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难题”料将延续至2022年,但科技企业并未陷入困境

作者: 万得资讯 2021-04-08 13:38:45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尽管分析师预计芯片供给短缺将持续至2022年,但全球大型科技企业却并未陷入困境。

本文来自“万得资讯”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尽管分析师预计芯片供给短缺将持续至2022年,但全球大型科技企业却并未陷入困境。

三星电子公司(Samsung Electronics) 4月7日表示,预计第一季度营业利润将增长44%至9.3万亿韩元,约合83亿美元。此前标普全球市场情报公司(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收集的分析师预期,该公司的营业利润约为9.1万亿韩元,收入为61.4万亿韩元。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利润超预期主要是受智能手机和家用电器需求复苏驱动。野村证券(Nomura Securities)汉城分析师CW Chung预计,受经济复苏等因素影响,该公司的移动业务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了约50%,而包括家电在内的消费电子产品部门的营业利润则翻了一番。

该分析师指出:“基本上,消费者的支出和情绪似乎很强劲。” “人们不能旅行,因此他们在耐用品,智能手机,电视,家用电器上花钱。”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到2020年,所有品牌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均比上年下降8%,原因是消费者通过减少电子产品支出来摆脱疫情导致的经济冲击影响。但是,随着人们对经济反弹的信心增强,该公司预测,今年智能手机的销售额将增长约7%。

Strategy Analytics的执行董事尼尔•莫斯顿(Neil Mawston)表示,三星可能避免了零部件短缺带来的最严重影响,因为它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而且从存储芯片到柔性显示屏,许多关键零部件都是三星自己生产的。

半导体供应商供需格局改善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作为供应商,三星很可能在未来几个月获得更大的利益,因为芯片短缺的全部影响将成为现实——这将给像三星这样的制造商更大的定价权。在经历了2017年和2018年的繁荣之后,主要半导体制造商最终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并削减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事实上,直到最近几个月,芯片制造商才大幅增加了资本支出计划。台积电(TSM.US)上周表示,将在未来三年内投资1,000亿美元提高产能。此前英特尔(INTC.US)计划斥资200亿美元新建两家芯片工厂。三星此前已拨出约1,160亿美元资金,用于在2030年前进一步实现芯片生产的多元化,目前正在考虑投资至多170亿美元,在美国建立一家新工厂。

总部位于首尔的里昂证券(CLSA)高级分析师桑吉夫•拉纳(Sanjeev Rana)表示:“关于芯片短缺,半导体公司有什么好担心的?这对消费者来说很糟糕,但对生产商来说未必如此。这对他们来说实际上是积极的。”

该分析师指出,今年前三个月,NAND闪存的价格实际上出现了下滑,而用于电脑和服务器的DRAM芯片的价格涨幅仅为个位数,NAND闪存为设备提供存储容量。但他补充说,未来几个月,NAND的价格将上涨,DRAM的价格将增长15%至20%。三星是这两种芯片的最大制造商。

不管供应紧张与否,芯片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半导体市场研究公司IC Insights预计,今年半导体总出货量将增长13%,达到创纪录的1.13万亿部,2020年的出货量仅增长了3%。包括大型芯片制造商和供应商在内的费城半导体(PHLX Semiconductor)指数今年以来上涨了17%。

“芯片短缺”或延续至2022年

汽车制造商和其他公司希望全球芯片短缺能很快结束,但混乱的半导体供应链可能要到明年才能解开。

这场混乱始于疫情:由于汽车需求大幅下降,汽车制造商纷纷削减订单。但与此同时,对笔记本电脑和数据中心的芯片需求却直线上升。这种分化改变了市场,当汽车和卡车销量反弹时,半导体制造商争相满足需求。但很快,关键部件出现了短缺。芯片行业以计划著称,而且生产周期长,所以芯片市场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德勤供应链和网络运营业务负责人克里斯•理查德(Chris Richard)表示:“似乎有一个广泛的共识,那就是到今年年底芯片供应将企稳。”“但如果我回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我发现,在经济复苏开始几年后,一切才再次趋于平稳。”

难以恢复的不仅仅是制造能力,晶圆和封装衬底的短缺加剧了这个问题。理查德补充说,这对汽车行业的打击尤其严重,台湾的干旱和日本一家工厂的火灾可能会加剧该行业的困境。

许多供应最短缺的芯片,包括那些面向汽车行业的芯片,都是用旧工艺制造的。许多晶圆厂在接近其容量极限的情况下运行它们,这意味着系统中没有太多的闲置空间。

在其他行业,这样的短缺问题更容易解决——客户只需向其他制造商下订单,就能满足暂时的需求激增。但汽车制造商不太可能联系新的供应商,因为需要大约三到六个月,有时更久,才有资格从新工厂获得芯片。半导体制造商不太可能建立新的晶圆厂来满足可能是暂时的需求激增。最后,对双方来说,最好的办法是推动现有晶圆厂增加产量。

(智通财经编辑:魏昊铭)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