孤狼角色。
很长一段时间,特斯拉的目标很清晰,是要跟空头作战,而且没有帮手。马斯克甚至做了一条“空头”短裤来讽刺那些死缠烂打,紧咬不放的资本。据说,特斯拉是美国股市上空头资金最多的股票,排第二的是苹果。因为特斯拉,空头已经损失了超过300亿美元。
机构股东 左:埃克森美孚 右:通用汽车
但这个空头,又像一出游戏。有人对比过通用汽车、美孚石油公司的前二十大股东中,有超过40%也是特斯拉的机构投资者。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空头在特斯拉的问题上,更像是左右互搏,怎么都感觉像是同一体系的两派人,在争夺未来的趋势,只不过不巧碰押在了特斯拉身上,结果让马斯克那个郁闷。
还差点把马斯克逼疯。比如在2014年,当年就有人认为,特斯拉不可持续,因为要建很多充电站要花很多钱,特斯拉根本无法支付。简单地说就是要造汽车还要造加油站,显然不是汽车公司的玩法,2014年也是空头质疑Model X无法投产的时候。
马斯克索性公开了所有的专利,当然他的目的并非那么单纯,他要刺激对手快速成长,然后可以借用他们的基础设施,等于是大幅度降低了资本支出。比如现在遍布全国的充电站、充电桩,特斯拉也可以用。同时国内电动车兴起,自然也培养了供应链。那么特斯拉就有建工厂扩大xia产能的自由了……
特斯拉中国工厂落地,特斯拉产能和资本压力瞬间降低,而且特斯拉的中国工厂几乎不需要马斯克出钱,通过贷款即覆盖了,等于是白捡几十万的产能。资本压力一减弱,特斯拉就开始飘了,2019年也成为特斯拉在国内调价最频繁的一年,一共高达15次。
而且自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之后,特斯拉股票开始飙升,并顺利让特斯拉在公共卫生事件前完成20亿美元的融资。所以很难说是上海工厂成就了特斯拉还是特斯拉成就了上海工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特斯拉执拗地单打独斗的确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特斯拉市值现在已经超过8000亿美元,成为美国股市第五大市值的公司。马斯克在2019曾说,特斯拉值5000亿美元,李想在2020年初也说特斯拉值3000亿,现在来看都低估了特斯拉的潜力,连马斯克自己也没想到。
很难想象,这是个2017年差点倒闭的公司,这是一个2018年让马斯克哭鼻子的公司,这还是一个2019年站稳脚跟,2020年迅速崛起的公司。纵观特斯拉这两年的起伏,各种故事耐人寻味,期间,蔚来、理想、小鹏也经历过起起伏伏。
特斯拉的故事虽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励志故事,但绝对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是电动车故事的一个缩影。经历过极衰的特斯拉,都没有被“按死”,现在极盛的特斯拉,谁也拦不住它“作妖”了。也正是特斯拉的极盛,繁荣了电动车市场,也引来了一些大鱼,且不管未来还能不能“作”,特斯拉还有一番厮杀是逃不过了。
(编辑:李均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