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豹变”
滴滴也来了。
4月6日,有媒体报道称,滴滴已经启动造车项目。该项目的负责人为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他还有另一个身份——D1的首席产品官。
为搭建团队,滴滴已经开始着手挖人。
据媒体报道,曾任蔚来汽车(NIO.US)用户发展副总裁的朱江可能就是滴滴的“猎物”之一,他曾先后在华晨宝马、雷克萨斯、蔚来、福特(F.US)中国等公司工作,车企履历十分丰厚。
不过,朱江随后向媒体辟谣称:“下礼拜黑马就要上市了,莫要散播谣言乱我军心!这消息也太假了。”目前,朱江在福特(中国)负责电动车业务,而其负责的首款纯电动Mustang Mach-E也即将上市。
虽然传闻亦真亦假,但造车的消息却越传越有眉目,直到今天滴滴也没有出来辟谣。
手握万亿出行市场的滴滴,为什么要染指新能源汽车?
造车能给滴滴带来什么?
2021年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最后一个入局窗口期。
在滴滴决定造车之前,百度(BIDU.US)、小米(01810)均已宣布造车立项,互联网大厂之外,富士康、恒大、宝能也早早涉足新能源汽车,跨界造车的行动堪比上一轮新能源汽车创业热潮。
在诸多跨界的互联网企业中,滴滴无疑是离汽车最“近”的一家。作为出行行业的头部公司,滴滴的出行基因和汽车本身就有着先天的紧密连接。
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滴滴造车并不令人意外:“毕竟滴滴是出行产业的重要公司,其主要业务全部围绕着中国的出行产业,所以这个时候的的选择造车也是意料之中的一件事情,这和其本身的产业属性是相关的。”
在业务扩张层面,滴滴造车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近两年来,无论是外卖、单车、配送、团购,还是车服、出海等业务,滴滴都搞得风生水起。一方面造车能将极大程度拓展滴滴的业务线,把整个盘子铺大;另一方面,造车还可以跟网约车业务形成协同。
内部协同之外,政策和市场释放出的巨大利好,也加速了滴滴下场造车的决定。
中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而国家在制定“碳中和”路径时,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电动车替代燃油车,计划在2030-2045年期间,大面积完成电动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
据艾瑞咨询预测,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530万辆,届时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在2000万左右,而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7.19万辆,这意味着未来5年时间内,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有400万辆的想象空间。
滴滴当然不愿意缺席这场造车盛宴。2020年11月,D1的发布其实就展露了滴滴试水造车的想法。
这款由滴滴和比亚迪联合打造的定制网约车,滴滴直接参与合作的部门就是杨峻领导的小桔车服。在具体的设计层面,包括整车工程 Package、内外饰造型、整车配置、座椅原型、人机工程布置、车联网软件架构等,滴滴都有参与。
目前,这款定制网约车已在长沙、厦门、宁波等城市相继登陆,其2021年一季度的销量已经超过了5000台。下一步,D1还即将陆续在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开启运营。
在D1的试水中,滴滴在车内搭载了智能车机系统,乘客可以通过APP对车内温度、座椅加热等功能进行远程遥控。滴滴自己造车可以优化司乘体验,不仅带来了服务的一致性和更统一有效的管控,对于持续提升滴滴的市场竞争力,做深护城河也有帮助。
程维曾透露,滴滴的定制网约车会一直更新迭代,目标是到2025年,定制版网约车在滴滴平台普及超过100万台,并且在2030年去掉驾驶舱,实现无人驾驶。
况且,滴滴在自动驾驶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投入。手握自己的电动车品牌,对于数据的收集、技术的迭代都能带来巨大价值,而且反过来自动驾驶的成熟,也能进一步促进网约车的体验。
对滴滴来说,亲自造车这件事所带来的好处,远比从合作公司购买电动车,要大得多。
打造出行闭环
新能源汽车市场火得发烫,跑在第一梯队的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都市值飙升。
对于滴滴来说,新能源汽车的潜力固然是吸引其下场造车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造车不仅能和原有业务产生协同,更是其填补业务闭环的最后一块拼图。
网约车、货运、外卖、车服……链接这一切的工具都离不开汽车。问题是,在滴滴平台上,目前大部分的运力依然由第三方提供,对于车辆本身,滴滴的控制力并不算高。这不仅带来了高昂的成本,也使得滴滴在诸如金融、保险、加油等车后市场业务上难以形成闭环,平台的价值也就难以充分发挥。
造车之后,滴滴既可以供给网约车,也可以面向更广阔的乘用车市场。对网约车进行销售时,滴滴可以减少交付环节,砍掉不必要的交易费用,从而降低网约车的成本,这对司机和乘客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滴滴在网约车之外的业务尝试同样有了新的抓手。
2016年,滴滴组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部门,致力于打造世界领先的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2019年8月,滴滴宣布将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 专注于自动驾驶研发、产品应用及相关业务拓展,目前已经获得上海市颁发的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牌照。
自动驾驶的技术积累,可以在滴滴自己制造的车辆上应用和改进,而不用依靠合作车企去获得技术应用反馈。
滴滴大脑、滴滴云、滴滴人工智能实验室跟自动驾驶一样,他们都在滴滴造车之后,有了新的应用主体,多重业务在造车上相互反馈,促进技术走向成熟。
不仅如此,如果能把汽车都握在自己手里,滴滴诸多嗷嗷待哺的车后业务,无疑也将迎来飞跃式发展,而不是仅仅做一桩流量生意。例如,小桔能源自2015年开始布局,短短5年时间,其2020年的GMV就超过了300亿元。
在滴滴造车之后,小桔能源也可以依托滴滴汽车的销售进一步拓展业务,延长服务链条。
目前,滴滴给自己的定位是领先的一站式移动出行和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而出行和生活服务相当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汽车之上的,补上造车拼图之后,滴滴的汽车服务、物流、甚至金融服务,都可以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出行闭环。
代工还是自建工厂?
对于滴滴来说,造车的好处固然很多,但如何造车?
造车路径是滴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滴滴造车的具体形式和路径都还未公开。
随着特斯拉零部件的国产化,以及国产新势力崛起所带来的供应链红利,如今造车的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留给滴滴的选择也相对清晰。
威马是典型的自主造车模式,设计、生产一把抓,不仅资产重,而且依赖企业的整车制造经验——这和沈晖传统车企的出身或许不无关系。
蔚来则是代工模式的代表,这条路线资产更轻,企业更多承担设计和研发等任务。
跟传统车企合作也是当下造车的常规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发挥双方在软件和硬件上的优势,在较短的时间内搭好班子,百度和吉利、阿里和上汽、苹果和起亚选择都是选择这样的路径。
蔚来、小鹏、理想之后,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再一次迎来井喷,要想赶在前三家新势力产品“断档”的窗口期快速推出产品,对于新入局的玩家来说,无论是出于资金,还是技术的考虑,和传统车企合作都是更直接的方法。
况且,想要自建工厂,光是获取资质、建设工厂都要花费不少的时间成本。一个例子是,2017年5月小鹏就宣布要在肇庆自建工厂,但直到2020年5月才拿到生产资质。
对于在这个节点上车的玩家来说,摆在面前的又是一个已经相当成熟的产业链,和一个正快速起量的庞大市场。要想快速上车自然还是得专注传统车企,而滴滴和传统车企又关系匪浅。
2018年滴滴就联合31家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发起成立“洪流联盟”,和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在内的整车、供应链巨头达成协议,试图构建一个“汽车全产业链上下游平台”。此外,有了D1和比亚迪的合作经验后,相比于其他跨界企业和车企的合作,滴滴更显轻车熟路。
目前,滴滴的联合对象是不是比亚迪,还不好说。
有观点认为,滴滴之所以想要“另起炉灶”,是想要供应链上的话语权。滴滴最有可能联合的,很可能是一家目前在新能源领域还不那么出色的车企,一来双方可以在软硬件方面各取所长,二来可以避免产品出行内部竞争。
综上,滴滴想要快速实现量产,收购或者联合一家车企,是更为可行的路线。
量产之路并不轻松
新能源产业链在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的带动下,已经变得更加成熟,滴滴面临的供应链环境要比蔚来、小鹏、理想好得多,但具体到从0到量产的每一个环节,还有不少挑战等待滴滴去一一化解。
时间无疑是最要紧的,依照造车新势力的产品规划,在2025年前,基本是一年推一款车的节奏,产品密度并不大,这意味着新进在造车势力,需要在这个空档期,量产自己的第一款车。
以可参考的例子来讲,蔚来的首款量产车型es8耗时3年上市,而理想的首款产品经历4年零5个月的难产,直到2019年底才上市。
留给滴滴的时间恰好3年多一点,滴滴需要利用产品空档期冲出来,并实现量产。在量产之前,造车新势力遇到的资金、产能爬坡、线下体验店铺成等考验,滴滴需要重新走过一遍。
接下来是产品定位的问题,具体到产品层面,目前特斯拉、小鹏、理想等品牌已经牢牢占据了10-30万元的价格区间。最新杀入的小米,雷军不久前也在直播中透露,小米汽车未来的价格区间也可能就在10-30万元。
往下,最高售价3.88万元的五菱宏光mini连续第7个月创下销量新纪录,上市200天销量突破20万辆;往上,则是坚定走豪车路线的蔚来,2020年以来,其销量已经屡屡刷新纪录。
如果再算上传统车企推出的新能源品牌,例如岚图、极狐、极星、智己等,各个价格区间将更显拥挤。
作为一款国民出行平台,滴滴的价格区间或许更多会走大众路线,因此也很可能在10-30万元的范围。等待滴滴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赛场。
时间和产品定位之外,造车的班子如何搭起来也是滴滴需要考虑的事情。
当前车企扎堆成立,不仅有百度、小米等巨头的造车项目,前广汽蔚来CEO廖兵也在不久前创立了自由汽车,易车也刚刚宣布造车……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可能还有更多后续玩家来搅局,这中间将产生大量的汽车人才空缺。
一场人才争夺战不可避免,找到合适的人,滴滴才能更顺利的造出车。
这个时间节点上造车,滴滴还需要考虑芯片“断供”的危机。3月29日开始,蔚来在合肥的江淮工厂连续停产5天。再往前,大众、福特、本田、通用、戴姆勒等多家头部车企也都有过因缺芯而停产的经历。
滴滴在出行领域摸爬滚打多年,在产业链资源以及对汽车的理解上更有优势,但它还是要走过前辈们趟过的坑,面临资金、人才、技术、供应等层出不穷的问题。
滴滴牌的新能源汽车到底会是怎样,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智通财经编辑:魏昊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