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扎堆造车背后的残酷现实,欧美日五大芯片巨头掌控全球车企命脉

作者: 智通编选 2021-04-15 11:17:06
随着苹果(AAPL.US)、华为、小米(01810)等诸多科技企业纷纷入局“智能汽车”领域,汽车行业再次站上风口。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全球TMT”。

随着苹果(AAPL.US)、华为、小米(01810)等诸多科技企业纷纷入局“智能汽车”领域,汽车行业再次站上风口。而在这些科技领袖畅想未来,粉丝为此兴奋不已的背后,却是全球车企因“芯片荒”而不得不减产的现实。

今年1月以来,通用、大众等全球多家汽车制造企业陆续宣布减产计划。美国一家汽车工业组织表示,全球半导体短缺可能导致美国今年的汽车生产减少128万辆,甚至是长达6个月的停产。在国内,因为缺芯蔚来合肥车厂也停产五天,CEO李斌坦言,芯片对供应链的影响非常大。

那么芯片对于汽车到底有多重要呢?

汽车上各种各样的功能都需要相应的芯片来支持,比如,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控制系统、安全气囊、驾驶辅助系统、ABS、胎压控制、多媒体娱乐系统、智能钥匙、自动泊车系统等等。而随着电气化、网联化、智能化在汽车领域的推进,芯片将成为汽车的大脑,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并引领整个汽车产业的升级。  

汽车芯片与消费电子使用的芯片不同,不需要追求芯片尺寸的极致精小,而更看重安全性和长效性。汽车芯片大致可以分为功能芯片MCU、功率半导体IGBT和MOSFET、传感器及其他。其中,以MCU来说,虽不是高算力芯片,但在汽车上应用广泛,该芯片的短缺就极大地影响了全球车企的正常运转。

目前全球汽车芯片制造市场格局相对稳定。

图片

Strategy Analytics报告显示,2019年汽车芯片供应商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恩智浦(NXPI.US)、英飞凌(IFNNY.US)、瑞萨电子、德州仪器(TXN.US)和意法半导体(STM.US),其合计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0%,五大供应商汽车芯片总收入超过370亿美元。 

恩智浦:

恩智浦的前身是飞利浦公司的半导体事业部——飞利浦半导体,总部位于荷兰埃因霍温。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半导体事业部曾使飞利浦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商。2006年,该业务部门从飞利浦拆分出来,由多个荷兰投资者组成的财团收购,正式成立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此后恩智浦便开始了自己的扩张之路。恩智浦先后收购了美国芯科实验室(Silicon Laboratories)的移动通信事业部门、科胜讯系统公司(Conexant Systems)的机顶盒业务以及低功耗射频解决方案供应商Jennic。

最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恩智浦以118亿美元收购了由摩托罗拉创立的飞思卡尔半导体(Freescale),在物联网和汽车领域进一步拓展业务,合并后新恩智浦的市场估值超过400亿美元,年收入超过100亿美元。

这使其成为全球前十大非存储类半导体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汽车半导体供应商。恩智浦的实力也被高通所垂涎,2016年高通提出以38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后又将收购价格提高到440亿美元,但该交易最终未能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

恩智浦也不仅仅是一家汽车芯片巨头,恩智浦还与索尼共同发明了NFC技术,并提供NFC芯片组。2019年恩智浦宣布以17.6亿美金收购美满电子的WiFi和蓝牙连接业务资产。目前,恩智浦已在全球逾3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处,总员工人数约29000名。  

英飞凌:

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的英飞凌前身是西门子集团的半导体部门,于1999年独立,2000年上市。其中文名称一开始为亿恒科技,2002年更名为英飞凌科技,因英飞凌的发音和Infineon十分相近利于品牌的国际传播。这也显示出英飞凌的国际发展眼光,英飞凌在美国加州苗必达、亚太地区的新加坡和日本东京等地拥有分支机构。

而中国也一直是英飞凌十分看重的市场。早在还作为西门子半导体事业部时,英飞凌1995年就进入了中国市场,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英飞凌还在上海、西安建立了研发中心;在无锡、苏州建立生产工厂;并以北京、上海、深圳和香港为中心建立了全面的销售网络。英飞凌在中国拥有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

虽然2019年数据显示英飞凌位居恩智浦之后,但2020年英飞凌正式完成总价值9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93亿元)对赛普拉斯(Cypress)的收购案。“新英飞凌”以13.4%的市场份额超越恩智浦(11.3%)成为全球车用半导体市场第一。 

 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

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是一家日本半导体制造商。它的诞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2002年从NEC分离的半导体子公司——NEC电子,专精于半导体产品和应用领域。另一部分是瑞萨科技,是于2003年日立制作所及三菱电机的半导体事业部合并而成的半导体公司,成立时便成为仅次于英特尔和三星电子的世界第三大半导体公司。

瑞萨提供半导体系统解决方案,主要供应LCD驱动器集成电路、智能卡微控制器、射频集成电路(RF-IC)、系统级芯片(SoC)等产品。2010年4月,NEC电子和瑞萨科技业务整合成立了瑞萨电子,总部仍设在日本。

2017年以来,瑞萨电子开始了一些大动作,先是斥资32.19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英特矽尔(Intersil),后又以67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IDT),加强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实力。瑞萨电子还针对组织架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特别是成立了中国事业统括本部,显示出它对中国市场前所未有的重视。

此后瑞萨电子在中国接连与长城汽车、阿里云、百度云等达成合作。瑞萨电子中国董事长真冈朋光表示,“中国本土设备制造厂家会迅速崛起和壮大,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和发展动力。”

近期,瑞萨电子位于日本那珂市的的N3大楼(12英寸晶圆产线)发生火灾,大量设备被烧焦,给本就艰难的车企雪上加霜。近期消息称,该大楼洁净室已于 4 月 9 日 21:00 恢复运作,该栋厂房有望在 4 月 19 日之前重启生产,但仍有部分设备的采购要等到5月以后,出货量要恢复至火灾前水平预估要等到6月下旬。 

德州仪器:

美国半导体公司德州仪器(TI),致力于设计、制造、测试和销售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用于工业、汽车、个人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和企业系统等市场。德州仪器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30年。当时,两个青年J·克莱伦斯·卡彻和尤金·麦克德莫特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创建了一个叫做GSI“地球物理业务公司”,为石油工业提供地质探测服务。1941年麦克德莫特和其他三名GSI的雇员共同买下了GSI公司。由于石油开采量不断提升,美国石油行业出现供大于求的萧条期,GSI不得不寻找新的业务。1942年,GSI凭借旗下L&M部门获得了为美国通信部队和海军制造电子设备的许可,开始进入国防电子领域。二战结束后,GSI在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越做越大,到1951年L&M部门已经超过地理勘探部门成为公司的业务支柱。于是公司被重新命名为德州仪器,GSI逐渐变成德州仪器的一家子公司,直到1988年被出售给哈里伯顿公司。

德州仪器的半导体业务可以看作始于1952年,最开始它从西部电子公司(Western Electric Co.)以25,000美元购买了生产晶体管的专利证书。到同年末,德州仪器开始制造和销售这些晶体管。此后德州仪器接连研发出全球第一块集成电路、全球首个单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业务和实力不断壮大。 进入20世纪,德州仪器展开一系列企业并购大动作。

2000年以76亿美元收购了模拟芯片厂商Burr-Brown;2010年宣布收购飞索半导体在日本的两家芯片工厂,此后又以11.88亿元人民币收购成芯半导体。2011年以65亿美元收购美国国家半导体(National Semiconductor),进一步强化其模拟半导体巨头地位。如今,德州仪器主要开发模拟芯片和嵌入式处理器,汽车和电子产品这两类加起来占其四成收入(2018年收入为例)。 

意法半导体:

意法半导体(ST)成立于1987年,是由意大利SGS微电子公司和法国汤姆逊(Thomson)半导体公司合并而成。1998年5月,SGS-THOMSONMicroelectronics将公司名称改为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STMicroelectronics)。意法半导体是业内半导体产品线最广的厂商之一,从分立二极管与晶体管到复杂的片上系统(SoC)器件等,其主要产品类型就有3000多种。

而且应用领域涉及通信、消费、计算机、汽车和工业,分布均衡。 成立之初,意法半导体的增长速度一度超过了半导体工业的整体增长速度。意法半导体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但它还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设立了美国总部;在新加坡设亚太区总部;日本的业务则以东京为总部;大中华区总部设在上海,负责香港、大陆和台湾三个地区的业务。意法半导体执行副总裁纪衡华曾表示,“自2007年以来,意法半导体一直是中国第一大汽车半导体厂商。”未来意法半导体也将持续深耕汽车半导体市场。

虽然上述五家芯片巨头在全球车用芯片市场保持优势,但如今它们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方面,汽车行业“芯片荒”愈演愈烈,面对停电、火灾等意外如何快速恢复。另一方面,随着自动驾驶、智能汽车的发展,英特尔、英伟达等芯片巨头开始入局汽车领域。近日,英伟达就发布了一款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芯片组——DRIVE Atlan,可应用于L4及L5级别自动驾驶。五大汽车芯片巨头如何在先进技术上与它们竞争。汽车电子被认为是科技领域下一个重要战场,“老牌”车用芯片企业与“新入局者”之间的竞争将带动整个汽车工业产业的革新,把以往幻想中的科技生活带到我们眼前。

(智通财经编辑:李均柃)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