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摘要
1. 背景:国内碳排放尚未达峰,交通运输部门权重大且增速快
各国之间碳排放进度差异较大,欧洲国家基本要求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美国和日本目前已经实现了碳达峰。国内碳达峰时间相对较晚(预计2030年),预计2060年实现碳中和。全球来看交通运输部门体量来看排名第三,增速来看历史排名第一(GAGR=8.3%)。国内来看交运部门碳排放占比达到13%,排名第二仅次于金属冶炼部门。全生命周期维度来看,汽车使用端排放占比接近93%;细分结构来看,商用车碳排放占比接近80%。
2. 措施:汽车行业如何助力碳中和?
主要从存量优化(结构)以及总量优化两个维度。存量优化维度来看,主要在不减少出行或运输总量的情况下,改变能源结构形式或是提升能源效率的方式实现燃油车的节能减排以及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效率提升。对于燃油车而言,实现的技术路径包括PHEV插混技术、48V轻混技术、轻量化等;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核心在于提升能源效率,包括电池密度提升(相应的技术路径包括刀片电池,特斯拉圆柱电池,固态电池等)、电机效率提升(扁线电机技术)、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效率提升、以及商用车的燃料电池路线普及。总量优化维度来看,主要是通过智能化实现出行和运输总量的最优解,实现的技术路径包括通过单车智能驾驶(ADAS)、车路协同V2X以及共享出现(Robotaxi/Robobus)等环节。
3. 机会:关注细分领域技术引领者
存量优化维度下的投资机会:插混技术领域(比亚迪(01211))、48V轻混技术(郑煤机(00564))、轻量化技术(爱柯迪、旭升股份)、电池技术(比亚迪、特斯拉(TSLA.US)、宁德时代)、扁线电机技术(华域汽车、精达股份)、新能源热管理系统(三花智控、克来机电、拓普集团)
总量优化维度下的投资机会:出现服务商(宇通客车等)、V2X车路协同(中国汽研等)、ADAS硬件及系统集成商(德赛西威、中科创达等)
报告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