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自 财联社。
在一周前宣布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对国产Model Y价格上调8000元的特斯拉(TSLA.US),并没有引发国内车市的连锁反应。相反,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虽然产业链周期中确实存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但在销售压力下,车价“普涨”的可能性并不大。
“尽管特斯拉宣布涨价,但是目前来看其他车企跟涨的可能性不大。”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车企势必要牺牲掉一部分利润来保住销量。”
特斯拉只是个案
尽管恰逢周末,但特斯拉北京一家直营店内却少了往日的熙攘。
“现在进店的客人确实少了不少,和当时(特斯拉)宣布国产Model Y价格下调时差远了。”刚刚送走一位客户的销售人员颇有些心不在焉。在他看来,近一周前特斯拉对国产Model Y的调价通知,是造成现在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
3月24日,上市两个月后的国产Model Y迎来首次调价。是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国产Model Y车型价格上调8000元人民币,其中长续航版由原来的的33.99万元涨至34.79万元,高性能版由原来的36.99万元涨至37.79万元。
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随后发布微博确认了该消息,并表示“已订购客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
针对此番涨价原因,特斯拉方面称,主要是受公司生产制造成本上涨的影响,但是包括国产Model 3在内的其他中国在售车型暂无涨价计划。
不过官方的说法,并未得到一线销售人员的认可。对于目前销量最高的Model 3是否会涨价,上述销售人员给出了模棱两可的回答,“会不会涨价现在还不好说。”
根据公开信息,国产特斯拉Model Y与Model 3的零部件通用率高达75%。就在特斯拉中国宣布对国产Model Y调价的翌日,特斯拉美国已将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和长续航全驱动版价格均上调500美元,现分别为37990美元和46990美元。
这也是包括上述一线销售人员在内的多位特斯拉销售顾问最为担心的地方,他们担心,对价格颇为“随意”的特斯拉会在下一秒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的决定。
相对特斯拉销售人员的忐忑,其他品牌的经销商则淡定了不少。虽然原材料价格上涨是不争的事实,但相继而来的清明和五一小长假还是让他们对即将到来的车市“小阳春”充满了乐观。“我们判断,主机厂不会随意调价的。”在多位经销商看来,今年市场的不确定性更“不敢”让厂家对价格进行调整,“特斯拉,只是个案”。
根据公开信息和记者走访,在特斯拉宣布调价一周后,国内车市至少在厂家指导价层面并未出现跟涨现象。
“厂家不会轻易调整市场指导价格,但可能会影响到经销商的折扣率,一些热门车型可能会出现折扣力度变小的情况。”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方寅亮分析表示。
成本上涨是事实
不过,汽车销售价格上涨的苗头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显现。
3月27日,丰田(TM.US)印度合资公司丰田Kirloskar发布声明称,将从2021年4月1日起调整其车型售价。丰田在该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达89%,做出这样的决定,可以看作是丰田的意志。
在此之前,雷诺印度公司宣布,自2021年4月起,将在印度范围内的车辆价格上调。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价格上涨是整个范围的投入成本(包括钢铁,铝和塑料等)持续增长的结果。此外,印度市场另外两家日系公司马鲁蒂铃木和日产汽车也已决定从4月起调高各自旗下产品售价。
印度汽车市场的连锁反应,是对近期产业链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的应激反应。
华创证券在近期发布的研报中提到,汽车行业主要原材料为钢铝铜等金属件、橡胶、塑料、织物等,去年三季度至今年3月20日,涨幅大致为橡胶49%、铜42%、铝24%、冷轧板(钢)18%、PP粉13%,基本每个季度价格均有上涨。
其中,作为电动汽车中成本比重最高的电池,其原材料价格从去年开始已经飙涨。
据3月中旬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市场综合报价在8.5万-9.2万元/吨,相比去年底已涨超80%。电池级氢氧化锂均价为6.7万元/吨,较2020年12月22日涨幅高达40%;工业级氢氧化锂均价为6.5万元/吨,较2020年12月25日涨幅高达54%。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钴和镍等原材料的价格也持续上涨。
“如果镍价触及每吨5万美元的历史高位,每辆电动汽车的价格可能会增加1250美元至1500美元,这可能会减少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高盛分析师近日表示。
同时,分析人士认为,特斯拉提高价格或与芯片短缺亦有关系。据AutoForecast Solutions最新统计,3月29日,全球共六家汽车制造商新增超6.5万辆因芯片短缺而减产的汽车。截至目前,芯片短缺已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115.7万辆。预计2021年全球汽车市场将因此减产超200万辆。
巨大的产量损失将对今年全球车企业绩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也是日系品牌在印度市场调价的因素之一。
“特斯拉的涨价有示范效应,但车企会极其谨慎跟进。”汽车行业专家梅松林分析认为,价格对市场影响很显著,相信当前大多厂家第一要务是保持市占率,“基于这一考虑,大多厂家不会轻易涨价,会在某些对价格不太敏感的车款、缝隙市场尝试谨慎跟进。”
(智通财经编辑:赵锦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